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声喧嚣中发出理性的声音
2015-09-10常河
常河
【摘要】本文分析了网络时代与纸媒时代评论的不同,并提出自媒体时代,在多元话语体系的现实背景下,主流媒体必须以理性、客观的评论先发制人、先声夺人,打造自身观点的权威性,强化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众声喧哗中,让理性的声音成为引领。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新闻时评理性
原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曾经说过;“《人民日报》现在的发行量是280万份,而姚晨的微博粉丝有1955万,这意味着,她每一次发言的受众,即使不算微博转发后的间接传播,比人民日报发行量多出近7倍。”这是张研农几年前的担忧,如今,姚晨的粉丝已达7800多万,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传统媒体的订阅量却在下滑,显然,这其中的差距已经无法消弭。同时,微信已经异军突起,一些影视明星、畅销书作家的微信号也动辄达到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阅读量。自媒体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疯转”,每个人面前不但有一个表达观点的“麦克风”,还有一个表明立场的转发“按钮”,麦克风必然导致众声喧嘩,转发会让喧哗更加喧哗,甚至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真假难辨。
在多元话语体系的现实背景下,主流媒体必须以理性、客观的评论先发制人、先声夺人,打造自身观点的权威性,强化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众声喧哗中,让理性的声音成为引领。
一、网络时代与纸媒时代评论的不同
在纸媒时代,评论一直是传统媒体的重要内容和表达立场的基本形式,也是营造社会舆论、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手段。尽管在纸媒时代,也会有不和谐的声音甚至杂音噪音,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传播渠道和手段,只能以“非主流”的形式存在,传播力相对较弱,很快会被主流声音淹没。
而网络时代,任何一个新闻事件从发生的那一刻,就呈现在网民面前,声音也从那一刻开始发出,围观者有之,一叶障目者有之,歪读误读甚至反读者有之。在这些喧嚣的言论中,尤其有两种倾向值得关注,而且最容易引发不明真相者的起哄。一种是涉及官员的,一种是涉及富人的,极容易引发部分人“仇官”和“仇富”的心理反应,导致网络舆论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官员和富人推向不利的一面。尤其在经过部分网络“大V”们转发或解读之后,放大效应进一步显现,此时,一些正义、理智的声音即便发出,也会陷入“泥沼”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今年7月28日,一段“苏州警察对溺水儿童见死不救”的视频热曝网络。“没人性!”数千条网帖同声谴责。在这段长达两分多钟的视频里,只见一个儿童躺在路边,一位母亲模样的妇女蹲在地上哭喊,“赶快救人啊!救人啊!”接着,一位赤膊、父亲模样的男子拎起孩子双腿,倒背在肩上。围观群众喊“让警车送医院,”可一旁的几位警察似乎无动于衷。该男子狠狠踹了苏州牌号“E0782”警车一脚,又嘴里骂着什么,走向一辆刚驶来的面包车。待车门“哗”地拉开,视频戛然而止。按说,这是“有图有真相”了,所以,网络上几乎所有的声音都是指责警察的“冷血”、“缺乏人性”、“见死不救”。即便有人对事实真相存疑,但立刻遭到网民的围攻。
直到第二天,《新华日报》的一篇调查报告才还原了真相,原来是出警处理交通事故的交警路遇溺水事故,主动上前帮助呼叫120,并请求增援,之后又帮助施救。调查报道出来后,舆论也随机180度转弯,委屈的民警赢得了迟来的赞誉。苏州一位年轻警察感叹,社会对警察要求越来越高,而警力配备普遍不足,警察的一点点问题都会通过网络被放大,警察应该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能惊慌失措,面对舆论的批评,也不能沉默不语。
从一边倒的批评,到较为理性的争辩,再到“还原真相”报道引起的舆论变化,让人不得不思考:面对热点,我们是否曾经缺失过客观与理性?面对舆情,相关部门、媒体应该如何更好地履行责任?很多关心热点事件、能够理性评判的人,依然是不在网上发言的“沉默的大多数”——在网络上,我们都应该自觉与客观理性同行。
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随着互联网的狂飙突进,全民表达、全民评论已经成为可能。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多元、诉求各异,即使针对同一事件同一话题,不同阶层和不同的利益群体,观点的表达本来就有差异,而网络催生出的“自媒体时代”,使每个人都能对自己关注的公共事务表达个人的观点、立场。这种基于群体、个体差异之上的意见表达,让构建主流舆论的难度加大,引导舆论的迫切性也更加强烈。
二、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在舆论上的不可替代性
即便如此,从积极方面来看,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仍然具有微博等新媒体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微博在手,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的评论员,但是由于微博碎片化的内容和个性化的写作方式,使微博不可能成为人们深入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则不一样,它有鲜明的主题、严密的论证和强大的说服力,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往往能为政府机关或公共机构提供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思路或方法。
