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社会舆论新特点及社会管理机制初探
2015-09-10张颖
张颖
【摘要】互联网时代社会舆论表达及治理成为学者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影响公民社会生活的普遍话题。本文希望通过对互联网时代社会舆论生成环境、表达渠道、传播方式等进行研究,探索互联网时代社会舆论的新特点,并试图找到一套能够有效治理非理性社会舆论的机制,使公众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得到保障,公众舆论表达渠道更加畅通,众声喧哗的社会舆论更加规范合理,新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步伐更加一致,从而使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和谐安定。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舆论表达舆论监督社会治理
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认为,舆论是“社会公众”对“特定问题”的“意见、态度、信念、情绪的总和”,是一个“动态的传播过程”同时,“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①”。传统社会时期,我国主流媒体控制传播渠道,没有公众参与表达。伴随数字技术兴起和互联网飞速发展,我国社会在转型时期开始注重信息公开透明,公众参与舆论表达的渠道也呈多元化趋势,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舆论”成为现实。但我们不能忽视互联网赋予社会舆论的不确定性和非理性,会遮蔽社会真实,放大社会矛盾。我们在讨论互联网时代给社会舆论带来新特点的同时也必须明确非理性舆论是社会治理的一项艰巨任务。
一、互联网时代社会舆论生成环境及主体概述
1、新环境: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多元的媒体环境
(1)转型期开放的社会环境
当今时代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给予我国媒体强大的生命力和自主性。媒体在新闻采访报道中拥有更多自主权和选择权,更加关注与普通大众息息相关的新闻信息。公众通过媒体能够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信息,并能将自身诉求通过媒体进行表达,公众知情权、监督权和表达权得到保障。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很多媒体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制造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很多时候媒体呈现给公众的事实是将少数典型、个别的事实经过简单重构呈现出来的“媒介真实”,会遮蔽社会真实的深度和广度,夸大个别社会问题,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2)新兴技术支撑的媒体环境
伴随新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环境也日新月异。1997年被称为是中国互联网元年,2010年则是微博元年,中国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我国网民数量也与日俱增。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②,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已经毋庸置疑。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的低门槛和去中心化使公民新闻大量增加,互联网成为公众舆论表达的重要平台,公民围绕公共利益在网络上发布议题并进行讨论,最终意见聚合形成舆论。但自媒体发布新闻低门槛、无把关,普通公众缺乏专业新闻素养可能导致社会舆论表达非理性和无序化,给政府舆论引导和社会治理带来麻烦。
2、新场所:两个舆论场互动共进
刘建明老师指出,无论是网络还是主流媒体表达意见,其中包括经验意见,只有在社会互动中得到大众赞同,才能形成舆论和舆论场③。
(1)官方舆论场:传统媒体面临压力
传统时期政府信息封闭性强,是“宣传场”而非“舆论场”,媒体给公众提供的信息少之又少,公众获取新闻渠道单一,只能被动接受新闻。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互联网时代,信息公开透明,传播迅速,官方舆论场如果还是只宣传观点不发布新闻就会失去公信力和权威性,在舆论引导中失去主动权。传统主流媒体必须直面社会问题,真实反映公众利益,主动与公众交流互动,科学引导舆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民间舆论场:网络舆论众声喧哗
互联网时代,以网络媒介为主要阵地的民间舆论场开始频繁发声,其舆论传播速度快、渠道方式多种多样、参与主体平民化自由化的趋势在公众参与社会舆论表达中赋予新媒体强大影响力。网络空间无限扩展也容易造成众声喧哗局面,导致非理性、无序化舆论的产生。网络媒介舆论表达低门槛、零把关、无限制、公民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使网络信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舆论表达极端无序。
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应互相促进,合成一个彼此充分融合的舆论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社会舆论监督治理的有效性。
二、互联网时代社会舆论新特点:机遇与风险并存
1、机遇:真正的舆论监督从希望变成现实
(1)公众主动参与,社会舆论表达渠道多样
互联网时代媒体走进市场,信息更加自由开放,社会舆论表达空间无限扩大。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以其传播迅速、表达自由、零把关低门槛等特质获得大量受众青睐。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兴起,使得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能成为记者拿起手中的麦克风发布信息、传递新闻,成为社会舆论表达主体。
(2)舆论监督门槛降低,互动性增强
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广大公民社会舆论表达和监督的重要平臺。低门槛的网络媒体加强了公民与政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交流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控制话语权的格局,呈现出开放自由的平民化特征。新老媒体融合互动加强了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力度。互联网时代有利于政府引导社会舆论表达、公众参与舆论监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3)舆论领袖作用更加突出,号召力强
