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寻找文本的切入点
2015-09-02孙健
孙健
我们大家知道一个好的教学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使教和学两方面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寻找文本的切入点呢?
一、从文本的题眼切入
高明的作家总是精心设计题目,用来揭示中心,交代写作对象,提出论点问题,提示行文线索以及结构思路等。文本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知全豹”。从文本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文本的主要内容,并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并感受语言的感染力。比如,在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杜十娘是谁?杜十娘为什么沉百宝箱?“怒”字反映出杜十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物?一连串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主动去从文本中找寻答案,情节和人物形象都会被分析,也不会使教学过于枯燥。同样,在教宗白华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时,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来探讨复杂的美学问题:中国艺术里的虚和实分别指的是什么?哪些传统艺术中蕴含了虚和实的手法?先从文本的题眼切入让学生了解作者所要探讨的主题是什么,再回到文本的结构理顺作者的思路。这样尽量把复杂的美学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
二、从文本的中心句切入
大多数文本都有中心句,不仅概括主要内容,还能体现文本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本的捷径。因此,以中心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我们只要找到这句“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就可以解释黛玉在刚进贾府如此拘谨的原因以及贾府的奢侈豪华的情状。又如,教杜牧的《阿房宫赋》时在文中有这样的感叹:“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为什么作者认为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灭亡秦王朝的是秦自己呢?找到这句中心句,对文本的解读就容易多了。再如,在苏洵的《六国论》中,作者直言自己的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文本的这句中心句既是对历史的中肯评述,更是对当时统治者的劝谏。
三、从文本的人物切入
在文学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作者再现生活的重要手段,因此作者在安排文本中的人物时,总会穿插有关键人物,这个人物有时是主要人物,有时却是次要人物。无论是什么人物都会为文本服务。在具体的文本中,不同人物所起的作用不同,有的是引起事件,有的是穿针引线,有的是扭转局势……分析文本时要找准关键人物,理清人物之间的联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方法。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她三进鲁镇就是其人生的起伏。所以,我们可从这个主要人物入手:祥林嫂每次到鲁镇,她的眼神、服饰、神态等都有不同的变化。甚至包括周围的人对她都有不同的态度。这些都是其悲剧命运的再现。抓住了这个主要人物就抓住了这篇文章的内核:作者以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来再现当时整个社会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又如,《失街亭》一课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马谡这个人物在守街亭和失街亭这个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失守后诸葛亮的态度。我们就可以从中分析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所塑造的光辉形象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四、从文章的疑点切入
笛卡尔被誉为近代哲学之父,因为他是中世纪以来最早突破经院哲学的思想桎梏,敢于怀疑、敢于理性、敢于独立思想的哲学家。禅宗的祖师也是如此,“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随缘而行,随处自在”,因为大破,所以大立,因为大疑,所以大悟!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基础,有时抓住文本的疑点,引导学生去探求,能迅速激起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文本的疑点也是引导学生向纵深推进理解的突破口。例如,教学黄仁宇先生的《孔孟》时候,作者写的同一派别的两位重量级人物,这两人之间有些什么不同?造成二人不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由此切入从而带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分析理解。又如,在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中有这么两句话:“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教师可以从这两句话着手提出疑问。为什么说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后文为什么又说他只是个小丑?由此切入,可以让学生理解到余秋雨先生对那段屈辱历史中民族的深沉的悲哀。
五、从文章的背景切入
在高中语文文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纪实的,或者是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再现一类的文本,其背后总有一段历史纠葛。而这些文本以外的知识,不仅利于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理解文本,还能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比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时,应该着重介绍文本再现的是辛亥革命前中国社会的现实:几千年来在封建统治下生活的愚昧的民众,严重脱离群众的革命者……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文本中蕴含的作家深沉而冷峻的悲哀!
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于一体的学科。诚然,优化语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选好教学的切入点却是非常根本、非常重要的一条。它能激活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也是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表现,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选择文本的最佳切入口,往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还可启发学生思维,从而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一需要,成为学生增长知识、陶冶品质、培育情感和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