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百个小米的实验

2015-09-10林敏

商界评论 2015年5期
关键词:华强北红米条路

林敏

雷军公布小米的时候,我还在三星工作。记得当时在北京和一个朋友见面,他车还没停稳就已经开始问我对于小米的看法。我说,小米如果只是卖手机,能赚钱,但成不了气候。因为单就手机的业务模式来说,小米和那时华强北盛行的山寨机没有什么区别,唯一也是最关键的不同是小米有雷军加持。尽管小米最开始走的是早已被市场验证过的模式,而且还有品牌及资源的强势导入,雷军对于小米的未来依然惴惴不安。雷军后来说过这样一段话:“小米开始的那一年半,我不允许任何人讲小米是我雷军办的。那一年半里,我也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我想偷偷干吧,如果成了,我就承认;如果失败了,我就死都不承认小米是我办的。”

三年后,小米小成。估值从零攀升到一百亿美元,漂亮的成绩单让业界刮目相看。一时间,小米成了“互联网思维”的旗手、代言人。华强北的山寨机市场日渐萎缩,繁华不再。做手机的老大哥们纷纷开始研究小米、学习小米。雷军把小米经验总结为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但接下来的小米开始有些让人看不懂了。小米盒子、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小米移动电源、小米平板、小米空气净化器……小米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进入了一些新品类,变得不再“专注”。此时的小米,在风口上已经飞得很高,光鲜的背后隐藏的是触顶的困境。要想飞得更高,大致有四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将风口的风变大,但没有人拥有制造风口的能力;第二种可能是找到风口里更有力的那一股,但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第三种是将“猪”变轻,但小米手机已经是轻装疾行,再要减重,空间亦有限;第四种可能是造出新的“猪”,在小米手机到达最高点之后还有其他“猪”仍在上升通道中。

小米在后三种可能上都进行了尝试。海外市场的拓展是要借力风口中强劲的第三世界风,但在印度遭遇的专利问题限制了小米的捕风出海。红米的推出是减重的尝试,放飞一头更轻量的“猪”去冲击更高的高点。这个尝试嬴了面子,输了里子。红米的出货量迅速突破千万,但小米的品牌却在红米的低端定位中伤了米粉的心。于是,造“猪”成了小米的生态战略。雷军说要投一百个智能硬件公司,打造小米生态,用小米经验和小米模式帮助这些“小米系”的公司快速成长。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一个危险的尝试。小米品牌、小米流量、小米供应链的加持,无疑让进入“小米系”的硬件公司一夜之间获得了超能力,但同时也让更多没有进入“小米系”的竞争对手深陷被动。以小米手环为例,79元的定价在推出之后立刻令对手被迫大幅降价,有些甚至不得不退出市场。小米在打造生态的同时,也遭遇到最强烈的反感与最猛烈的指责。

小米没有选择。做“风口上的猪”就意味着只能受“风口”的左右,而不能自己掌握方向。小米的“风口”是其身后的投资人。零到一百亿,一百亿再到四百亿,“风口”的力量不可谓不强。但投资人不是做公益的,对于高回报的预期迫使小米不得不努力飞得更高、更远、更快。生态这条路不是小米最好的选择,但当下的小米并没有找到更好的出路。这条路,是未曾验证过的路。当风口里飞满了“猪”,那番景象究竟是壮观还是恐怖呢?

猜你喜欢

华强北红米条路
这条路
盘州市红米种植的气候适应性探究
红米Redmi Note 7
是谁动了华强北的“龙脉”?
红米怎么吃
红米S2:自拍最好手机
这条路
深圳华强北变身创客天堂
多点执业这条路还没有修好
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