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燃烧的画笔

2015-09-10沈嘉禄

新民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浪漫情怀成长史林风眠

沈嘉禄

《激情不灭:艺术隐士陈钧德的成长史》

丁曦林  著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15年8月

在记述画家成长经历的作品中,有两部书给读者留下腐蚀版画般的印象,一是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问世将近一百年了,它是一部以法国后印象派大师高更为原型的虚构文本。二是《渴望生活·梵高传》,由美国作家欧文·斯通在29岁时一挥而就,典型的纪实作品。这两本书几乎影响了几代人,众多读者为其传主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所感动,我甚至还敢说,艺术圈外的读者受其影响更深。现在,丁曦林所著的《激情不灭——艺术隐士陈钧德的成长史》由三联书店推出。陈钧德在世俗社会的知名度不如陈逸飞,但美术界同行对他的艺术品性给予更多尊敬。他被作者喻为“艺术隐士”,绝对不是虚饰浮夸的广告语,事实上,他的生活态度和艺术品格,一直是人们希望窥视的秘密,这个秘密包括他的成功原因,更有人生价值的体现路径。

今天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而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尚未达到理想中的广度和深度,有的艺术家背负着十字架艰难跋涉在荆棘丛中,更多的艺术家面对种种诱惑乱了方寸、甚至沦为金钱奴隶的现实令人扼腕叹息,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丁曦林为陈钧德写这样一部传记,我认为他可能基于这样的考虑:通过“这一个”来烛照中国艺术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矛盾世界,为中国文化走出困局、实现伟大复兴的艰巨工程,提供一种多色块、多线条、多维度,同时也不乏浪漫情怀的思考。

因此,我就可以理解作者确定的切入点和探索路径,丁曦林将陈钧德的个人成长史放在中国百余年油画史的背景下来梳理,在分析陈钧德“这一个”脱颖而出、卓尔不群,成為一代大家的原因时,当然不会忽略传主书香门第的家庭影响、个人丰厚的天资、桀骜不驯的性格、竭力挣脱思想禁锢的表达以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还进一步从外部环境寻找诸多线索,比如上海兼容并包的文化环境、优雅精致的城市气质,尤其是他所居住的那个街区带有浪漫情怀的文化自觉及世俗气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化学反应式的作用,在他的日常生活中给予灵光乍现的启示与丰沛的滋养,还有如林风眠、刘海粟、关良、颜文樑、闵希文等前辈大师对他醍醐灌顶般的点拨和人生转捩时的提携。在叙事主线确定之后,细节作为传记作品“会颤动的羽毛”,越是绚丽,越能让人赏心悦目,可亲可信。这本书中有许多生动的故事表现出前辈大师的风范,比如林风眠直言不讳地批评陈钧德的一幅“面面俱到”的肖像画,还不惜砸碎家里的一尊石膏像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最后又“猝不及防”地为他修改画稿,让青年陈钧德一下子领悟到林风眠强调的关于“残缺美”的艺术真谛:“创作时,想表现出灵动,就一定打破僵化,刻板的语言!”再比如,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那个年代,陈钧德坚持走现代派的“白专道路”,就受到多重压力而显得紧张,也常常为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而变得“神经质”,刘海粟用上海话这样宽慰他:“侬勿要怕情绪的到来,勿要怕‘神经质’。要珍惜情绪、神经质,哪怕是极端的。”在当时,神经质就是不正常,极端就是异端,海老对一个后生说这样的话,是冒着很大风险的。

书中有个细节“惊吓”了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陈钧德搬家时再次审阅自己的“少作”,看到自己成长之初的肤浅与幼稚,毅然作出一个令他太太也惊骇的决定:“不,全部剪掉,一幅也不留!”彼时,他卓然而立,一脸决绝。

我心中珍藏着温馨的一幕:曾经在上海多所大学里,几乎每个宿舍里都在传阅毛姆和斯通的这两本传记,今天,《激情不灭——艺术隐士陈钧德成长史》也有被青年人热烈传阅并讨论的价值。

猜你喜欢

浪漫情怀成长史林风眠
万裕屏
林风眠《静物·瓶花》
纪念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剪影
浮光掠影
世界杯也是一部“中国制造”成长史
少女感
初见其欢 九处不厌 一个记者九年成长史
林风眠与20世纪的中国艺术
一个人的成长史
浪漫情怀再浓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