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淘晶记
2015-09-10吴嘉雯
吴嘉雯
老人们常说,水晶易“逃”,有缘者常相见,无缘者永不见。作为被上天选中的“淘晶者”,东海人又是否能够守护住这庞大的水晶财富呢?
北纬34度,东经119度,这里是“世界水晶之都”东海县。
这座全国百强县,拥有20万淘晶者,占有全国天然水晶90%的市场份额。据说,毛泽东主席的水晶棺便取材于东海。
过去二十年来,水晶已经造就了东海数不清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于是,更多的东海人扔下锄头、丢掉工作,义无反顾地扎进这股庞大的淘晶大军之中。
——财富无罪,却富贵逼人。其背后,是一代淘晶人的野心、探索和迷惘。
哈雷彗星改变的一方水土
20多年前,东海人并未识得水晶中蕴藏的财富。他们把当地随处可见的水晶原石拿来砌房、垒猪圈,顶多就是做成廉价首饰。
一切因一颗“哈雷彗星”而发生改变。
1990年,东海人朱景强32岁。受不了教书收入的微薄,他用光300元积蓄淘来一台二手打磨机,在家里加工水晶项链。
一日,朱景强在原料市场上发现一块鸭蛋大小的浅茶色水晶,通体异常透明。他拿在手中对着阳光仔细端详,发现晶内有排列有序的金色纹路,折射出一道道金光,熠熠生辉。
事实上,那只是一块晶内晶,因内含杂质而被东海人视为次品。但朱景强却认为,那几道金线宛若哈雷彗星划过天际,别有一番韵味,于是他花了12元买下这块水晶。
不久,朱景强给“哈雷彗星”标价300元出售,却无人问津;他又托做海员的朋友拿到新加坡撞运气,结果仍碰了一鼻子灰。
身边人嘲笑道,一块次品怎么可能卖得出去。可朱景强偏不信无人能识“哈雷彗星”的独到之处,他参加全国各类珠宝展销会频频叫卖,标价不跌反升。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终于这种叫卖式炒作见效了。广州有外商愿出6000元购买,可朱景强却说低于1万元不卖;又不久,北京有人开出1万美元,朱景强仍不松口……几经折腾,“哈雷彗星”最终竟卖出12万美元的天价,足足溢价5万多倍!
此消息一出,全国震惊。央视、人民日报纷纷关注报道。东海人的财富观念被颠覆了,一时间,大人、小孩、学生、职工纷纷拥向当地水晶市场淘宝,或私下采挖水晶矿石,更有农民拆房拆猪圈寻找水晶;县地质大队也紧急成立了特别小组,赶到过去抛弃水晶垃圾的地方,连夜翻找晶内晶,据说竟挽回了几百万元损失。
朱景强一战成名,他开创了一种赏石风格,赋予水晶艺术的附加值。
跟风者众,甚至波及东海以外,其中就包括家中世代雕玉的河南艺术家仵应文。1994年,他改雕玉为雕刻水晶,原料便取自东海水晶。
在仵应文宛若鬼斧神工的刻刀下,东海水晶的空灵、清明、悠远被完全释放。2008年,他雕刻完成的“晶山童话”被开价80万元,比在东海收购时已经溢价16倍。
2006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来访,并拟参观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登门拜访仵应文,想讨一件玉器当做国礼。仵应文则指出,相比玉器,欧洲人更崇尚水晶,不如就用东海水晶雕刻成一幅《三教九流图》送予普京。释永信欣然同意。
一个月后,当普京接过《三教九流图》,被栩栩如生的老子、孔子、佛祖等形象深深震骇,当即表示回国后一定要好好收藏。
东海水晶名扬四海,其背后一支东海创业大军勃然兴起。
淘晶大军遍及全球
2000年以后,出于环境保护目的,东海开始大规模封矿,水晶产量锐减。迫不得已,一批大胆的淘晶者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第一站是越南。与朱景强同为教师出身的杨振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越南某集市相中了几块罕见的绿水晶,却苦于没钱购买。他向店主提出打工请求,不要工钱只要水晶。由于店主并未意识到水晶的价值,便答应下来。几个月后,杨振山带着这些水晶跨过国境线,到达广西,通知家人来接。这时,他已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不过,这些绿水晶被卖出了天价,“杨百万”的名头不胫而走。
很快,东海人又把目光转移到了马达加斯加、巴西等水晶盛产国。
农村妇女张新桃本是东海当地一个挑石工。与众不同的是,她身怀不少绝技一一堆石头,她只需一眼便能辨出石料品质。2006年,有商人找到张新桃,请她去马达加斯加岛挑石,年薪7万元。
这是一次刺激的历险。
