地铁换乘距离为什么那么长?
2015-09-10詹国枢
詹国枢
退休以后,我常坐地铁,心中有一疑问百思不得其解:北京地铁各换乘站之间的距离为什么那么长?
比如,住家附近有七号线,坐到磁器口可换乘五号线去协和医院。由七号线下来,先得乘电梯上去一层,拐弯,进入一个门洞,顺着长长的隧道往前走很长距离,再上一层,又下一层,才能转到五号线!
各个换乘站,差不多都是如此。长长的路,累得人腰酸腿疼!按说,七号线从西往东,五号线由南向北,两线十字交汇,从七号线下来,只需上去一层,即可换乘五号线,为啥还要让人绕那么远的路呢?
《人民日报》刊发的《地铁换乘距离长有助分散客流》一文给出答案。文章中说,人们乘坐地铁,主要希望两条——安全和便捷。说到便捷,不少乘客抱怨换乘距离太长!其实,这是出于分散人流、避免集中拥挤的安全考虑。通常情况下,站台上瞬间只能容纳2000人左右,如果进站乘客数量超过运走乘客,站台就会发生拥堵。地铁尽管可以提高发车密度,但发车间隔达到2分钟左右就是极限了。为了避免拥堵,就需拉长换乘距离,保证更大的空间来容纳乘客。
看了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地铁设计专家李国庆的这篇文章,才算明白,原来地铁换乘距离加长,是设计者有意为之!
然而,知晓这一结论,就更加令人困惑甚至惊讶了。
其一,换乘距离加长,固然可以多容纳乘客,但地铁是建来干嘛的?不就是要让乘客尽可能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吗?换乘距离长,乘客耽误了换乘时间,岂不与修建地铁的初衷南辕北辙?一两个地铁站换乘距离长一点儿,似乎问题不大,但若换乘两三站甚至四五站,岂不白白耽误几十分钟?
其二,换乘距离加长,乘客须走远路,对年轻人似乎不算啥,但对年老体弱者和背负重物者无疑是一大负担。笔者对乘地铁本来比较感兴趣,但后来稍远点路便宁肯改乘公交,就是因为那些长长的隧道真让人走怕了!近些年北京投入大量资金建了不少地铁,然而,地面拥堵未见减缓,地铁整体利用率不高,原因何在?换乘距离太长应是症结之一。
其三,避免车站拥堵,并非只有加长换乘距离。将地铁站建得再长些、再宽些,两条道路之间,留下更多空间,不也可以容纳更多乘客吗?岂不是既解决了拥堵,又不至于让乘客无谓浪费时间和精力?
其四,如果加长换乘距离就可以缓解拥堵的话,按此逻辑,京城东西长安街,从建国门到复兴门,常常发生拥堵,那就干脆规定,不让司机从此直线经过,改由南北二环绕一大圈再到复兴门,岂不就能“容纳更多车辆”,道路就不再“拥堵”了么?有这样的逻辑吗?
为了加长换乘距离,京城地铁耗费了多少投资!而其理论依据,竟然出自地铁设计专家们头脑里如此想当然的逻辑!
为什么不找更多人尤其是乘客们参与论证呢?笔者对部分乘客和小区居民的调查发现,人们对京城地铁的最大意见就是换乘距离太长!不少老人因换乘距离长而将地铁视为畏途,很少乘坐。不知李专家和他的同事们是否了解这一民情?当专家们沿着长长的换乘隧道缓慢前行时,心里是否会为他们的设计而感到一丝不妥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