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对陕西劳动力就业态势的分析

2015-09-10侯建会

理论导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陕西劳动力

摘要: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0年间,陕西劳动力人口和就业人口无论总量还是结构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深究其因,既与劳动力人口的相对增速有关,也与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匹配度及城市化有关。面对经济新常态,陕西就业政策的选择既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又要扩张数量、提升质量。

关键词:人口普查数据;陕西;劳动力;就业态势

中图分类号:F2492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8-0081-04

正确判断劳动力就业的态势是制定就业政策的先决条件,以普查数据为依据进行动态分析能够提升态势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到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所间隔的10年中,陕西劳动力人口及就业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对此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对做好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陕西劳动力人口的变动及其就业寓意

劳动力人口是指在总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从统计学意义上讲,劳动力人口主要是指16岁及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人口的数量、素质、分布及构成对判断经济发展及社会运行状况具有重大意义。

(一)劳动力人口的基本特征

一是劳动力人口总量不断增加,且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到2010年陕西省劳动力人口达到312465万人,比2000年的258634万人净增53831万人,增长了2081%,年均增长210%,与上个十年年均增速123%相比,增加了087个百分点,增速明显加快。占总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7313%上升为8371%,提高了1057个百分点,比上个十年的提高幅度379个百分点高678个百分点。同时,总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00年至2010年陕西省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035%,与上一个十年的089%相比,增速减缓一半多。这一快一慢的增长速度说明陕西省目前依然面临着劳动力人口过多带来的就业压力。

二是女性劳动力人口增长快于男性,所占比重与男性劳动力相当。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劳动力人口中,男性为159901万人,占劳动力人口总量的5117%,女性为152564万人,占总量的4883%。与2000年相比,男性劳动力人口增加了2683万人,增长了2016%;女性劳动力人口增长了27002万人,增长了2150%。女性劳动力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男性并与男性比重相当,说明就业领域实现两性平等成绩显著。

三是从年龄结构上看,劳动力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有所增强。在劳动力人口中,16—24岁青年劳动力为66813万人,25—44岁壮年劳动力为120529万人,两者合计青壮年劳动力达到187342万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5996%,比2000年的6538%下降了5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45—59岁中年劳动力人口为77155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21601万人,占劳动力人口比重由2148%上升到2469%;60岁及以上人口为47968万人,占1535%,比2000年上升了195个百分点。劳动力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预示着未来青壮年劳动力资源供给日趋短缺,在相同就业质量的前提下,青年就业的数量压力逐步减弱。

(二)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素质

2000年以来,陕西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素质结构明显改善,高学历人才绝对数和相对数都有大幅度提升,但总体比例仍然偏低。劳动力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数为39355 万人,占劳动力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574%上升到1260%;受高中教育程度人数为53636万人,占劳动力人口的比重由1657%上升到1717%;受初中教育程度人数为136218万人,占劳动力人口比重为4359%;受小学教育程度人数达到 64438万人,占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2639%下降为2062%。文盲半文盲人口由26012万下降到15819万人,文盲人口占劳动力人口比重由1006%下降到506%,下降了5个百分点。在劳动力人口中,受初中、小学教育程度的人口比重合计为6421%,仍占劳动力人口的多数。总而言之,陕西劳动力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重有所上升,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素质比10年前明显提高,但高素质人才仍然偏少。在经济发展不断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背景下,当前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素质状况,有利于就业水平的适应性提升,难以突破根本就业的素质瓶颈。

(三)劳动参与的总体情况

劳动参与率是指在业人口及正在谋业人口之和在劳动力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即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劳动参与率反映社会就业的实际压力。2010年陕西全省的劳动参与率为6589%,与2000年的7633%相比下降了1044个百分点。

劳动参与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经济活动人口的相对增加。客观地说,陕西的劳动力人口也有所增长,但是其增长速度低于非经济活动人口的增长速度。2000年至2010年,陕西劳动力人口增长了2081%,而同期非经济活动人口增长了7408%。影响非经济活动人口增加的重要因素是高校扩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使青年人在校滞留期大大延长,它在分散当前就业压力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青年人未来就业的能力和质量。

