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不同材质手套的印痕特征的研究

2015-09-06陈蕊丽张立轩周吉亮李孝君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作案人印痕花纹

李 波,陈蕊丽,张立轩,周吉亮,李孝君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2.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刑警大队 技术中队,山西 太原030009;3.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100038)

一、引言

有的作案人具有反侦查能力,为了逃避打击,戴手套作案已成为作案人的“基本常识”。因此,在案发现场有时只能提取到手套印痕,而很难找到手印。

作案人认为,戴手套作案可不用担心会留下手印,故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大胆用力任意接触各种物体。在这种条件下,根据物质交换原理,手套就一定会在物体上留下手套印痕,这为确定留痕手套提供了可能性。其中具有某些特殊痕迹特征的手套印痕,还可对嫌疑手套作同一鉴定。特别是在某些绑架、抛尸案中常出现胶带,在胶带断端的粘面,容易提取到清晰的手套印痕。在有些现场,作案人作案之后会脱下作案时戴的手套丢弃于现场或现场周围。因此,根据在现场提取到的手套印痕,可能会在现场及周边找到作案人作案时戴的手套,为进一步在其上提取指纹、生物物证、DNA等作案人的重要信息提供了可能性,有时通过手套上的附着物还能分析出作案人职业特点。此外,利用手套印痕还可分析作案人数和串并案。因此,勘查人员在勘查现场时,除了勘验传统常规的手、足、工、枪等痕迹外,还应提取和检验现场发现的手套印痕,并且仔细观察、测量、固定、记录手套印痕的形态、大小和遗留部位。

二、强力案例佐证

2011 年3 月2 日,某市某区发生一起杀人碎尸案,作案人将尸块装入拉杆箱内,将拉杆箱抛弃在该区路边的树丛里。勘查人员仔细地对装运和包裹尸块的拉杆箱和塑料袋进行勘验,结果在左腿包裹物上的胶带粘面上发现了可疑痕迹(图1)。

图1 胶带粘面上发现的可疑痕迹

勘查人员对该可疑痕迹进行仔细分析,并最终确定为某一品牌的橡胶手套印痕,经过走访调查发现,作案人所戴手套为附近一家超市卖的“妙洁”牌手套(图2)。

图2 某超市所卖的“妙洁”牌手套

通过对现场物证信息进行分析、溯源,并用超市小票反查确定了犯罪嫌疑人李某,因此很快破获了此案。此案能够快速侦破的关键之处,正是提取和检验胶带上的手套印痕,确定了作案人戴的手套材质、种类和品牌,溯源找到了作案人所戴手套的来源,从而为整个案件的侦查指明了方向,缩小了范围,并且最终确定了犯罪嫌疑人。

三、实验部分

(一)实验原理

手套印痕的形成离不开造痕体、承痕体、作用力和介质。作为造痕体的手套,在手指、掌的作用力作用下与物体相接触,会在物体表面留下接触部位手套印痕。这种印痕也如同手印一样有加层、减层之分,即手套上附着的物质遗留在被触摸的物体上而形成加层手套印痕,如血手套印痕,油泥手套印痕、灰尘手套印痕等。实验中的手套印痕主要用灰尘加层形成,少数用油墨捺印形成。由于手套表面的粘附力使被触摸物体表面的附着物被手套带走而形成减层手套印痕,如减层灰尘手套印痕。根据物质交换原理,手套印痕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了不同种手套各自的结构特征,为通过手套印痕确定作案人戴用的手套种类及对其作同一鉴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实验器材

选用的手套按材质分为6 大类,分别是橡胶类、乳胶类、线类、布类、皮革类、塑料类,并对其编号,其相关信息见表1。

表1 6 类手套的相关信息

另外,准备纸张、瓷砖、黄色非透明胶带(粘面)、透明玻璃4 种材料,作为手套留印痕的承痕体,油墨捺印盒1 个,带有微距镜头的康尼D7000 相机1 部,翻拍架及合适的光照设备。

(三)实验方法

实验人员依次戴上表1 中列出的各种手套,用食指指套面分别在4 种不同承痕体上留下手套印痕。由于现场手套印痕都可参考手印的提取方法进行显现提取,如粉末刷现法、“502”熏显法、碘熏法、茚三酮溶液显现法、硝酸银溶液显现法等,因此,现场勘查人员可选择其中1 种显现效果比较好的方法进行显现提取。

