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 凝聚特色 内涵发展

2015-09-07王国庆牛芳鹏

决策探索 2015年12期
关键词:金水区社团特色

王国庆 牛芳鹏

当下,我们的视野更多地关注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是实现基础教育目标任务的必经之路,也是破解当前教育发展的突破口。

2001年,郑州市金水区成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金水教育的发展战略,那就是“着力构建多元、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打造规范、高效、情智共生的课堂文化”,以生为本、凝聚特色、遵循教育规律,走内涵发展之路。

以校为本,遵循规律,领跑课改

我国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课改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跟风。课改既不能为了“立”而破除一切,为“立”而求新求异,也不能借改革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所以具体怎样改,一定要从本校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根据校情推进课改。

金水区是郑州市乃至河南省最早进入课改的一个区域,可以说是郑州课改的引领者。自2004年成为国家级校本教研基地以来,金水区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在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的共识下,在重视、支持、参与、放手的定位中,坚持以校为本、区域联动、中心引领,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推出校本教研十大策略,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突出“合格+特长”的评价监控,化先进理念为教育实践,带领着河南省课改工作一路前行。

几年来,金水区先后承办全国第一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研讨会、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教研研讨会,并在全国校本教研经验交流会和第四届京港课程发展交流会上作主题发言,得到教育部等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和赞许。

以师为本,名师交流,均衡发展

伴随着省会郑州的急速扩容,其结构、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资源明显出现不足。2006年,王珂同志出任金水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兼局长。择校热、入校难,这些热点和难点问题都压在王珂局长身上,同时也考量着局党委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

大教育呼唤大变革。自2006年以来,金水区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对一些学校进行改扩建,在全省率先普及塑胶操场,率先为每位中小学教师配备教学电脑,从硬件上来说各个学校已几乎无差距,甚至有些薄弱学校的硬件水平比热点学校还好,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择校热。

择校是在择老师,要从根本上缓解择校热,就要实现师资优化均衡再分配。

均衡发展,也是教育公平、公正的需要。2008年8月,郑州市金水区从实际出发,率先在河南省实施教师交流、校长轮岗,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率先在河南省推行学区化管理体制,建立教育人才梯队,探索出一条有金水特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立足长远,资源共享,合理流动,金水区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稳妥推进教师交流工作,开启河南省“人走关系走”型教师交流先河。

2008年,首批有302名教师参加了交流,到2010年,参加交流的教师达到1102人,其中城乡支教交流教师由首批的10人增至第三批的244人。

截至2012年,金水区已经圆满完成了5年一个周期的首轮教师交流,全区符合条件的1768名教师(支教教师276人)全部进行了交流,占全体教师的46%。通过教师交流,各学校老师合理流动,热点学校的名师、骨干老师带动薄弱学校的老师,推动“名校”和普通学校的经验融合,一般教师与骨干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以及中高级职称教师的融合,进而实现学校间教育教学经验的融合再提升,进一步促进了金水区教育事业的高位均衡优质发展。

此外,深度整合教育资源,扩建挖潜,金水区教育资源扩容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自2006年以来,金水区计划总投资17.8亿元,新建改扩建77所中小学幼儿园。在2015年,续建14所中小学改扩建项目稳步推进。新建天明路小学、改扩建纬一路小学已竣工。黄河路第三小学、沙口路小学和新建翰林路小学、丽水路学校、玉凤路小学、长安路小学、少林路中学、冠军路中学、丰收路小学等9所学校正在建设,改扩建纬四路小学和新建周庄小学、贺庄小学等3所小学正在推进。

截至目前,2015年新建改扩建12所中小学幼儿园等项目扎实推进。改扩建黄河路第一小学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正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新建文劳路小学和金桂中学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新建海滩北街小学、孟砦小学、科教园区第一小学、杨槐小学、丰产路中学、马林幼儿园、徐庄幼儿园、大贺庄幼儿园、姚店堤幼儿园等9所学校正在进行方案设计。

以生为本,社团活动,凝聚特色

学生社团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够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近年来,金水区各小学纷纷一手抓品牌社团,一手鼓励学生自主成立社团,努力完善社团课程,借助社团课程的均衡发展力促学生自主成长,丰羽亮翅。

丰富的社团活动是金水区德育的一个特色。各校制定了“社团活动课程”和“社团管理方案”,把社团活动纳入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保障活动时间,拓展活动资源,使社团活动由“精英化”“选拔式”变为“草根化”“平民化”,真正把社团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了扩大社团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社会上的影响力,各校通过体育节、艺术节、游戏节、科艺博览会、文化周展示、社团文化节等,为社团活动提供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发现自我、锻炼自我、展示自我。

为了发挥社团课程的特色引领作用,去年金水区又出台了《金水区关于开展星级社团评选进一步推动社团建设的实施意见》,逐年递进,评选星级社团,从新星社团、银星社团到金星社团,使社团活动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亮点,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去年,全区共评选“新星社团”355个,使社团建设更加规范、科学发展。

如今,全区已经形成了“以学生自主选择、实施为主体,以教师有效引导、组织为手段,以学校大力支持、引领为保障,充分体现队员的主体性和需求”的社团活动课程管理模式。

现在,合唱、舞蹈、管乐、书法、版画、串珠等艺术特色项目已经成为一些学校的艺术品牌。多所学校的艺术社团荣获省市、国家比赛一等奖,并奔赴世界各地参加比赛和交流活动。金水区教体局也先后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生第二届及第三届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首届校园集体舞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阳光体育,内涵发展,开启素质教育一扇窗

去年7月,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金水区作为全国所有县区的唯一代表,向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汇报了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经验。11月,在全国青少年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金水区农业路小学作为全国所有中小学的唯一代表,向刘延东副总理汇报了校园足球探索经验。

大转型酝酿大发展。去年12月,王珂局长在《河南日报》发表了《让阳光体育为孩子们追逐梦想奠基》的署名文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德育建设中的重要性,向金水区全体中小学学生发出了:“不做‘超级宅娃’,争做‘阳光少年’的号召。”

坚持多元、开放、综合的大教育观,围绕学校体育“一校一特色、区域大特色,一校一品牌、区域大品牌”的发展目标,坚持课程化实施、制度化推进、品牌化引领,着力构建学校体育“一校一品”的发展格局。

其中一些学校把“抖空竹”“腰鼓”“中国结”“京剧”等民族项目引入课程,结合学校精神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一些学校把啦啦操、软式棒垒球、轮滑、科技体育等新兴体育项目,引进校园,融进课堂,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有一些传统体育强校,选择篮球、足球、体操、田径等传统优势项目,走出了品牌化发展之路。

如今,走进金水区区属中小学的校园,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看家绝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这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都是孩子们“动”起来、“练”起来的效果。

阳光体育,金水少年。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阳光体育活动中,熏陶思想情感,升华道德境界,奏响金水特色的“幸福教育”的乐章!

猜你喜欢

金水区社团特色
缤纷社团
手罢工啦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完美的特色党建
2017年金水区全民健身启动仪式暨老年人健身展示活动在省体育场举办
K-BOT拼插社团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郑州市街道边缘空间要素研究——以金水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