1948年,美国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最早提出意见领袖的概念。意见领袖是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④。互联网时代,很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公众人物经常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围绕社会热点现象设置公共议题、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代表公众履行社会舆论表达与监督的职能。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舆论领袖一在媒体上发声,就能得到众多受众拥护,起到一呼百应的效果。舆论领袖的号召力能鼓动广大受众,积极传递正能量。
2、风险:非理性公众舆论充斥社会
社会舆论并不都是理性的,就如李普曼所说,公众舆论是间歇性地同各种情结发生着联系,同野心、经济利益、个人仇恨、种族偏见、阶级情感等等联系在一起⑤。
(1)网络谣言普遍,舆论真假难辨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列出一个谣言公式,即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一个事件越重要、越具有不确定性,则越容易引起谣言。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用户匿名性、新闻传播低门槛以及信息公布零把关,虚假信息聚集放大极易滋生谣言,而谣言的破坏性也更加强大,澄清也大有难度。在新媒体环境中,虚假信息充斥网络、不明真相的公众很容易相信谣言,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
(2)个人信息公开化,公众隐私易受侵犯
在信息开放的时代,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自身信息的安全问题也受到互联网严重威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普及,网络搜索功能被广泛使用。广大公众在对某个事件普遍关注的同时,也对事件中的主人公进行“人肉搜索”,导致当事人大量隐私曝光。“人肉搜索”虽然强化了舆论监督的威力,却给当事人带来极大困扰,严重者则会侵犯其隐私权、名誉权,并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社会行为。
(3)非理性舆论监督方式普遍,冲击社会伦理道德
由于网络空间具有匿名性,公众可以自由甚至不负责任地发表言论;微博论坛等平台低门槛、无把关,更是催生了许多虚假新闻;再加上公民缺乏辨别力,轻信谣言,易受感情因素控制,因而在遇到重大或突发事件时总是倾向于在网络上寻求答案。然而“网络暴力”、“舆论绑架”等行为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更会激化矛盾,冲击社会伦理道德,催生出新的社会问题。
三、互联网时代社会舆论管理机制
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互联网时代,政府、大众传媒和公众应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应于互联网时代公众舆论新特点的社会管理机制。
1、政府:转变管理观念,建立信息公开与严格执法并行机制
作为权威信息的官方发布者和社会舆论的科学引导及有效监督者,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治理非理性社会舆论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要想真正保证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就必须积极推进和落实政务信息公开。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公布快捷,也对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提出要求。政府必须保证信息公开透明,才能够与公众有效沟通,积极、科学引导社会舆论,帮助公众进行理性的舆论监督。
2、媒体:新老媒体积极互动机制
新媒体为公民利益诉求和意见表达提供方便快捷的传播渠道,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而传统主流媒体一直是政府官方信息的权威发布者,其公信力和影响力并非新媒体所能超越。传统媒体必须与时俱进,主动与新媒体融合互动,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及时公布权威信息,积极与公众进行沟通交流。新老媒体只有融合互动,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提高公民参与舆论表达和监督的积极性和互动性,使官方媒体和民间媒体意见趋于一致,更有效科学地引导舆论。
3、公众:有序参与、理性用权机制
公众的言论自由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互联网时代由于新媒体的低门槛、零把关,再加上一些普通公众缺乏专业素养和道德意识,在网络上主观随意、公开发表虚假信息和恶意言论,由于公众缺乏判断力,从而加剧公民之间的盲从与冲动,产生一系列大量非理性的“情绪型舆论”,严重威胁社会安定和谐。公众必须加强自身道德素养,做到理智表达、理性用权,有序参与到社会舆论表达和监督过程中。
结语
互联网提高公众舆论表达及监督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有效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公民参政议政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易產生不正确的非理性舆论,激化社会矛盾,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作为社会舆论表达与监督的主体,政府、媒体和公众都必须承担责任,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①郑博婓、童兵,《2013年国内舆论学理论、方法与实务研究的主题与问题》[J].《新闻爱好者》,2014(08).
②顾理平,《网络时代舆论监督的嬗变》[J].《现代传播》,2014(9)
③刘建明,《“两个舆论场”若干歧义的破解》[J].《新闻爱好者》,2013(01)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09
⑤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56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