张新桃在马达加斯加岛遇到过半夜抢劫,一夜被卷走18万元;也遇到过土匪的匕首直逼脖颈,财物被洗劫一空,差点性命不保。
但这一切并未吓退张新桃。成功赚得7万元后,她便回国筹资在马达加斯加开了一家水晶收购门店,一年就有超过百万元的营收。2009年春,张新桃回到东海县,购买了村里面积最大的宅基地。
在财富的诱惑下,一支常年维持在6000人以上规模的东海全球淘晶大军形成了。他们把全球的水晶运到东海,经东海本地加工后再售往全国。
封矿后的东海,俨然成为“世界水晶之都”。但是,激情四溢的淘晶探险,无法掩盖财富本身给东海人带来的困扰。
两种大师操控下的草莽生意
财富无罪,却富贵逼人。几年前,一桩谋杀案震惊东海。
受害人是当地有名的赏石大师何老(化名)。与其他东海人淘晶或加工卖首饰不同,何老是专门给水晶取名字、加内涵的文化名人——在朱景强成功炒作“哈雷彗星”之后,这成为一门专门的生意。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某日,几个“为水晶求名”的外地人拜访何老,突生歹意,遂趁其不备将其杀害,并盗走了数件价值不菲的“顶级水晶”。
在东海,大师的数量宛若凤毛麟角,他们是站在“塔尖”的人,可以点石为金。但是,这些说法可能只是东海人过于乐观的臆想。
如今的朱景强,开着一辆连号8的黑色奥迪,挂着“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的头衔。他透露,自己设计的产品主攻政商市场,这在东海水晶行业中不在少数。如今,这种设计却存在很大硬伤——自2012年开展大规模反腐以来,政商市场被牢牢堵死,这严重阻滞了以往畅通的销路。
相较于朱景强,同为“工艺美术大师”的吴兆娥则代表着东海另一种风格。
吴兆娥出身农村,文化程度不高,但早年通过带领村民采挖水晶、加工售卖首饰,迅速积累了过亿资本,并创办了“水晶大姐”品牌。吴兆娥的产品定位集中于水晶的“风水”属性。但是,“风水”根本不具个性。每当水晶大姐开发出一个品类,当地品牌无不竞相模仿,“你的碧玺旺夫,我的碧玺也旺夫”。
同质化竞争触发了无法避免的价格战。更令吴兆娥感到压力巨大的是,东海县不但有国际水晶城、东海水晶城和水晶街等专业市场相互竞争,每隔五日新老水晶市场门口还会设有“水晶市集”,其中货品层次不齐,真假难辨。这不但分散了购买力,影响了水晶城内商贩的利益,而且掺假会损害整个产业的口碑,形成混乱的市场格局。
2012年以前,吴兆娥的公司鼎盛时曾有100多名员工,如今却只剩下二三十人。唯一能见证过去辉煌的,是吴兆娥办公室墙上挂着的数不清的“政要”、“大家”题词、合影。
显而易见,东海县的淘晶者中多为草莽,却缺少真正的大师。
对于这种局面,东海县政府也是颇为着急。2011年,东海县政府规划出面积1000亩、计划总投资6亿元的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其用意便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珠宝设计、加工、包装人才,及其关联大企业。
如今,这个产业园的规划计划仍未完成——留给东海人守住水晶财富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下一个施华洛世奇?
鲜有人知的是,以人工水晶为主要原料的施华洛世奇,其一年收入相当于整个东海县天然水晶产值的两倍。
那完全是另外一种玩法:施华洛世奇会聘请具有世界顶级水准的设计大师,为其设计水晶首饰;一旦设计完成,利用其出众的切割工艺,以及人工水晶的可复制性,同一款产品可以以十万件、数十万件的规模流向市场。相比之下,天然水晶彼此间的差异性很大,无法进行复制,东海人只能望而兴叹。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施华洛世奇没有可借鉴之处。
和东海人打了十几年交道的广东女子何秋良提出了“中国第一彩宝品牌”的概念,创立了“晶石灵”品牌,她要把珠宝设计中的流行时尚元素融入天然水晶的设计中。
这相当于混搭施华洛世奇的设计、品牌特质与东海天然水晶的“淘法”:何秋良从国外进口大量水晶,自建设计团队进行珠宝设计、加工、销售。而且,她只在机场、高档商店开店,装修豪华,服务体系健全,并邀请刘嘉玲代言。这套组合拳给了消费者很大的新鲜感,“原来天然水晶不仅有风水效果,也能这样时尚”。去年,晶石灵一个营销活动的现场刷卡量便超过2亿元,风头显然盖过了东海诸多“大姐”、“大师”们。
若再不求变,不知那些被上天眷顾过的东海淘晶者们,还能否守住这份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