(四)劳动力后备资源状况

劳动力后备资源是指小于劳动力年龄的那部分人口,即0—15岁的人口,他们在未来十几年内,将逐步进入劳动力人口的行列。2010年我省劳动力后备资源人数达到60809万人,比2000年的95017万人减少了3420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也从2000年的2687%降至1628%,下降了1059个百分点。各组年龄的人口分布是:0—4岁占总人口484%,5—9岁占447%,10—14岁占539%,15岁约占158%。可以看出,0—15岁人口正在减少,而且除乡村0—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超过5—9岁年龄段人口比重外,总体上来说,低年龄组的人口少于高年龄组,说明人口总量增加的步子逐步放缓,未来15年劳动力人口规模逐步缩小。

二、两次人口普查期间的就业变动及特点

就业人口是指能够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人口。按照我国的实际及前文的所述,这里仍将就业人口的年龄下限定为16岁。陕西2010年16岁及以上就业人口总数达到199606万人,就业人口占全省16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6388%,占总人口比重为5347%,与2000年相比就业人口占16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下降了1055个百分点,占总人口比重下降了056个百分点,略低于同期全国的水平。年龄构成上,青壮年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下降,性别结构上,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男升女降。

(一)总就业率及各年龄组就业变动

2010年,陕西省16岁及以上人口的就业率为6626%,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817个百分点。分年龄的就业率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特点,且较之2000年均有所下降。但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有所不同的是就业最高峰值由35—39岁转变为40—44岁,其就业率为8822%,其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或减少,就业率都逐步下降。40—44岁年龄组下降了222个百分点,35—39岁和45—49岁年龄组分别下降了352和52个百分点,30—34岁年龄组下降了42个百分点,50—54岁年龄组增加了722 个百分点,25—29岁年龄组下降了15个百分点,20—24岁年龄组下降了2237个百分点,16—19岁和65岁以上年龄组分别下降了1480和541个百分点。

(二)就业水平的性别差异

男性就业率远远高于女性。16岁及以上的人口中,男性就业率为7327%,女性就业率为5911% ,男性就业率高于女性就业率1416个百分点。男性就业率最高的是25—49岁各年龄组,均在9133%—9464%之间;而女性就业率最高的是25—49岁组,均在7554%—8190%之间。性别差值最大的是50—54岁和55—59岁年龄组,分别为2164和2334个百分点。差值最小的是16—19、20—24、75岁以上年龄组,分别为343、727、552个百分点。这正反映出我国退休制度中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规定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三)就业水平的城乡差别

与2000年相比,2010年城市就业人所占比重从1591%增至2450% ,增加了859个百分点;镇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从1126%增至2171%,增加了1045个百分点;乡村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从7282%降至5376%,下降了1906个百分点。乡村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幅度、城市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与镇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的上升幅度,都相当于上个10年的2倍。

(四)劳动就业的区域特征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改变,陕西就业人口的区域分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关中、陕北、陕南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6269%、1484%、2247%。10年间,人口密度分别从394人∕平方公里、64人∕平方公里、120人∕平方公里,变为4212人∕平方公里、692人∕平方公里、1193人∕平方公里。陕南、陕北新增人口除少数流向外省,主要流入关中。陕南因为工业发展受制因素多促使人口流出而使就业率大幅度提升,陕北则因为能源化工产业的大发展实现流出人口与流入人口的大致均衡而保持就业率略有提升。关中地区尤其是西安及其周边虽然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由于大中专学生、随迁老人及陪读家长在流入人口所占比重较大,所以就业率明显下降,其中西安的就业率下降幅度最大。

(五)劳动就业的产业构成

从2000年到2010年,陕西劳动就业的产业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是30年来变化最大的10年。就业人口的三次产业构成由2000年的7096:1174:1730变为2010年的5470:1701:2829。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在从1982年后的18年仅下降51个百分点缓慢下降后, 从2000年至2010年快速下跌16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1982年开始经历了先缓慢下降,而后又略有上升的过程,从1982年的1348%下降到1995年的1035%,再上升到2000年的1174%,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已经上升到1700%,比2000年提高了5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二十多年来持续上升,2010年比2000年上升了1099个百分点,超过了2000年之前18年的上升幅度。

(六)就业人口的职业特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各种职业中农、林、牧、渔及水利业生产人员达到109770万人,无论绝对数还是相对数较之2000年都大幅度减少,但依然是各类职业中最多的,占总就业者的5499%。其次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达32816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1644%。再次是商业服务人员为32446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1625%。除了这三类大的职业之外,其他四类职业所占比重都较小。专业技术人员14072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70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7638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383%;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2717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136%;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148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007%。

