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飘去的年味
2015-09-10杨忠明
杨忠明
旧闻、食事作家,上海作协会员,海派雕刻多面巧手。
一百年前老上海人过春节吃什么玩什么?从国学大家陆澹安先生的过年旧事里,旧时文人过年雅兴逸趣可见一斑。
陆澹安,生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祖籍苏州洞庭东山杨湾,早年家住上海大东门外咸瓜街大王庙巷。宣统二年(1910年),陆澹安17岁那年的大年初一,午后到城隍庙的豫园玩,园里人比肩接踵,几难举步,清代遗留的九曲桥是一座很古的木桥,桥边的小街小吃摊鳞次栉比,都是上海老味道,但是城隍庙一带春节赌摊特别多,一群群想大赚一票的赌客,围着赌摊,拼命叫喊“中、中、中……”旁边的流氓趁机闹事,好浑水摸鱼。旧时城隍庙大门口算命、看相的“小神仙”也多,农村来的乡下人都要请瞎子算算他们来年的收成和运气。陆澹安常到福佑路如意楼上喝茶听评弹,苏州人讲的吴侬软语老上海人最喜欢听,过年在茶楼里品茶,剥瓜子、长生果等零食,饿了叫客小笼馒头、葱油拌面,吃吃喝喝听听,看看街景,可以消磨老半天时间。
晚清,上海人过春节玩麻雀牌成风,往往一夜玩到天亮,饿了,小街里有挑担叫卖糖粥、馄饨、汤圆可以充饥。那年头白天还有卖熏肠肚子、烧鸭、野味熟菜的,过年弄点绍兴黄酒,土灶头下炒点时鲜蔬菜,约几个朋友稀里呼噜小酌一番,醉饱始散,爆竹声里,不知东方之既白。
民国八年(1919年)春节,陆澹安到金山张堰镇亲戚家做客。现在去金山,高速转瞬就到,当年先要乘电车到沪杭车站搭火车到松江,转乘黄包车到洋桥,再改搭驶往金山张堰古镇的脚划船,陆澹安感言:“船小搭客甚多,拥挤不堪,坐处高仅尺许,各人抱膝而蹲,足维伸缩久则酸疼异常,转侧不宁,交通不便,其苦如此 !”晚饭一桌过年菜肴烧得好吃,都是金山渔船捉来的大黄鱼、乌贼、贝类等海产美味。
民国十六年(1927年)大年初一,陆澹安日记:(笔者翻成白话)“早上遵循老传统,祭天祀祖,午后到豫园散步,看见九曲桥等处修葺一新,只有大殿自火灾毁坏后正在重建,还没有竣工,玩了一会儿登上得意楼听弹词《珍珠塔》,演员是沈啸章,嘉兴人,苏州话唱得不自然,非常刺耳。五点步行回家。晚饭后和家人玩骰子游戏。”
陆澹安说旧时过年,好吃的有三鲜暖锅,里面放熏鱼、肉皮、蛋饺、粉丝、咸肉、鱼圆、肉圆、黄芽菜,说是三鲜,其实是什锦,一家人围着吃得热气腾腾,当然还有炝虾、海蜇头、醉蟹、白斩鸡、白肚等冷盆,红烧甲鱼、生煎大明虾、葱爆蛤蜊、虾子大乌参、油豆腐塞肉等。还有烧好的一大砂锅水笋烧肉是家家户户过年必备,过年在家里吃百叶包肉没有问题,假如老板请你吃百叶包,是要你卷铺盖走人 !
澹安公说,1930年代过年,上广式茶室啖早茶午茶吃点心是西装笔挺、头势清爽的上海年轻人赶的时髦,开始有“小壶天”供应广东叉烧包、虾饺、烧卖,后来的“安乐园”、“西湖楼”、“新雅”、“如园”、“虹庐”等大小广式茶室时兴早茶三分到五分钱,各类点心一二分钱一件,三四角小洋吃得你肚子大饱走不动路 !至于老上海遍布晚清遗留下来的老式茶楼则是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去的地方,木头楼梯很陈旧,长板凳硬邦邦,大方桌油腻腻,小吃有生煎馒头赤豆糕,奶油话梅粽子糖,檀香橄榄鸭胗肝,咸萝卜条盐津枣。
现在年轻人喜欢玩“微信”,老上海文人喜欢射“诗谜”(谜语一种)。它是诗中的谜,谜里的诗,如白居易的“乌鸢争食雀争窠,独立池边风雪多。尽日踏冰翘一足,不鸣不动意如何?”谜底是“鹤”。陆澹安先生学问渊博,他是沪上谜学团体“萍社五虎将”之一,过年常到“群学会”射“文虎”,后来到上海“大世界”射“诗谜”,百发百中,捧得笔、墨、明信片等奖品归。
过去的岁月随风飘去,留下的是过年的回忆和老上海人曾经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