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蝗虫为何成灾

2015-09-10艾先立

科学24小时 2015年3期
关键词:蝗灾蝗虫

艾先立

美国作家劳拉·英格尔斯·怀德(Laura Ingalls Wilder)在《倾巢出动》一书中,曾这样描述她在自家农场目睹的蝗灾景象:“这天炎热无风,一大片遮天蔽日的蝗群扑面而来,每一只蝗虫都闪着亮光。有的蝗虫落在地上的声音就像下冰雹一样,紧接着就是不绝于耳的咀嚼声,好似千万把剪刀在剪东西一样。农场的青草、小麦和燕麦被一扫而光;甜菜、豆角和土豆被吃得干干净净;柳树和李树也被拦腰咬断……目光所及,很快便看不见一丁点绿色了。”

蝗灾就是如此可怕。2014年8月下旬的一天上午,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同样遭遇了蝗虫“袭击”,无数蝗虫遮天蔽日,如乌云压境,场面惊人。无独有偶,差不多同一时刻在中国河南的荥阳广武镇也发生了局部蝗灾,造成数千亩玉米绝产。眼看即将成熟的粮食被这些绿色的小东西们无端糟蹋,受灾农民无不咬牙切齿,欲哭无泪。

蝗虫为何会大量聚集,并形成一种灾害?这其中的原因绝不简单。

祸不单行

旱灾和蝗灾之间,似乎有一种难以理解的默契,人类很早就注意到它俩总是相伴而生,所谓的“旱极而蝗”就是这个意思。近年来发生的几次非洲大蝗灾,都与当地极度干旱的天气状况有关。难道蝗虫特别喜欢干旱的环境吗?

答案是肯定的。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特别有利于它们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坚实且含水量在10%~20%的土壤最适合它们产卵。

夏秋季节是蝗虫的繁殖期,一只雌蝗虫平均每次可产卵50粒左右,每两周产卵一次,而卵由幼虫发育为成虫也只需要40天左右,蝗虫数量呈几何级倍数增长。而且,一旦气候变得干燥,水位开始下降,土壤中的含水量便会迅速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蝗虫的产卵量更是会爆炸式增长,每平方米的土壤中可含卵20万~40万粒!更为恐怖的是,若遇不适气候,蝗虫卵还能蛰伏数年,直到气候适宜才自然孵化。

在科技水平相当落后的古代,仅是旱灾就足以让不少百姓无粮可食。此时若再招来蝗虫群的光顾,那饿殍遍野绝不是耸人听闻的事了。

集体行动

蝗虫最可怕的行为,莫过于它们的集体行动。成百上千的蝗虫对人类、庄稼都构不成什么威胁。但如果有数以亿计的蝗虫集体行动,大肆咀嚼途经地区的庄稼及植物,那就会形成蝗灾。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蝗灾发生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200亿只蝗虫组成的“兵团”覆盖了400平方千米的田野,每天造成的粮食损失数以万吨。

奇怪的是,蝗虫本是独居动物,生性胆小。不过,饥饿引发的竞争会让它们不得不团结在一起,成群地迁徙觅食。

英国科学家曾对沙漠蝗虫进行过试验,反复触碰蝗虫身体的多个部位,以寻找是否有某些触觉因素使蝗虫改变习性。结果发现,当蝗虫后腿的某个部位受刺激后,它们就会突然变得喜爱群居,而触碰身体其他部位,如触角、嘴部或腹部都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行为习惯发生改变后的蝗虫,会将这种变异遗传给它们的后代。而得到这种遗传的蝗虫会变得个头更大、颜色更深、体型也更适宜飞行,最终大量聚集、集体迁飞,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

超级吃货

美国怀俄明大学(University of Wyoming)的著名昆虫学家杰夫·洛克伍德(Jeff Lockwood)研究蝗虫超过30年,他认为蝗虫绝对是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吃货”。一只沙漠蝗虫一天能吃掉和自己体重相差无几的食物,除偶尔小憩外,它们总是在不停地咀嚼进食。

为什么蝗虫的食量如此巨大?这恐怕和它们特殊的身体构造有关。科学家解剖蝗虫发现,这种昆虫的胃竟然占据了它们腹腔的绝大部分空间,消化道里的食物几乎占据自身体重的一半。假如人类也和它们一样能吃的话,那全球一年收获的粮食还不够我们消费一个星期。

除了巨大的胃和惊人的消化能力,蝗虫还有一张魔幻的嘴,锋利只是它嘴的一个特点而已。令人惊奇的是,它们的嘴上有带齿的钳子,钳子上有许多尖刺,结构相当复杂。这种奇特的结构使得它们横向竖向都可以咀嚼食物,所以它们进食的效率可以达到普通动物的3~4倍。

更加惊人的是,孵化后的蝗虫幼虫根本不用观察学习,立刻就能跳跃觅食。这些永不停止的咀嚼机器,天生就是恐怖的饥饿军团。

蝗虫成灾的另一原因也与它们的啃食方式有关。它们在进食庄稼时,最先咬断的永远是作物的茎秆。

手下留情?

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州、蒙大拿州和科罗拉多州因气候干旱炎热,时常遭受蝗灾的骚扰,当地人称蝗虫为“飞行的恶鬼”。但作为蝗虫研究专家的杰夫·洛克伍德却呼吁人们对蝗虫手下留情,他说:“自从落基山蝗虫在100年前灭绝后,如今各种蝗虫的处境已十分堪忧。虽然这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如今小面积的蝗灾反而会令我兴奋和欣慰。”

蝗灾发生频率逐年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现代农业的深耕作业和农药的大量喷洒。DDT、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的出现有效控制了蝗虫的迁飞,锐劲特等农药的研发更是引发了人类治蝗的革命。不过,法国治蝗专家胡飞(J.P.Rouffet)却认为:“人类不应该用化学物品杀灭某种动物,哪怕是蝗虫。大自然有它本来的状态,绝不会让某一类生物特别猖狂。”

我们无法否认蝗虫对作物的严重危害,也无法否认它们对飞掠之处生物栖息地造成的破坏,但它们仍有存在的价值——蝗虫能让营养在更大的系统内循环,并有某种定期清理地面的作用。

虽然科学家还不能回答,假如蝗虫灭绝会给地球生态圈带来怎样的深层影响,但任何人都应该意识到,连生命力如此强大的生物都能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逐渐消失,我们是否应为此深刻反思,并适当约束自己日渐膨胀的欲望?

蝗虫之最

距离之最:19世纪70年代,一个蝗虫群从美国的蒙大拿州长途跋涉2400千米飞到得克萨斯州,创造了蝗虫飞行的距离之最。

数量之最:1874年,一名医生亲眼目睹了一场蝗灾。他通过对蝗虫群长度和厚度的计算,得出了蝗虫的数量——12.5万亿只。

出勤之最:1954年,科学家对肯尼亚的一个蝗虫群进行了精确统计,并得出了蝗虫的数量——100亿只,这恰好是当时肯尼亚全国蝗虫数量的1/50。

猜你喜欢

蝗灾蝗虫
我国历史蝗灾发生与防治研究取得新进展
蝗灾:至今仍令全球头痛
蝗灾又来了
古老蝗灾,至今仍令全球头痛
蝗虫果腹
人多势众的蝗虫
跟踪导练(一)3
我国历史上飞蝗与环境之互动关系
蝗虫
我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