与2000年相比,陕西16岁及以上就业人口的职业构成发生很大变化,农、林、牧、渔业劳动者多占比例下降了1589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是上一个10年(1990年至2000年)的366倍。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有关人员所占比重在上个10年(1990年至2000年)略有下降之后重新回升,增加了564个百分点。商业服务业人员所占比重增加了863个百分点,上升速度是上个10年(1990年至2000年)的244倍。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增加了085个百分点。

三、陕西劳动就业变动的成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一)影响陕西劳动就业变动的主要因素

1.劳动力人口的相对增速。假定就业岗位不变,劳动力人口数量与就业率为负相关关系。从2000年到2010年,虽然陕西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十五”(20012005)和“十一五”(20062010)期间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16%和147%,就业率却依然下降,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力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就业人口的增长速度。2000年陕西劳动力人口为258634万人,2010年增至312465万人,净增53831万人,增长了2081%,年均增长210%。而2000年陕西就业人口为1925万人,2010年增至199606万人,净增7106万人,仅增长了369%。这一现象主要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20世纪6070年代人口生育高峰形成的就业压力尚未消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年代生人总数为64373万人,占总人口的1700%,占劳动力人口的2031%;70年代生人总数为58359万人,占总人口的1563%,占劳动力人口的1868%。他们仍然是劳动力人口的主干部分。二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出生的新生劳动人口相当大一部分在高校扩招的浪潮中被滞留于学校这个蓄水池。据统计,2010年,我省在校高中生9559万人,在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学生、研究生12646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6522万人和7636万人,占劳动力人口的209%和244%。三是老龄人口所占比重大幅上升。2010年陕西64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53%,与2000年的615相比,增加了23个百分点,该年龄段人口的平均就业率为2003%,达不到16岁以上人口平均就业率的三分之一,这就大大拉低了全省就业的整体水平。

2劳动力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就业水平不仅与劳动力总供给与劳动力总需求的平衡度有关,而且与劳动力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有密切关系。所谓劳动力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是指符合不同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基本要求的各类劳动力人数与各类产业对相应类型劳动力需求量之间的一致程度。当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变动符合产业结构变动的要求时,劳动力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会表现出较高的匹配度,就业弹性系数就会上升;当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变动不符合产业结构变动的要求时,劳动力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会表现出较低的匹配度,就业弹性系数就会下降,就业领域就会出现结构性矛盾。

有关调查资料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陕西省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从1681%下降到990%,减少了69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从4406% 上升到539%,增加了9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3913%下降到2010年的3620%,减少了293个百分点。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陕西省就业人数在三次产业中的变化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从2000年的7096%下降到5471%,减少了16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1174%上升到17%,增加了5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但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增长最快,从2000年的173%上升到2010年的2829%,增加了1099个百分点。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速度较快,但所转移出来的劳动力都是低素质的劳动力,由于缺乏进入第二产业技术含量较高部门的技能条件,因而只能在被第二产业中日趋缩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有限吸纳后,流入第三产业中的批零、餐饮等技术要求不高的行业。从产业发展的情况看,10年来,陕西第二产业的发展形势较好。“十一五”时期,在国家和陕西省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下,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动、园区化承载”的工业发展战略,陕西装备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装备制造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420亿元,比“十五”末的2005年的822亿元增长了41倍,占全部工业投资比重达到了151%,规模以上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增加到1000多户,增长了54%。与此同时,重大的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航空航天、汽车、输配电设备、石油机械、机床工具、冶金煤炭重型装备等行业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技术优势,整个制造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明显提升。这在客观上大大增加了农业转移劳动力进入制造业的难度,2009年陕西省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19,较20世纪80年代有明显下降。从城镇新增劳动力的情况看,虽然随着高校扩招,高学历人才不断增加,“十一五”末陕西高校毕业生每年超过20万人,但由于高等教育一直重理论教育轻技能教育,高校毕业生的总体素质与制造业发展的要求不够一致,使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

