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秉权艺术档案
2015-09-08
一、简历
白秉权,汉族,陕西绥德人,1930年12月出生,陕西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历任陕西省歌舞团艺委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声乐学会理事、陕西省音协理事、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陕西分会理事、陕西省政协委员、陕北民歌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2010年5月病逝于西安。
1944年9月考入绥德师范,同年参加绥师文工团。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文工团随军转战到新解放区演出。1947年9月调绥德分区文工团工作。1948年3月调绥德师范文艺班,任教员、演员、演奏员。主演《刘胡兰》《模范农家》《兄妹开荒》《越捞越深》等歌剧。1949年10月调延安陕北行署文工团,任歌剧、独唱演员,演唱了大量的陕北民歌。1950年调陕西文工团,1951年9月在西北艺术学院音乐系进修两年,1952年由学校选送参加了“全国第二届赴朝慰问团”。1955年5月调陕西歌舞剧院任独唱演员。1956年省文艺汇演获独唱一等奖,同年在全国音乐周演唱的《跑旱船》《赶牲灵》获得好评并灌制了唱片。1986年部分演唱曲目被录入《陕北民歌精选》盒带。多年采录、改编了大量陕北民歌,发表在书刊上。1958年出版个人编唱专辑《陕北民歌独唱集》。《圪梁梁上的二妹妹》(与贺艺合作)获2002年陕西省艺术节“创作一等奖”,获南宁“中华民歌大赛”十大金曲奖,2003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还发表有《绣荷包》《信天游》等作品,部分作品被音乐学院编入教材。
二、重大艺术活动
1952年由学校选送参加“全国第二届赴朝慰问团”。毕业作品《毛主席那天到咱庄》被评为优秀作品。
1956年参加陕西省文艺汇演获得独唱一等奖,同年在全国音乐周演唱《跑旱船》《赶牲灵》获得好评并灌制了唱片。
1958年出版个人编唱专辑《陕北民歌独唱集》。改编作品《回娘家》获“文艺创作开拓奖”,《走西口》《送情郎》《送大哥》《枣园来了秧歌队》获“民歌新编创作奖”,《圪梁梁上的二妹妹》(与贺艺合作)获2002年陕西省艺术节“创作一等奖”、南宁“中华民歌大赛”获十大金曲奖,2003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还发表有《绣荷包》《信天游》等歌曲,部分作品被音乐学院编入教材。
1963年9月应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周小燕、王品素教授邀请任教一年九个月。1977年应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汤雪耕教授邀请做学术讲座和公开教学。1979年应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主任蒋英、沈湘教授邀请任教一年。同年,应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郭淑珍教授邀请给教研室做学术讲座。1981年应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主任王品素教授邀请做学术讲座。1983年应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郑肃兰教授邀请讲学和公开教学。
1986年策划并担任副主编出版《陕北民歌精选》盒带,部分演唱曲目录入其中。多年来,采录、改编了大量陕北民歌,发表在多种书刊;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了全国高等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学经验交流会”,并作大会发言。
1990年应中国会之邀,参加在洛阳召开的“全国戏曲声乐教学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引起强烈反响。
1992年应福建艺术学校闽剧班之邀在福州市作学术讨论和公开教学。
1998年应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朱以为教授邀请做学术讲座和公开教学。
2000年再次应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廖昌永教授、民族声乐系教研室主任石林教授邀请任教一学期,并被聘为“客席教授”;应中国音乐学院之邀,参加“全国民族声乐教学研讨会”作大会发言和公开教学。
2001年应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文雯教授邀请进行讲学和公开教学,任教2个月。
2003年11月应天津音乐学院之邀,参加了“天音声乐论坛”会,并作大会发言。
2004年9月应邀参加陕西榆林举办的“陕北民歌论坛”,作了大会发言。
同时,受邀于中国歌剧舞剧院、解放军艺术学院、浙江省音协、四川师大艺术学院进行讲学,并做公开教学,被聘为“客席教授”。还在西安音乐学院、陕西师大艺术学院、陕西教育学院以及福州、郑州、杭州、兰州等艺术学校讲学任教三十余次。并被上海等三家学院聘为客席教授。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培养出大批歌唱人才和陕北民歌手,如:郝秉风、孙志宽、张华敏、章红艳、董华、刘茹、薛承斌、陈向均、李正飞、李光明、莎莎、米卓、韩军、秦靖红、邵宝国、王世清、刘春风、郝萌、赵海晨……学生遍布全国十多个省市。
三、主要代表作品
1948年3月调绥德师范文艺班,任教员、演员、演奏员,主演《刘胡兰》《模范农家》《兄妹开荒》《越捞越深》等歌剧。
1952年被西北艺术学院选送参加了“全国第二届赴朝慰问团”。毕业作品《毛主席那天到咱庄》被评为优秀作品,
1953年8月毕业回团,主演眉户剧《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
1956年参加陕西省文艺汇演获独唱一等奖,同年在全国音乐周演唱的《跑旱船》《赶牲灵》获得好评并灌制了唱片。