为了清晰地获得手套印痕的细节形态特征,因此,在纸张和瓷砖上用油墨捺印样本。对于胶带和透明玻璃上的手痕印痕样本,是模拟现场情况,捺印灰尘样本于承痕体上反映出现场手套印痕形态,然后选用合适的拍照技术拍照固定,其中在透明玻璃上用透射照明技术,而对于其他3 种承痕体则用掠入射照明技术。实验完成后,按手套材质对实验所得手套印痕进行对比分析检验研究,找出不同手套所留手套印痕的特征,并对其进行初步分类,进而确定手套印痕与手套之间的对应关系。

实验中用的手套印痕样本,都是未使用过的新手套做的,因此,没有反映出鉴定价值更高的某些特殊痕迹特征。一般情况下,如果现场提取到的手套印痕是使用过的旧手套所留的印痕,就会留下具有区别于其他同类手套的个别痕迹特征,如磨损、或破损、或褶皱、或撕裂、或跳线、或断线及附着物等痕迹特征。另外,实验中用的手套只是各种材质中的常见几种,并未涉及到市面上所有的种类,因此,在现场可能会提取到一些实验中未涉及到的手套印痕,这时,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到作案人作案时戴的手套相关信息,从而提供侦查线索。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橡胶类手套印痕检验结果

橡胶类手套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尤其在家庭中使用十分普遍,在犯罪现场的出现率非常高。用几种花纹各异的橡胶手套,分别在4 种承痕体上留下手套印痕,见表2。

表2 中所示,1 号手套花纹主要为矩形网格状,网格中心留下的小点不属于花纹的形态结构,而是手套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光滑底面凸出印压形成,在检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分。下面其他几种橡胶类手套印痕,若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也是一样。2 号手套花纹属非封闭的网格形状,是由一些不规则形状花纹连接而成,这类花纹比较特殊,特异性更好,容易区分。3 号手套花纹呈半圆形,整体像鱼鳞状。4号手套花纹为双曲线螺旋结构,由于螺旋结构间距较大,有时会在双螺旋结构之间出现印压痕迹,如表2 中4 号手套印痕图片所示。

X县地处浙江省T市西部,属于欠发达地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下辖20个乡镇街道、418个行政村(社区)。该县水资源总量达2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达5644立方米,是T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3倍、全省人均水资源的2倍。永安溪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是X县的母亲河、椒江流域的源头,流域面积2310平方公里,有大小支流38条,两岸分布着X县的大部分乡镇、村庄,是该县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该县森林覆盖率达80%,是T市的生态屏障。

表2 橡胶类手套印痕

(二)乳胶类手套印痕检验结果

乳胶手套常见于医疗卫生及实验室,这种手套容易获得,案件现场出现率也较高。实验情况见表3。

表3 乳胶手套印痕

表3 中所示,手套印痕光滑成板,几乎没有褶皱纹,且明显地反映出手型特点,能看到指节纹形态,其中在瓷砖、胶带和玻璃这类表面光滑的承痕体上的手套印痕,有时能提取到局部乳突纹线痕迹,而纸张上的手套印痕中的乳突纹线痕迹就不很清楚。

(三)线类手套印痕检验结果

用白色劳保线手套和滴胶线手套作为线类手套做实验样本,实验结果见表4。

表4 线类手套印

表4 中所示,6 号手套在不同客体上的手套印痕都反映出了线手套的纱线配置密度、组织循环方式等特征,每1 个纱线突出点痕迹都整齐地排列。7 号手套就是在劳保手套掌面上滴胶而成,其手套印痕中除了反映出点状滴胶印痕外,还在滴胶印痕之间形成和6 号手套印痕一样的纱线印痕,这一特征在4种承痕体上都能呈现出来。

(四)布类手套印痕检验结果

布类手套,一般多见于民用手套和专业工种手套。选取3 种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布类手套做实验样本,实验结果见表5。

表5 布类手套印痕

表5 中所示,8 号手套为白色礼仪手套,其反映出来的经纬线纹较密,玻璃上的痕迹较其他承痕体模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出细密纹线的轮廓。9号手套为劳保专用帆布手套,由于帆布较绒棉布粗糙许多,因此,所留手套印痕主体呈麻点状,并在间隔相同距离处出现横向线条状纺织纹路。10 号手套为滴胶的黑色棉布手套,其手套印痕主要反映出点状的滴胶形态,如瓷砖、玻璃上的印痕图片所示,在滴胶印痕之间还能看见棉布细密的经纬线纹痕迹。

