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年鉴编辑出版质量的思考
2015-09-07刘红梅
刘红梅
一、年鉴的定义
美国图书馆情报学家卡茨曾给年鉴下过这样的定义:“有关国家(地区)、人物、事实、专题等方面的有用资料和统计资料的摘要。它是一种不加修饰,去掉形容词和副词……的特殊条目百科工具书。”一种普遍认同的提法为“系统汇集上一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所以,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各方面或某一方面事物现状、变化、发展情况为主要内容的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
二、年鉴的一般特性
年鉴作为出版物的一种,与图书、期刊等出版物比较,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是出版物,必须获得出版许可;经过组稿、编辑加工。不同之处:年鉴是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每年一刊;所载的内容是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有严格的年度限制;有相对固定的年鉴撰稿人队伍;工作时间性强,业务量大且过于集中。对文体、内容等有自身的要求。年鉴的载体形式是条目,不需戴帽穿靴,不需要开头语、结束语;采用记叙文体为主兼有说明文体,寓观点于事实之中;内容是外视性信息,要求全面、系统、准确、真实;采用第三人称;功能是存史、资政、教化。
三、《黄河年鉴》的发展历程
《黄河年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主管主办、黄河年鉴社编辑出版的年刊。是全面、系统地反映黄河治理和开发、黄河流域水利发展信息的资料性工具书。《黄河年鉴》创刊于1995年,一年一卷,已连续出版20卷,是水利部黄委的一本权威性资料年刊和黄委对外宣传的窗口,在治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河年鉴》先后多次获奖,其中《黄河年鉴》1995卷至2000卷和2003卷,于2004年12月10日被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评为“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核心年鉴”,2010卷至2012卷连续3年,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验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7卷和2012卷先后被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第六届和第八届河南省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质量一级期刊。
四、《黄河年鉴》质量保证体系
(一)各级领导支持、重视是保证《黄河年鉴》质量的前提
黄委领导一直很关心《黄河年鉴》工作,2007年黄委党组对《黄河年鉴》办大流域年鉴的思路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尽快构建大流域年鉴工作框架”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黄河年鉴》的编辑质量,2015年2月,在黄委领导的亲自关怀下,《黄河年鉴》撰稿人培训班在郑州举办。参加培训的学员有黄委委属单位的分管领导、委机关部门和《黄河年鉴》各参编单位年鉴撰稿人、流域省区水利厅部分代表。参训学员态度认真,培训取得了应有的效果,为做好年鉴编撰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稳定年鉴撰稿人队伍和写好条目是提高年鉴质量的根本
年鉴的内容要求是全面、系统、准确、真实。年鉴的文风要求是实事实录、朴实坦诚,语言客观、不加评议,分寸得当、及而不过,长话短说、言简意赅,标题醒目、文句通畅,要素齐备、易懂便查。这就要求撰稿人对本单位当年的工作要有全面的了解,甚至对往年的工作也要很清楚,找出本单位工作的重点、创新点。不仅如此,还要有较强的业务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及认真负责的态度。写好年鉴稿,稳定撰稿人队伍、提高撰稿人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年鉴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主体是条目,这是年鉴和其他文体最突出的区别。条目的选材、撰写与年鉴的质量密切相关,也是从事年鉴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条目的选题要多样化。选题要注重大事、要事、新事,要反映本年度单位的变化和进展。既要反映成绩,也要反映问题。
条目具有独立性、排他性和年度性。独立性即一事一条,独立成篇,有题目、有主题思想、有反映主题的材料和数据,有时间、有地点、有结果,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排他性即作为一个独立主题的条目,有其特定的内容范围,不是大杂烩,不能兼收并蓄;年度性即条目所记述的内容应以年度内所发生的情况为主。
条目标题要简、释文要精、内容要素要全。条目标题用一句话或一个词组,拒用多句话或数十个字组成的标题。条目释文则要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多用主谓句,少用附加句。条目内容一般应具备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事情、人物、原因、结果。
信息要准确、真实。信息必须准确。准确是年鉴的生命,是年鉴的价值所在。作为工具书,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仅没有什么适用价值,若用之于规划、决策和研究还十分有害。数据要准。数据在年鉴中既反映客观事物的基本情况,又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还能显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且便于纵向、横向的比较。表格、图文中均有数据。数据准确性差的年鉴,只能是一部劣质年鉴。准确性还体现在时间表述上,年鉴稿中出现“近日、目前、去年”等词语,读者不能准确掌握时间,应避免这些词的出现。
(三)依法编鉴是《黄河年鉴》一直坚持的原则
众手集成的年鉴,没有规范就不可能成“鉴”。从一定意义上说,规范是年鉴的法规,每一位编辑、审者、撰稿者都要认真学习、准确掌握、正确使用。《黄河年鉴》领导特别重视和支持编辑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多次派人员参加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举办的编辑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和河南省期刊协会组织的编校质量学习。尽管如此,伴随着《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的相继发布实施,编辑人员还是要及时学习新国标、领会新国标、执行新国标。找出新、旧国标的不同之处,注意国标具体条文的措辞,避免执行中的错误,做到改必有据。
(四)为了保持常编常新,与时俱进,经常改革和调整栏目内容
《黄河年鉴》从创刊时起就属于流域性的,其内容涵盖了黄河治理开发、流域水利、黄河干流水利水电工程的相关内容,但其资料内容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的要求相比,显然不够,盖全率不高。为此,几年来,在年鉴实际中,根据构建大流域年鉴的思路,在原有年鉴的内容板块的基础上,先后将黄委系统以外的陆浑水库、三门峡库区管理纳入《黄河年鉴》中,扩充了《黄河年鉴》的内容。将黄河系统的治黄内容也作了扩充。《黄河年鉴》2014卷在原来内容的基础上,新增加委属单位职能部门领导名录及其下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领导名录,大大增加了《黄河年鉴》的适用性。
2007年,《黄河年鉴》开辟“年度回眸”栏目,根据每个单位实际情况占一个或两个版面,配有图片和简短文字,将治黄所属单位的发展、取得的重大成绩以读者喜欢的形式留存和记录下来,提升了年鉴的可读性。
年鉴编辑工作是决定质量的重要因素,编辑人员责任、素质是质量的保证。如果说书稿编写时的质量优劣、价值大小取决于作者,那么成书的质量和价值则取决于编辑的知识水平、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编辑的工作是使原稿更加规范,改正原稿中的资料性、知识性差错。编辑必须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必须具备广博的外围知识。
以上仅是一孔之见。如何提高年鉴的编辑质量,是笔者在《黄河年鉴》编辑实际工作中经常深入思考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黄河年鉴》编辑质量,提高其可读性、知晓率和利用率,使之更好地服务治黄、服务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年鉴工作的交流与合作,使《黄河年鉴》的编辑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