1958年出版个人编唱专辑《陕北民歌独唱集》。改编作品《回娘家》获“文艺创作开拓奖”,《走西口》《送情郎》《送大哥》《枣园来了秧歌队》获“民歌新编创作奖”。
《圪梁梁上的二妹妹》(与贺艺合作)获2002年陕西省艺术节“创作一等奖”,南宁“中华民歌大赛”获十大金曲奖,2003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还发表有《绣荷包》《信天游》《扛上土枪打游击》。
四、获奖
《回娘家》(陕北说书)获“文艺创作开拓奖”。
《走西口》《送情郎》《送大哥》《枣园来了秧歌队》获“民歌新编创作奖”。
创作的《枣园来了秧歌队》的歌词,在山东《老革命根据地民歌大赛》中获“歌词创作奖”。
《圪梁梁上的二妹妹》(与贺艺合作)获陕西省艺术节“创作一等奖”,南宁“中华民歌大赛”获“十大金曲奖”;2003年获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并颁发奖金。
还发表了《绣荷包》《九连环》(榆林小曲)《信天游》《扛上土枪打游击》等,部分作品被音乐院校编入教材及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的《中国陕北民歌》(贺艺、白秉权策划)等CD集中。
五、年谱
1944年14岁
考入绥德师范,同年参加了绥师文工团。
1946年16岁
解放战争开始,随军转战到新解放区演出。
1947年17岁
调绥德分区文工团工作。
1948年18岁
调绥德师范文艺班,任教员、演员、演奏员。主演《刘胡兰》《模范农家》《兄妹开荒》《越捞越深》等歌剧、秧歌剧。
1949年19岁
调延安陕北行署文工团,任歌剧、独唱演员,演唱了大量陕北民歌,在陕北人民中留下深刻印象。
1950年20岁
调陕西文工团。
1951年21岁
送西北艺术学院音乐系进修两年。
1952年22岁
由学校选送参加了“全国第二届赴朝慰问团”演唱了自己改编的歌曲《托我捎话到前方》《一封信》和《赶牲灵》等,受到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热烈欢迎,并得到慰问总团的表扬。回校后被评为“院学习模范”,毕业作品《毛主席那天到咱庄》被评为优秀作品,发表在《群众音乐》,自己演唱并灌制了唱片。
1953年23岁
毕业回陕西文工团,主演眉户剧《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获得好评,并接待外宾,演唱陕北民歌。
1955年25岁
调陕西省歌舞剧院任独唱演员。
1956年26岁
参加陕西省文艺汇演获独唱一等奖。同年参加全国音乐周演出,演唱了自己改编的《陕北道情联唱》及《跑旱船》《赶牲灵》《卖菜》等引起强烈反响,报纸予以评论并灌制了唱片。年底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958年28岁
由北京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个人编唱专集《陕北民歌独唱集》全国发行,深受欢迎。
20世纪五十年代经常回陕北采风、深入生活。认真学习掌握了许多民歌、道情、榆林小调、碗碗腔、二人台、说书等并进行整理、改编,在《西北民歌》《中国民歌》《二人台音乐》《陕北革命民歌集》《中国民歌集成(陕西卷)》等书中发表。
1963年33岁
应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周小燕、王品素教授邀请任教一年九个月。
1965年35岁
特地去西安医学院附属二院耳鼻喉科门诊上班一年,学习嗓音诊断和治疗。
1975年45岁
专程去南京前线歌舞团向段军医学习扎针治疗声带小结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洞察力。
1977年47岁
应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汤雪耕教授邀请做学术讲座和公开教学。
1979年49岁
应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主任蒋英、沈湘教授邀请任教一年,应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郭淑珍教授邀请给教研室做学术讲座。
1981年51岁
应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主任王品素教授邀请做学术讲座。
1983年53岁
应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郑肃兰教授邀请讲学并进行公开教学;陕西省文化厅在1 983年拨专款在西安音乐学院开办民族声乐进修班。培养出了孙志宽(获全国“金孔雀”大奖)、张华敏(多次获陕西省一等奖)、戏曲演员左红、杨巧言等,因教学成绩显著,陕西省文化厅特发了“表彰歌唱家白秉权的决定”文件,并开大会表彰奖励。
1986年56岁
由她策划、担任副主编出版《陕北民歌精选》盒带,部分演唱曲目录入其中。
1990年60岁
应中国戏曲研究学会之邀,参加了在洛阳召开的“全国戏曲声乐教学研讨会”作了大会发言,得到了高度评价。
1992年62岁
应福建艺术学校闽剧班之邀,在福州市作学术讨论和公开教学。
1996年66岁
出版专著《民歌歌唱方法研究》。
1998年68岁
代表陕西参加在宁夏举办的“西部花儿大赛”的评委,同时为大赛的歌手做了学术讲座和公开教学。应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朱以为教授邀请做学术讲座和公开教学。
2000年70岁
再次应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廖昌永教授、民族声乐系教研室主任石林教授邀请任教一学期,并被聘为客席教授;应中国音乐学院之邀,参加“全国民族声乐教学研讨会”作大会发言和公开教学。
2001年71岁
应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文雯教授邀请进行讲学和公开教学,任教2个月。
2003年73岁
获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并颁发奖金。应天津音乐学院之邀,参加了“天音声乐论坛”,并作大会发言。
2004年74岁
代表陕西担任在太原举办的“晋蒙陕冀四省区二人台艺术电视大奖赛总决赛”评委。应邀参加陕西榆林举办的“陕北民歌论坛”,作了大会发言。
2010年80岁
5月18日,因病逝世,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