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特征

2015-09-06郭琳琳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千与千寻宫崎骏动画电影

摘 要:世界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始终围绕着他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展开,生态意识几乎贯穿着他的所有作品。本文通过分析他独立制作的九部动画电影(《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魔女宅急便》、《红猪》、《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姬》),考察其中的自然生态和人的生态,挖掘他作品的结构设置和思想内涵,追踪出他生态理想的核心——回归本真,从而立体呈现他的作品的生态特征。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电影;生态;《千与千寻》

早在1922年,法国影评家埃利·福尔就预言:“终有一天动画片会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会有德拉克洛瓦的心灵、鲁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开朗琪罗的活力。”随着动画制作硬件水平的提高和动画理念的不断改变,这一理想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的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理想就是“借助具有一定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他的作品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动画给了他无限的创造空间,但其多种多样的故事和表现方式始终围绕着关照生命、关照自然的主题,同时他又在各个阶段的创作中不断加入新的思考。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到对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注,他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生态意识也更加深入。宫崎骏用他的动画形象地展现着他的生态理念,截至目前,他参与制作的动画电影达三十余部,但他独立制作的动画电影共九部,包括《风之谷》(1984)、《天空之城》(1986)、《龙猫》(1988)、《魔女宅急便》(1989)、《红猪》(1992)、《幽灵公主》(1997)、《千与千寻》(2002)、《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和《悬崖上的金鱼姬》(2008),本文主要通过对这九部电影的讨论,探讨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特征。

一、自然生态

1 .三大阵营的构建

俄国文艺批评家普罗普在《故事形态学》中通过对100个俄罗斯神奇故事的比较分析,总结出31个功能项,从而考察相同结构的不同展现。受此启发,可以发现在宫崎骏一些作品中情节设置上的相似点,即他的动画电影设置三大不同的阵营:1.自然,2.野心家,3.调停者。野心家往往是以征服者的面貌与自然形成对立格局,妄图谋取私利,而调停者往往是让儿童或者青年担当,最终在调停者的努力下,解除危机,自然界和人的关系得到缓解。例如,《天空之城》中三大阵营分别是:没有人类只有机器人驻守的植物和远古生物的天堂——天空之城,妄图寻找古老帝国拉比达以获取财富的军方及海盗,拉比达的后人希塔和矿工帕克。《风之谷》中以库夏娜为首的试图烧光腐海的人类与王虫群形成二元对立,而娜乌西卡则用生命令王虫敞开心扉,停止攻击风之谷,使家园得以保全。《幽灵公主》中大祭司为了名利、幻姬为了她的他塔工厂而试图杀死自然的化身——千岁神兽麒麟兽,给万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而当幽灵公主和阿西达卡将头颅还给麒麟兽后,万物复苏,焕发勃勃生机。如果将《千与千寻》中的白龙视为自然的代表,那么《千与千寻》的三大格局可以是:白龙,汤婆婆,千寻。

宫崎骏笔下的野心家实际上代表了大多的普通人,只是将普通人的贪婪具体化,集中出一个典型形象。他将普通民众与自然放在不可调和的两个极端,形成对抗性的格局,这样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引发观众的危机意识,而这种危机意识在他早期作品中尤为明显。他在作品中将人类肆意蹂躏自然后所带来的结果以预见性、寓言性的方式呈现出来。《风之谷》开头便展现出荒凉的场面并配以画外音:“巨大的产业文明崩溃后一千年,被虫壳和硬瓷碎片覆盖的大地发出有毒瘴气,被称为腐海的森林渐渐扩大,威胁着没落的人类的生存。”同样是森林题材的《幽灵公主》在影片开头设置的变为凶煞神的野猪王因为人类开采铁砂、挖山砍木而发怒,被石火矢也就是火枪击中后肉身腐烂才变为凶煞神,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并在死前发下诅咒:“可恶的人类啊,请尝尝痛苦和仇恨的滋味吧!”世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上升到一触即发的地步,如果任其发展,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人类的灭亡。而宫崎骏通常将这样的场景设置在开头而非作为故事的结局,可见他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展示生态问题,更重要的是想提出解决方案,并且给人带来希望。要使故事在这样的危急情况下得以发展,必然需要打破这种僵局,而在宫崎骏的动画中,带来希望的便是矛盾的调停者。