(五)皮革类手套印痕检验结果

皮革类手套相对其他几类手套而言比较少见,由于皮革手套也不便于作案使用,因此在案件现场很少见到。随机抽取某一品牌的皮革手套做实验样本,实验结果见表6。

表6 皮革类手套印痕

表6 中所示,11 号皮革手套在4 种承痕体表面上的手套印痕都出现许多细小褶纹,而且都清晰地反映出了皮革组织纹理的表面花纹形态,在手套印痕4 周边沿还出现虚痕。

(六)塑料类手套印痕检验结果

表7 塑料类手套印痕

表7 中所示,12 号手套在4 种承痕体上的手套印痕,都能在某些局部区域反映出规则的麻点状痕迹,也能清楚地看到许多褶皱痕迹。在手套印痕4 周边沿还出现杂乱的线条状痕迹。除纸张外,其他3 种承痕体上的手套印痕,还能隐约反映出局部乳突纹线痕迹。

五、结论

实验采用了6 大类材质的常见款式手套做实验样本,每1 种手套都分别在4 种不同的承痕体表面上捺印了手套印痕,并进行比较和分类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橡胶类手套的特点是弹性大、表面光滑,一般在手套的指掌面一侧都会有突出的花纹,在不同承痕体上留下的手套印痕都能清晰地反映出这些花纹形态,从而对作案人作案时戴的手套有了直观的区分,有时结合案情就能很快地确定橡胶类手套。

第二,乳胶类手套具有极好的弹性,特别柔韧,表面光滑,印痕光滑,且能明显地反映出手型特点。由于乳胶手套材质很轻薄且能紧贴于手指上,就可能在手套印痕里边,遗留具有一定鉴定价值的手指乳突纹线及指节纹印痕。

第三,线类手套编织结构多为2 小股成1 股,每股中间有小犁沟,其编织工艺、花纹、规格大小均有一定的标准,这些特征与手套印痕中的反映是一致的,若是滴胶的线手套,除了反映出滴胶痕迹外,还能在滴胶印痕之间印出线手套的编织痕迹。

第四,布类手套为半机械或手工制作而成,因而形成了工艺制作特点,如缝线针脚的间距的差异、缝线与布边的间距差异、缝补块的形状及位置差异等。此外,经纬线纹较密的特点亦能在手套印痕中反映出来,反过来手套印痕中也能反映出纱布、绒布、帆布的经纬线花纹结构。滴胶布类手套印痕会在滴胶印痕之间出现细密的棉布纹线痕迹。

第五,皮革类手套表面反映出毛孔、皮革花纹、褶纹较多等特点,在手套印痕中亦能反映出这些特点。此外,皮革类手套较一般的布类、线类、橡胶类手套要肥大些、硬些,因此,形成的手套印痕4 周边沿会出现虚痕。

第六,1 次性塑料手套质地比较薄,且具有防滑颗粒或网格结构,在手套印痕中反映出规则的麻点状或网格状痕迹。为了戴上方便,手套设计尺寸一般都比手大得多,因此,在手套印痕中会出现大量不规则的褶皱痕迹。除此之外,印痕中有时还能隐约反映出局部乳突纹线痕迹。

第七,实验中6 类不同材质手套的手套印痕,各自都具有自己特殊的痕迹特征,只要不是由于戴手套的手沿物体表面滑动而形成典型的擦拭痕迹,依据手套印痕能确定出手套种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还有利于进一步对犯罪现场的手套印痕证据价值和检验鉴定技术的研究。

[1]张凤忠.罪现场勘查技术实务全书[M].合肥:安徽音像出版社,2004:1315-1320.

[2]王淑华,李春卓.对戴手套作案现场的勘查[J].辽宁警专学报,2007(2):42-43.

[3]程链明.试析戴手套作案现场的可勘查性[J].公安理论与实践,1994(3):32-42.

[4][瑞典]阿恩·斯文森,奥托·温德尔等.犯罪现场勘查技术[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71-74.

[5]谈科.手套纱线印痕特征检验方法探讨[J].刑事技术,2013(6):49-50.

[6]方萍.乳胶手套留痕价值研究[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4(3):37-38.

[7]蔡伟荣,闵晓明.手套印痕的分析利用和手印的寻找发现[J].刑事技术,2009(5):64-65.

[8]罗亚平.痕迹检验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330-360.

[9]张锐.工具痕迹检验图谱[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4:281-298.

[10]黄群.特殊痕迹检验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J].辽宁警专学报,200 9(6):1-3.

猜你喜欢

作案人印痕花纹
智破失窃案
陈若鹏作品
涂颜色
作品(八)
冰雪路面轿车轮胎
系列抢劫案件犯罪实施阶段的反侦查行为相关问题探析*
蜗牛的印痕
轮胎花纹的秘密
刻在记忆里的哲理印痕
浅析刻画作案人出现认知偏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