首先,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在社会转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转型为评论提供了诸多选题,这些选题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路。纸媒评论的理性思维大大强于微博等新媒体的碎片化表达,在写作上更体现思维的深刻,论证的严密,逻辑的合理,在引发读者思维的同时往往表现出主流意识的权威性。特别是党报的社论、评论员文章,代表报社阐述党的方针、政策和纲领,贯彻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是社会改革和政策变化的风向标,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更是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
其次,新闻评论在传统媒体中份量越来越突出。新闻评论一直受到媒体的重视,特别是报纸更把它誉为“灵魂”和“旗帜”。2008年《南方都市报》推出每周日8个版的评论周刊,包括讲坛、访谈、国际评论、宏论等板块,随后《新京报》也推出了逢周六出版的评论周刊;2010年《人民日报》首次推出刊登各种言论的“观点”专版,“直面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
再次,新闻评论的声音更加多元化。随着政治改革不断推进,民主意识深入人心,更多的意见和观点在评论中得到了体现,新闻评论也完成了从一元化的“官方立场”向多元化的“意见表达”转型。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相对于新媒体,传统媒体当然也存在着不足。微博的兴起与发展,正在建构时效性更强、信息量更大和传者与受众更广泛的新媒介格局,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不足之处由此也表现出来。
首先,时效性较弱。微博可以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和评论,而报纸新闻评论由于报刊自身的采写程序和出版规律,往往是第二天才能见报,这种观点的公开或意见的表达,明显滞后于新媒体。
其次,议题过于集中。微博评论的内容具有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特征,包罗万象,既可以是时事政治新闻,也可以是家长里短的情绪渲染,而纸质媒体新闻评论由于版面局限和惯性思维等原因,在议题设置和选择的范围上多有局限,突出表现在评论对象的集中化上。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议题较多集中于民生和时事,而对微博中较为流行的国际关系、生活趣味和八卦新闻关注较少。
再次,评论缺少互动。在互联网络中,一条新闻下面往往附有网民的跟帖,在热门话题下面,跟帖量往往数以十万计,在微博中,公布一个信息、转载一条新闻或发布一篇小评论,一般会得到熟悉的、不熟悉的“粉丝”的关注和再评论,这种反馈以最直接的文字形式成为微博新的内容。而在纸质媒体中,一篇新闻评论发表后,很少能得到充足的反馈。
三、客观、理性的表达才能发出最强音
在多元话语体系下,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不但不能缺位,反而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增加评论的质量和分量,打造评论品牌。具体地说,传统媒体应该以评论精品塑造新闻评论的权威性,以开阔的视野拓宽评论的议题空间。
新闻评论的议题可以是政治层面的制度设计,可以是社会层面的结构框架,也可以是文化层面的思想意识,但是仅仅顾及这些方面还不够,新闻评论要彰显时代价值,必须能引起人民群众的注意,得到人民的认可。
在新媒介格局下,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必须以开拓的视野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才能有持久的战斗力和不衰的生命力。例如一篇名叫《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微博,转发量近15万次,评论达2万多条,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2012年5月18日《中国青年报》就以此为评论对象发表《虚拟的“23号”温热的心灵鸡汤》的评论文章,作者针对当下社会流行的火爆“成功学”和由此带来的社会焦虑与不安,以一篇微博为切入点,展开了较为深刻的论述。除此之外,微博中被热烈讨论的国际关系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和文化问题等都应成为新闻评论的选题。因此传统新闻评论的议题应该突破“从新闻报道中”来的思维惯性,将网络、微博等真实反映人们生活现状的意见领域作为选题的源头,撰写出人们爱好、认可的新闻评论。更重要的是,传统媒体在评论时,应该以开放的姿态搭建交流平台。微博作为观点的表达工具,在每一段发言过后往往附有较多跟帖,在不断的反馈和回复中,微博实质上充当了意见交流的平台,并且正是因为这样的平台,微博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活跃性。然而在一些报纸中,新闻评论成为评论员的专属权利,很少有新面孔的介入。然而,作为公众意见表达的一种手段与渠道,时评理所当然要表现出广泛的参与性,而不应成为若干“小圈子”的自娱自乐。新闻评论的发展必须基于群众广泛的参与,报刊应以开放的姿态,秉持“真理因辩论而明,学术因竞争而进”的理念,搭建交流的平台,为受众提供更为廣泛的对话空间,让评论版真正成为“意见自由交流的市场”。
开放的姿态,还表现在话语方式上。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在表达观点时,应该借鉴网络语言,深知网民喜欢和接受的话语方式,力戒板着面孔说话的八股方式,用亲切的口吻、生动的表述、鲜活的话语形成与读者的互动。读者接受了你的话语,才有可能接受你的观点。
总之,在微博盛行的新媒介环境下,多元化的话语体系正在被建构,碎片化的表达和阅读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在这个观点时代遭遇严峻的挑战,但是只要对现实进行理性的观察和思考,对自身进行不断的反思,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明天依旧灿烂。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江淮时报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