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出“抗氧化”

2015-09-10沫沫哒

科学Fans 2015年7期
关键词:青素抗氧化剂保健品

沫沫哒

“抗氧化”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氧化并不是化学老师给你演示的实验效果,而是人体每时每刻不断发生的事情。它促进你的衰老,让你的面容老却,让你的血液更加粘稠,让你的身体也更加脆弱……甚至可以不严谨地说,人是被氧化死的。

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健康的生活品质,人们的健康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更多的人开始尝试着通过不同的方法来保持自己的健康状况。在这些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食用营养补充剂或是保健品。在琳琅满目的健康产品中,抗氧化类的产品成为了许多商家重点推销对象,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健康概念被大肆宣传。逐渐地,“抗氧化”一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流行了起来。那“抗氧化”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何需要抗氧化?吃“抗氧化”产品就能促进健康吗?

自由基——“万恶之源”

在人体内,我们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代谢活动。在代谢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活性氧和活性氮。这两种活性物质的结构组成中都含有一种叫做自由基的物质。自由基被许多研究者视为人体内的万恶之源,它们自身极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夺走细胞中其他分子中含有的电子,进而破坏分子的结构。被破坏的分子将形成新的自由基继续破坏其他分子的结构,最终会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自由基就像一群“饥饿的强盗”,不断地抢夺细胞中的能量。过多自由基的存在会对人体中的DNA、RNA、蛋白质和脂肪造成损害,进而可能加速人体的衰老,增加自闭症、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基于此科学观点,抗氧化显得十分必要。

什么是“抗氧化”?

平时我们所谓的“抗氧化”常指缓和人体内自由基的氧化反应,其原理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主动满足自由基的“需求”,给其提供电子,让它们不再企图抢夺细胞中分子内含有的电子。另一种则是消除自由基的“欲望”,主动去除自由基中不成对的电子,降低其夺取电子的能力,最终达到缓和自由基氧化反应的目的。

面对自由基这个“敌人”,我们从来就没有缴械投降过。我们天生就拥有对抗自由基的“武器”——抗氧化酶。人体内存在着许多种抗氧化酶,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过氧化氢酶(catala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tutathione peroxidase)等。它们每日辛勤地工作,以防止自由基的过量产生。抗氧化产品流行的原因在于,这些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产品被认为能辅助抗氧化酶对抗自由基,从而更好地维持我们的健康。

“抗氧化”与健康

在营养学中,研究者们常用“抗氧化”这一机制来解释功能食品或是保健品的工作原理。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抗氧化作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被最终证实,只能被视为一种假说和对某些保健功效的一种潜在解释。

研究者们通常通过测定一个功能食品或是保健品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来判断其是否为抗氧化剂,以及其抗氧化能力到底有多强。随后,当这类抗氧化剂在细胞或是动物实验中显示出具有保护神经系统、降血脂、降血糖、抗癌等潜在保健作用后,部分研究者们会把抗氧化作用和这些五花八门的潜在保健作用联系在一起,并认为某些功能食品或是保健品之所以具有保健功效是因为其抗氧化作用,许多抗氧化产品也因此被夸大宣传。事实上,抗氧化产品是否能在人体内产生抗氧化作用,抗氧化是否就意味着抵抗衰老、促进健康都还是未知数。

抗氧化剂的来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理性地对待抗氧化产品,我们既不能盲目相信抗氧化产品所谓的“神奇“功效,也不能完全排除部分抗氧化产品最终被证实有效的可能性。

目前市面上抗氧化产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具有抗氧化性的人体必需营养素,例如维生素C、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E。由于是营养素,这一类抗氧化剂可以很好地被人体吸收。对于这几种维生素,只要我们保证日常的饮食均衡,是完全没必要额外摄取的。而日常生活中许多食物都可成为这几种维生素的来源。比如水果便是许多人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我们平时所吃的橙子、葡萄、木瓜和草莓里面都合有大量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D则主要来自鱼类、蛋类以及乳制品类,此外人的身体可通过阳光的照射自行产生维生素D。对于维生素E,我们一日三餐所摄入的食用油中已含有足够的量。此外,坚果类食物也可作为维生素E的补充来源。

另一类抗氧化产品属于植物提取物,常见的有葡萄籽提取、虾青素、茄红素、黑樱桃提取、咖啡豆提取、绿茶提取等。这一类产品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一般都强于维生素,但这些提取物的有效成分通常很难被人体吸收,绝大部分都会随着人体的排泄物排出体外,剩余的成分会避开小肠的消化过程,直接进入大肠被大肠中的微生物分解,随后在大肠中被吸收。以葡萄籽提取为例,葡萄籽提取的有效成分为原花青素,原花青素虽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但其吸收率非常低,70%的原花青素会被排除体外,另外的30%在消化道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结构变化,其最终抗氧化能力不得而知。虾青素通常提取自绿藻和红酵母,它常被称作为“抗氧化之王”,但一般情况下,摄入的虾青素仅有4%能被人体吸收,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虾青素在临床研究中难产生显著的效果。人体大肠中的菌落活性也会因日常饮食习惯、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人与人之间对植物提取物的代谢能力也会很不一样。

结语

对于抗氧化产品,不是所有被宣传的功效都经得起推敲。面对保健品商家的宣传,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抛开抗氧化与健康之间未证实的关系,我们需要认清的是,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并不缺少抗氧化成分,很多食物本身都合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素,但要回答抗氧化作用能否促进健康状况这一问题,我们在科研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青素抗氧化剂保健品
保健品知识ABC
6000倍抗氧化能力,“完爆”维C!昶科将天然虾青素研发到极致
口耳相传的“保健品”可不敢乱吃
虾青素在设施草莓上的应用效果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天然抗氧化剂对冷榨火麻油保质期的影响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抗氧化剂2-吲哚啉酮衍生物对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3
天然虾青素在卤虫体内的代谢积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