2.调停者与“不争之道”

在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东西方人类对自然的态度都“倾向于把自然看作一个有机也有灵的整体,一个同时包容了人类自己在内的混沌化的整体,一个充满活力、饱含生机、拥有着自己的意志和情感的整体,当然,那也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令人尊敬又令人畏惧的整体。”但人类文明的发展使人类开始逐渐将自己凌驾于这个整体之上,形成独特的群体。在这种情况下,调停者显然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正如《幽灵公主》中他塔工厂的人对阿西达卡的不解:“真不知道他是哪边的。”然而这样的调停者角色却是宫崎骏电影的灵魂,阿西达卡在面对人与自然之争时发出呼告:“森林与人类难道没有不争之道吗?”寻求“不争之道”可以说是宫崎骏的生态理想,这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似乎有着某种相通。《风之谷》的娜乌西卡,《千与千寻》的千寻,《悬崖上的金鱼姬》的波妞等等,这些人之所以成为故事的主角,就是因为他们可以算是“不争之道”的化身,但是“不争之道”在宫崎骏那里实现了吗?

笔者觉得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宫崎骏的电影几乎都有一个近乎完美的结局,可是在笔者看来,这些完美结局只不过是一个表象,仅仅化解了暂时的危机,可是真正解除人与自然矛盾的“不争之道”并没有寻求到。

娜乌西卡虽然让王虫退回森林,风之谷重新焕发生机,可是腐海依然存在并且随时有扩大的趋势。阿西达卡和幽灵公主最终分别时,幽灵公主说:“我喜欢阿西达卡,但我不能原谅世人。”幽灵公主依然生活在树林,而阿西达卡依然生活在世人中。千寻帮白龙找回到自己的名字,可是白龙依然留在汤婆婆那,他原来居住的河早已被建筑物替代,即使能离开,他又能去哪?endprint

值得注意的是《悬崖上的金鱼姬》中所传达出来的生态观,在这部影片中,宫崎骏一反传统的人的强势地位,而将强势赋予了海洋,并且设计了一个完全融入海洋的人类——藤本,在他眼里,人类的空气和水是多么的脏,人类的火腿是恐怖的东西,他试图创立海的时代,结束人的时代。对于这样一个人,宫崎骏并没有肯定,反而让我们觉得他有点邪恶,而波妞最终也脱离他的控制和宗介在一起。宫崎骏在这里更加丰富了他的生态观,如果说传统的只是简单的反人类中心主义,那么这部影片透露出的则是人与自然共生的更高层次的生命观,也是宫崎骏对以往自己的否定。可是人与自然如何共生,这又回归到“不争之道”的问题上来了,光看故事的结局——宗介愿意接受波妞真实的样子,世界的心扉敞开,从而波妞成为真正的人,和宗介在一起——似乎“不争之道”就是包容,可是此时波妞的身份已经发生了转化,她成为人就意味着法术消失,也就意味着她的自然性的消失,波妞从原来的阵营中脱离出来而进入了人类阵营,波妞是人与海洋之母的结合体,波妞原来的阵营并不是自然,而是调停者,这也就意味着人与自然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二、人的生态

1.反战思想

这里所说的人的生态实际上包含着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传统的生态观念往往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而忽视了人类社会和人的内部的生态系统。宫崎骏不仅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样,他也关注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而这种和谐主要是通过他作品的反战思想展现出来的。“宫崎骏小时候亲身经历了战争中人性的堕落, 后来又耳闻目睹了日本国内的政治腐败以及世界上的局部战争,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战思想。”在《幽灵公主》中,扮为穷僧人的大祭司说:“上次我来到这里时,这里还是很好的村庄,可能是发生过水灾,也许死了很多人,世上充满了饮恨而死的冤魂,因战争而死,病倒饿死的……”《风之谷》中,边境第一剑士犹巴跟基尔的交谈中说到:“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战争和饥荒,充满了不祥的阴影,为什么就不能像这里一样和平地生活呢?”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我们也能明确感受到宫崎骏对人类通过军事战争获得强权的抨击,战争除了带来灾难什么都没有。《红猪》中,波哥发誓说:“我宁愿当一头猪也不要当法西斯”。与战争相反,宫崎骏期待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助合作,在相互的体谅和支持下度过难关,《魔女宅急便》中的小魔女奇奇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诚信受到全镇人的喜爱和认可,《龙猫》故事情节戏剧性并不强,然而人与人,人与龙猫之间的和善着实让人向往,龙猫没有一句台词,但是他的憨态可掬和他的招牌笑容总是让人的内心涌起一股温暖。

