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河南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策思考

2015-09-07梁红军付钦太

决策探索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科技

梁红军 付钦太

文化产业具有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生态增值、低碳经济等特点和功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离不开科技,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推动文化生产方式、文化业态和文化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当前,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催生了一系列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这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必须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一、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

“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科技创新促进新兴文化产业的产生,改变文化产业结构,尤其是新兴技术领域的开拓,导致新的文化产品的出现,逐渐形成新的文化产业部门。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例,通过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电脑的普及应用,电子出版、数字音乐、电脑软件服务、数字电影等一些新兴的文化产业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而随之出现的互联网则塑造了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博客、播客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以手机为用户终端的短信息、彩信、手机报纸、手机电影等产业则成为了时下的热潮,动漫、卡通等融合了多媒体技术的产业类型,都是伴随着新兴技术而生的新兴文化产业。

科技创新使文化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层次上的技术进步,是技术进步的一个有机环节。技术进步改变了文化产业的产业形态,促进了文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高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出现,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为支撑的高附加值、高增长率、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文化产业形态愈加受到推崇,现代文化产业开始向创意产业、内容产业转型。从结构上看,“行业的分散化”和“新兴文化产业地位提升”的发展趋势出现在文化产业领域。在高新技术推动下,我国新兴文化产业的规模即将超过传统文化产业,其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带动引导作用日益显现。

二、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河南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

(一)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偏低,新兴文化产业占比更小

2012年河南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670亿元,占全省GDP的2.26%,比全国水平(3.48%)低1.22个百分点,对全省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为3.7%,比全国水平(5.5%)低1.8个百分点。在全省文化产业10个大类中,增加值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文化用品的生产、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而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均不足10%,传统文化产业占比较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新闻出版业、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过大,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高技术含量的新兴文化产业占比过小。

(二)文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低下,与产学研创新合作不够

统计显示,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其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0.47%,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0.50%的平均水平;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每万名从业人员中参与研发活动的为215人,少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1人的平均水平;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项目158项,其中与国内高校和独立研究机构合作项目18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占11.4%,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0%的占比水平;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共申请发明专利112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75项,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17件,实现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销售收入86.4亿元和88.5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2%、3.4%、2.9%、3.1%、3.4%,均低于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的比重。显示出河南省文化制造业企业研发目前存在的问题:经费投入不足,研发人力投入偏弱,产学研合作程度较低,研发成果占比较小,需要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龙头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原创文化产品、高端文化品牌和文化精品力作严重缺乏。文化人才尤其是文化名家和领军人物匮乏,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有力的智力支撑。

(三)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文化领域科技创新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和整合全社会有利于进行创新的各种资源和力量,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研发战略,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提供保障。河南省文化领域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支撑了河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但从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政策支撑体系、利益保护分配机制、风险投资体系和中介转化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和不足,导致推动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文化产业科技投入不足,不仅科技含量不高,而且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较差,以高新技术装备的文化产业设施、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这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许多科技成果由于缺乏资金和市场运作能力而被束之高阁。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涉及文化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科技体制的行政性使科技结构不合理,创新主体相对集中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文化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部分科技力量仍游离于企业与市场之外。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生产工艺落后,初级文化产品多而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文化产品少,文化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普遍比较低。

三、科技创新推动河南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措施

(一)优化调整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促进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为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靠文化体制的改革,“就是破除僵化的体制障碍,推动文化产业自身的市场化运转”。要进一步深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和改革。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在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归属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做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妥善安排富余人员。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二是加大政府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和支持力度,提高传统文化产业的市场生存能力。推动在融资、税收、补贴、财政拨款等方面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扶持、支持力度,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提高传统文化产业的市场生存和发展能力,提高各地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三是依靠高新技术打造旅游演艺精品。推进文化演艺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坚持高端演艺和大众娱乐并重,支持演艺节目内容与形式创新,发展多层次的演艺产品。

(二)积极引导新兴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鼓励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当前尤其要鼓励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动漫业、新兴媒体等,政府要继续采取鼓励性政策,加快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扩大新兴文化产业的规模,提高新兴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二是加快传统文化产业向新兴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促进产业融合。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模式,推进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要通过制定更加积极有效的“内容政策”,改善“内容”供给能力,调整供给结构。强化大众出版,优化教育出版,提高专业出版比重,使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有一个较为合理的比例。重视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新兴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三)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与科技的深层次融合

一是高度重视科技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完善和落实财税、金融等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把研发中心建设作为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借助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整合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积极改造提升工艺美术、影视制作等传统文化产业,提高传统产业领域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通过数字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文化产业优化升级。

二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官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现代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统一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充分发挥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等作用,强化产学研导向,激励创新人才向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流动,同时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创新机制,推动多种形式整合优化现有资源,组建产学研联合体,整体提高河南省企业的创新能力。建立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技术创新交流机制。规范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认证制度,搭建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平台,拓宽企业创新信息的交流沟通渠道,为企业提供系统、高效的科技创新信息服务。

三是创新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多品种、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丰富充实信息消费内容产品供给,推进网络信息技术与服务模式融合创新,加强数字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开发,增强文化信息消费意愿,丰富文化信息消费选择。

四是进一步加大对河南文化产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和进出机制,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搭建广阔的舞台。大力开展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国内和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和营销管理理念,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要在全社会着力营造尊重科技、依靠创新推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舆论氛围,使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使创新成为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文化发展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1]杨翊·恺、程萍,科技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N),学习时报,2011(1).

[2]梁周敏等,河南文化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研究(J),学习论坛,2014(12).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科技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