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专语文差异教学策略研究

2015-09-10顾蓉蓉

课外语文·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专差异教学多元智能理论

顾蓉蓉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对差异教学的全面展开,对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均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为此,文章以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就差异教学的展开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中专;语文;差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中专”,其实就是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个简称,于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进行,虽等同于普通高中,但又同普通高中有着一定差异。在中专教育中,其所学内容必须与学生后期就业有着紧密联系,突出强调的是教育的职业技术性、实践应用性与社会需求性。为此,就中专语文教学而言,同样需要重点突出其职业教育特点,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与基本语文能力的同时,从职业教育特色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使之逐步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1]。而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就很好地满足了这一点。同传统智能理论相比较,其有着差异性、情境性与整体性、实践性等特点,且该理论中所涵盖的智能观、课程观与师生观、教学观、评价观更是同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观点不谋而合。下面,笔者就以中专语文教学为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对其差异教学的展开提出几点有效

建议。

一、准确把握差异教学原则

在多元化智能理论指导下,要想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开展差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两个结合:

(1)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主体同教师主导的有机结合。这不仅仅是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全新要求。为此,在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环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提升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使之有计划、有步骤地接受训练,使之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

(2)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现统一教学与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即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教师在统一安排教学活动的同时,还需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与素养,并将其潜力充分发掘出,相信自己的学生,因材施教。比如,在教学活动中,对于那些言语语言智能比较突出,有一定文字驾驭能力的学生,可重点培养其在演讲、辩论、写作等方面的能力,而对于在空间智能方面比较突出的学生,就可在充分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灵活选用教学手段,使之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化与生动化,从而让这些学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二、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第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办法。新时期,中专语文课堂教学的展开,同样需要落实“因材施教”理念,从“发展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朝着“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方向发展,在综合各方面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创设出更加有利于学生个体智能发展的教学情境,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最佳智能,扬长避短,实现各职能的协调统一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体优势都能得到发展,最终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如在讲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时候,教师就可展开教学:对于语言智能发展较好的学生,可鼓励其通过讲故事、配乐朗诵与开展辩论赛等形式来表达这首词的内容与情感;对于视觉空间智能发展较好的学生,则可通过描述诗歌意境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形式来展开教学;而对于音乐智能发展较好的学生,则可鼓励其采取歌唱等形式来表达;对于人际交往智能发展较好的学生,引导其自主展开讨论会,就作品内容与情况加以讨论;对于反省智能发展较好的学生,则可引导其想象作品创作当时诗人苏轼的心境等,从而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促使其各方面智能的发展。

第二,积极展开分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学生智能优势各不相同,有的擅长语言表达,有的擅长数理逻辑,有的擅长视觉空间,有的擅长人际交往。为此,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教师需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重视学生的发展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3]。

首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或差异,对学生进行分

层;通常情况下,学生分层受智力、认知能力以及已有知识水平等的影响,然而实际上,依据上述三大方面展开分层,是无法实现的。这主要是因为三个方面会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综合展现出来。所以,可依据学生差异性中存在的共性,按照其学习的水平,将其分成三层,即A层、B层、C层。在此过程中,有一点需注意,分层并不意味着给每一名学生贴上“标签”,其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开展更为针对性的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决定学习的内容、目标、手段以及节奏等。针对中低层学生,可要求其掌握比较简单的内容,且学习节奏不需要太快。除此之外,还可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目标分层指的就是把学生自主选择弹性目标来代替以往略显生硬的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分层情况,将教学目标分成三个层次,即基础性教学目标、提升性教学目标、拓展性教学目标。相对于学生分层,可将基础性教学目标对应C层,提升性教学目标对应B层,拓展性教学目标对应A层。

例如在学习《六国论》一文中,教师可对该文的教学要求进行分层,其中,针对A层的优秀学生,教师可要求学生:(1)了解“论”这一文体知识与有关苏洵的文学常识;(2)对该文言文进行背诵,且指出其中名句的启迪意义;(3)了解且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的用法;(4)分析六国及秦灭亡的原因,了解其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5)对文中的写作手法、论证方法进行分析,且说明其好处;(6)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以史为鉴”与“经世济民”的传统。针对B层中等学生,教师可要求其达到上述中的(1)(2)(3)(4)四点。针对C层的学习水平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要求学生掌握上述中的前三点要求。此外,在文本讲完之后,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反复复述情节,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语言智能。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