2 .本真的回归

不管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人自身的精神生态的基础上。因此,要想真正解决生态问题,最根本的还是改善人的内在精神,“要根治现代社会的弊病,只能来自人的内心世界的精神革命。”宫崎骏在人的生态这一问题上有着他自己的看法,在他的动画世界中,对人的否定最主要的就是对人类贪欲的否定。     因为贪婪所以有了战争,有了罪恶,有了对自然肆无忌惮的索取。《风之谷》中的库夏娜是多鲁美奇亚王国边境派遣军司令官,她对风之谷的臣民说:“我们来这里是为了整合边境各国,将这一块土地建设成为一方乐土……跟我们一起烧光腐海,让这片大地复苏重生。”暴力是他们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而给人带来的则是深重的灾难。而在宫崎骏的作品中能完美诠释人性贪欲的便是《千与千寻》的无面人,与其说无面人是人,不如说是一个虚空的存在,只是一个由一团黑气组成的幻影,无声无形,所以当他吃下青蛙的后他的身体呈现出的是青蛙的形态,声音也是青蛙的声音。可以说他其实就是人性中的贪欲的化身,人们为了得到金子可以为他做任何事,可他的肚子怎么也填不满,最终人自己也被他吞食,但他仍然很空虚。而宫崎骏最终设置了无面人的回归,这也就是宫崎骏对人的生态理想——回归本真。千寻用河神给她的丸子使无面人在汤屋吞食的所有东西都吐了出来,并且将无面人带离了汤屋,她对小玲说:“那个人在汤屋会变坏。”也就是说人性中的贪欲一直存在,在物质的世界中受到各种诱惑会被激发出来,但是这种贪欲是可以遏制的,而遏制的方法就是回归本真,回归本真的中介就是自然。我们可以将河神丸子理解为自然的结晶,在它的帮助下,原本所吞食的一切都被清空,人可以还原到最初的样貌,像无面人最终就得到了回归。

回归本真不仅是找回自己原有的形态,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找回真正的自己,最显著的体现就是白龙名字的找回。在《千与千寻》中,油屋和人世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汤婆婆夺走人的名字就可以将这个人为她所用,就像白龙对千寻说的:“名字一旦被夺走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所以千寻一直守护着她原来的名字,实际上也就是守护着真实的自己,而白龙的名字已经忘记了,所以他只能为汤婆婆卖命,所幸的是他最终在千寻的帮助下找寻到了原来的自己。“真实”在宫崎骏的《悬崖上的金鱼姬》中也有体现,金鱼姬波妞最终能够幻化成人类的关键就是宗介愿意接受她的真实。因此,在笔者看来,回归本真是宫崎骏关于人的生态的核心追求,而这又与其自然生态互为照应。

三、结语

宫崎骏以其自己独特的方式关注着现代社会的生态问题,其中对人的生态的关注更是直接触动着人类最阴暗的一面。他展现的人类末日并不是夸张性的表现,恩格斯早就提醒过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别的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如果人类一味的向自然索取,一味的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最终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但宫崎骏不是一个绝望的悲观主义者,那些具有救世主意味的善良勇敢、乐于牺牲的调停者们是他的生态理想的化身,他希望寻求到“不争之道”,希望将人类从贪欲中拯救出来,他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传达着他的声音,他的高度的人文关怀也注定他将在世界动画史上留下重要的印记。

参考文献:

[1] 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2006:63.

[2] 宫崎骏.民族的传统艺术会让世界惊艳.南方网动漫频道,2004-11-29.

[3]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视域[J].渤海大学学报,2007(6):5-20.

[4] 杨晓林.宫崎骏反战思想的成因及表现[J]. 电影文学,2010(21):76-79.

[5](英)汤比因,(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149.

[6](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19.

作者简介:郭琳琳(1992-),女,汉族,籍贯:江苏东台人,苏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千与千寻宫崎骏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宫崎骏动漫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千与千寻》
《千与千寻》中无脸男的来历
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
走进“天空之城” 久石让与宫崎骏动漫作品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