3城市化水平。从基本趋势来看,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乡综合就业空间会不断增大。城市化过程中就业空间的扩展是通过聚集效应、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来实现的。其一,第二产业与人口的聚集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第二产业和人口聚集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引起对流通和服务业的强烈需求,从而为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条件。第三产业中许多行业具有劳动力和资本容易进入的特点,必然会给就业带来契机。其二,城市化导致人口集中会刺激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繁荣,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建筑业与房地产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同时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它们的发展和繁荣会带动其他许多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其三,城市化过程中的就业机会是以乘数效应增加的。城市化过程中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增多,意味着更多的人得到收入或收入的增加,人们收入增加会产生更多的对其他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进而引起其他行业的就业机会的增加。

2010年,陕西省的城镇化率达到457%,虽然仍低于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但是比2000年的3226%提高了1344个百分点。在此情况下,即便就业的总体水平有所下降,农村原有的隐性失业问题却得到极大消解。在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较大提升的情况下,就业水平下降并不否定城市产业对就业的积极贡献。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的不断深入,未来一段时间我省就业率的提升仍有较大空间。

(二)经济新常态下实现陕西充分就业的政策建议

1抓住一切有利于陕西经济发展的机遇,加快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扩大就业岗位需求。“十三五”期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向中西部倾斜,允许通过多种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陕西应该抓住这一有利于一般素质劳动力就业的机会。针对能源行业增长乏力的现状,根据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应加快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航空航天等新支柱产业的发展,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为高素质人才就业创造条件。

2将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合理设置产业结构。要充分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效应,结合经济新常态寻找发展与就业新的契合点。以往10多年,第三产业就业范围广、门类多、需求层次多样、吸纳成本低等优势,一直在就业弹性系数上保持着领先地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在“十二五”的即将收官“十三五”开局之际,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坚持现代与传统并举、经济与民生并重,着力发展现代性的生产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

3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和集镇是第二、三产业的主要载体,城镇化水平过低,既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也极大影响就业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城镇化可以通过辐射效应吸收各种社会投入,催生就业需求,也能够通过累积效应,产生规模消费,扩大就业总量。陕西的城镇化水平较之过去虽有较大提升,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98个百分点。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一定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领地和吸纳就业的新载体;要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结合起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小城镇就业和居住,增强小城镇产业支撑和吸纳就业能力;要加快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以户籍制度改革确保进城劳动者与城市原有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权利。

4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民的就业质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既是长期的,也是有限度的。留在农村的劳动人口,虽不担心失业,但如何确保劳动能够带来较高收入,却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提高农民就业质量的角度来看,必须改变农业传统的生产模式,依据各区域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生产要素发展特色农业,加大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用现代设施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的要求,以园区建设为基本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5加大人力资本投入,调整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结构是影响就业水平的重要因素。经济新常态不是短期波动性特征,而是经济发展中相对稳定的阶段性特征,就业政策的选择应当着眼于长远。面对能源行业增长乏力的现状,根据转方式的新要求,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航空航天等新支柱产业以及现代生产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将成为陕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技术教育,针对城乡劳动力需求的不同特点,加大特色职业培训力度,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在可能的限度内得到技能重塑。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根据产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合理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增加新兴产业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比重,同时要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大学生参加实习或者社会实践,创造接触社会的各种平台。

6完善创新创业机制,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创业不仅可以实现自身就业,还具有带动他人就业的“倍增效应”。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倡导和坚定支持“全民创业”, 创业的环境明显改善,创业的氛围正在形成。面对新常态下的新的就业压力,应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更多的劳动者自主创业,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壁垒,将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向各类创业者开放,为创业者提供工商、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教育,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应发挥中小企业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加大财税、融资、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省人民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 陕西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1—4)[G].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陕西省人口普查办公室.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陕西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陕西省人口普查办公室.陕西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三册、第四册)[G].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4]杨伟国.转型中的中国就业政策[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5]黄荣清.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人口[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6]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牛润霞.技术变迁中的失业问题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丁宁宁,葛延风.构建和谐社会 —— 30年社会政策聚焦[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9]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向德平.城市社会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七个“怎么看” [M]. 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10.

[12]侯建会,张雄.构建和谐陕西中的劳动就业问题调查与研究[J]. 理论导刊, 2008,(10).

【责任编辑:宇辉】

猜你喜欢

陕西劳动力
A different kind of pet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走近你,我的陕西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在自动化投入与劳动力成本之间寻求平衡——工业4.0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