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

2015-09-06谭化容

教育界·上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谭化容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要更好地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大学生头脑的问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健全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保障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直接、最集中和最真切地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义。理论联系实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要更好地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大学生头脑的问题,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其根本任务是教育青年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独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必须进行实践教学才能增强其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直基于“课堂——教学——考试”的线性范式的教育评价和管理,被动陷入了“课堂为主、书本至上、教师中心、内容驱动、分数评价”的境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理论体系阐述,轻现实问题研究;重理论知识传播,轻学生能力培养;重教师单向教育,轻师生双向沟通交流;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地体现理论的现实价值,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重视不够,热情不高,产生厌烦和抵制情绪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理论与实际脱节。因此,要真正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教学目的落到实处,就必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开放的时空环境中,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活动,一般有试验教学、教学实习、社会参观、社会调查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不断创新的本领。实践教学所追求的不是要求学生找到解决问题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促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据有关调查发现,如果有机会,大学生更愿意走出校园,走到社会中,走向基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创造性,去发掘、去描绘社会中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影响的种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高校基本上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但具体形式和教学效果不尽相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简单化倾向。比如很多高校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棵的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知识涵盖量大,要完成教学任务很困难,再开展实践教学就更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了;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部门及老师对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研究,在对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课程系统目标论证、规范和设计的情况下,简单地将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理解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缺乏,用少数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代表应由学生广泛参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点代面”;在实践活动的指导中,教师仅仅提出一般性建议和要求,既不全程参与,也不进行过程指导,使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大多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在考核评价中,仅仅将学生上交的调查报告等书面材料作为实践教学的唯一评价标准等等。上述诸多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发挥。要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简单化倾向,就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和体系来研究,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在新形势下探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建设的思考

(一)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关键。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大多数高校的领导都是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也十分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对实践教学环节却不十分重视,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被简单地看作是开展几次活动或者组织几次社会实践,甚至是仅仅在寒暑假进行的突击性、阶段性的活动,结果是随意性、主观性较大,目的性、系统性不强。这种方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缺少在时间上量的积累、思想上质的飞跃,影响了学生良好素质的内化及行为方式的养成。因此,无论高校领导,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深刻认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思想上、组织上加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涉及诸如人力、物力、财力等一系列问题,其工作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要使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并持续发展,各高校应成立由校、系(院)部领导、学生处(团委)、人事处(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的领导小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制定实践教学的规划和基本运作方案,建立起一套由学校党委统一负责,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与管理体制,制定科学规范的文件,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行实践教学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一旦实践教学中出现问题,就必须要借助于这样的行政机构依据相关规定来解决问题。

(二)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虽然经历了很长历史时期,但把它当作一门科学来进行研究,则是最近几年的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发展需求还相差很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他们的能力大小、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实践教学的发展问题。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实践教学富有成效地展开,关键在教师,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将相关理论、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实践、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对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管理及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研究不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有关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的学习,深入实践,加深研究,积极探索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有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为了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和素质,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深入企业、深入社会去了解国情、省情和民情,主动提升把握社会实际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应该聘请在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领域有较深造诣的专家、教授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有关实践教学理论知识的培训,传授教学经验,引导教师们转变观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同时应定期分批派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考察,向同行取经、学习,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国、省级举办的各种培训班,从而开阔教师们的眼界,全方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了,才能将实践教学的设计与社会、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使实践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相对于课堂实践,课外实践教学更难开展。建立思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是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提出来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针对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在企业、部队、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更富有实效性,许多高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物色、规划和建设,较好地将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不断发挥各类基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各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的时候,会选择一些单位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但存在“临时找,稳定少”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缺乏长期的可依靠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活动难以深入开展。为了实现把学生从狭小的校园课堂带进广阔的社会大天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加强与社会有关部门的联系,打破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绝大多数居于校园的活动范围的瓶颈制约。能否取得社会公众的支持是校外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与有关单位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研究。要搞好社会实践就必须与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单位、部门打交道。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单位、部门都有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复杂的事情要处理,他们对接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着不少的顾虑。偶尔接待一次还可以,经常接待则负担不起,没有那么多的人员、时间和精力来接待学生,因而不愿意经常接待。如果要接待,得支付一定的经费。虽然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多次联合下文指出,博物馆、展览馆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场所,对青少年学生可以免费开放参观,但在许多地方并没有得到真正地落实。一方面中央不断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一些单位部门并不对此给予很多的配合和支持,致使高校与社会有关单位的关系不协调,实践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能否建立起来,主要取决于学校的支持、社会部门的协助。学校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的建设纳入学校实践基地建设统一管理,由校主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出面协商解决,同时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脉资源,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可以尝试多种合作方式,积极建立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相匹配的实践基地。

(四)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具有不确定性和非连续性。开展实践教学,必须有周密的计划和严密的组织,以及相应的条件支撑和保障机制。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切实考虑和妥善解决,实践教学活动是难以正常开展的。有的高校没有或者很少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原因可能在于此。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开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经费保障、计划安排设计、部门协调等方面。比如,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没有着落,一些学校的相关部门在制定教学计划、安排专项经费时,对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有专项经费安排和投入,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则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划拨专项经费,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难以开展;或者有安排,但是专项经费却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工程建设、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项目放在一起,没有独立的专项经费。因此在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建立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大局出发,全力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应建设实践所需的硬件环境,如多媒体教室、图书资料等。其次,在计划设计上,一定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多方协调、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活动,解决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联问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有科学的操作规范。组织协调上,必须要解决好现行教学管理系统与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的衔接与兼容问题,解决好学校层面、学院层面和教师个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应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宣传部、组织部、学生会、社团等机构的作用,多方协调,齐抓共管,提高效率,避免重复。

【参考文献】

[1]林美卿,刘友田,周新辉.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6 (03).

[2]贾巨才,孟悌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初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2):48.

[3]俞亚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实践教学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1):87.

[4]朱红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2(6):79.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