(一)品读结合,提升语言智能

以阅读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在品味中阅读,真正实现品读结合。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的学习中,该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句子或段落。对此,教师可要求对其中描写景物的段落进行欣赏、品读,且提问。以第四自然段为例,在该段中作者对哪些荷塘景物进行了描写呢?且景物的形态特点又是什么?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学生通过不断的品读、思考,可以给出相应的答案。即描写了荷塘中的荷叶、荷花、流水等,且写出了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荷塘深且广,荷叶高、风致,荷花洁白,流水脉脉,该段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将月色下的荷塘形象充分展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同时还能使学生在无形之中提升其语言智能[4]。

(二)挖掘素材,强化数理逻辑智能

如在中专语文教材中,出自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虽然该文的篇幅并不长,但是其思路清晰,推理过程存在较强的逻辑性。为此,教学实践中,教师就需充分应用这一点积极展开个性化教学。如重点挖掘出文本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自主划分文章段落结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归纳与总结等思维逻辑能力,或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形式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内涵与思想,以此来发展纵深思维,抑或通过比教学法把握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类比逻辑能力[5]。

(三)驰骋想象,调动视觉空间智能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具体结合中专院校学生特点,应用图文转化法,对教学内容进行视觉化处理,在视觉上给予学生一定刺激,从而在调动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基础上,培养其想象力与理解力。如对于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讲解《再别康桥》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体会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以往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深入把握私人现今无可奈何的离愁之情;教师就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理解将诗中所提及的景物都画出来,如云彩、金柳等,进而从图画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淡淡哀愁,从而加深对文本理解。

(四)鼓励参与,强化身体动觉智能

在中专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性强且人物典型的作品,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具体结合文本内容进行适当改编,并排练表演,以逐步提升自身的身体动觉智能。如在学习《雷雨》一文的时候,教师就可让学生在把握文本内容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适当改编表演,并在表演结束后,评选出最佳演员、最佳导演与最佳配角等奖项。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综合应用语言智能、人际交往与动觉等智能,获得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四、实施立体多元化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需具体结合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与学习类型,展开多元化评价方式”。为此,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可充分借助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引导鼓励学生在班级网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家长与教师来评价,这时,教师就可具体结合学生情况选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6]。

(一)情景化评价方式

该评价方式的应用,不仅可真实反映学生情况,而且操作简单,能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学中。同时,这种评价方式多被应用于专题研究与作品创作等情境中进行,且需详细记录学生各阶段的表现,并加以评价。如:李白号称“酒仙”“诗仙”,显然是很喜欢饮酒的,这时笔者就结合诗人“高弹满四座,一日倾千觞”(《赠刘都史》)、“亨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训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对招》)等诗句,提出“李白与酒”这样一个探究性的学习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李白同酒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待这一课题提出来后,教师首先就需让学生对课题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组成四人小组,并明确小组成员分工,如一学生负责收集同李白相关的背景资料,一学生负责收集相关的图片,其余两人找寻李白所有作品中同“酒”有关的词句,并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李白的作品,而后学生就收集到的资料加以讨论分析,并得出自己结论,完成一份研究报告,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展开全班讨论,讨论中要求每个学生都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且每小组还需将自己的研究报告上传至班级论坛,供教师与其他同学评价;最后,展开朗诵比赛,朗诵带有“酒”字的诗歌作品,让学生潜移默化中领略到诗歌的美丽。通过这样一种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二)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智能与自我认识智能是学生多元智能结构中的两个重要构成部分。为此,教师需具体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创设相应的评价情境对其加以培养。如今,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存在,而是一个互动的学习群体,加之教师、家长与社会等主体的参与,更是使得学生学习变成了一个整体活动。为此,在学业评价过程中,教师需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特点的同时,积极展开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发展现状,最终获得个性化的全面发展[7]。如教师在与学生充分交流的前提下,将每个学生近期内的学习态度与表现等情况以描述性语言表述,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所在,进而展开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教师还需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学生的情况报告给学生家长,告知其学生在校的表现,向其建议应该采用何种办法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家长一起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在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在中专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明确差异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具体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体差异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充分发挥出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从而在从整体上提示中专语文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促进中专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使之逐步成为当今社会与时代所需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亚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阮海红.高中数学差异教学的实践探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尹歆棠.试论多元智能理论下语文课堂差异教学[J].华章,2013(3):164.

[4]庞玉伟.多元智能理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7):425-425.

[5]费巍.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语文学刊,2014(20):82-82.

[6]章敏.让多元智能理论走进中职语文课堂[J].科教导刊,2013(15):53-54.

[7]侍爱娟.语文阅读教学中差异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4(11):13-13.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中专差异教学多元智能理论
初中差异英语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浅析中专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