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改革 激发活力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5-09-01任新钢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模式

任新钢

摘 要:北京化工大学自2009年召开第1次教育教学工作会之后,在“普遍成才、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下,紧跟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激发师生活力,以实现“教向学”转变、“课堂为主向课堂内外结合”转变、“结果评价向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为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构建“品德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为一体的教育模式;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建立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质量

因材施教,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构建“3+5”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构建“学术型、工程型、复合型”三种人才培养类型,实施“课堂、校园、社会、国外、网络”全方位培养。合理设置三种类型、两种层次人才培养的结构比例。推进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建立起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明确的培养目标,逐步实现学术型与应用型并举的新格局。积极申请工程博士培养资格,探索工程类学生“3+4”本硕培养模式、“3+3+4”工程博士培养模式,加大工程类学生本硕博贯通培养力度。推行完全学分制,打破跨专业选课限制,完善以成长目标为导向的课程地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构建学业指导体系,推行覆盖全体本科生的本科生导师制。丰富“课程学习-科技创新-实习实践”体系,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与实习实践等活动的学习成效纳入到学分管理体系中。推动辅修、双学位、交叉人才培养计划课程项目的学分认定,扩大学生转专业学习自主权。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学习、成长路径,实施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建立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学生奖励和资助体系。改善学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学校统筹国家奖学金和社会、校内的各类学业奖学金资源,完善本科生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和三助岗位的设置,科学设定奖助标准,实行奖学金评定标准、评定方法、评定结果等环节的公开、公正和公平。提高博士生奖学金幅度,设立博士校长奖学金。积极应对高考制度改革,挖掘专业建设潜力,以学科建设促专业建设,建设一批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实验区,建立吸引优质生源的配套机制,加大招生、培养和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多部门联动的信息反馈平台。结合国家和各地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改进录取方式。拓宽学生终身学习通道,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推进招生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转变观念,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动“三个转变”,建立“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大力开展教师和助教培训,鼓励教师开设小班研讨课,提高教师运用研究性、探究式等教学方式的能力,以问题为核心开展教学设计,转变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教师引入“慕课”“翻转课堂”等新思路新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根除知识灌输的习惯做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扩大小班授课范围,设立博士生助教岗位,逐步加大研究性示范课程覆盖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

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学生的自由选择度,加大课程难易的梯度设计,精简学生必修的课程门数,增设大学分课程,增加全校课程总数,加大选修课比例,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建立全球学习网络课程平台,加大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学生学习校外慕课课程提供充足的网络渠道和学分互认通道,积极建设本校慕课课程资源中心。加大电子化学习资源建设,加强电子图书、电子教材等课程学习资源的配套建设,建立方便快捷的直通学习通道。解决好转变教学方式和丰富学习资源与环境之间的问题。

建立以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改革考核内容与方式,加强过程考核记载,严格规范过程考核标准,强化教学环节考核的公正性、开放性、 综合性。从课程、创新与实践等多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制定“本科生学位论文学术规范检测办法”,设立“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学术不端“零容忍”。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抽查制度,实行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加强预答辩制度与教育部学位中心全盲审制度的系统管理,增加二级淘汰机制。

通专结合,建立“大素质”教育体系

构建知识、能力和品德一体化培养方案。加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建立分层、分模块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普通课程、核心课程和进阶课程三个通识教育层次。加强通识教育教师队伍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设立核心通识课程专职教授负责制。整合优化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专业核心课程,加大专业选修课比例,梳理知识体系,加强多课堂环境下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跨学科的教学、专业或科研团队为主体,开展跨学科研习项目计划,增设学科交叉辅修专业和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课程项目,加大对拔尖工程创新人才和学科交叉创新人才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以一级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以二级学科科学研究方向及要求为导向,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构建课堂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均等的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方案,建立校内外专家组成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实践环节及学位标准等进行评估和指导。加强博士研究生能力的培养,全面修订博士生培养课程体系,增加学科综合考试,建设博士生助教、助研岗位训练平台,设立博士生创新基金、攀登计划项目。贯彻落实教育部体育达标新标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体育教学,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强健学生体魄。大力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在为国家竞技体育培养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水平运动队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完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及预防体系,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爱党爱国、责任奉献、追求卓越、诚实守信、感恩知报等五种意识,引导学生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加强学校精神建设,大力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自强不息、不甘人后”的风格、“务实笃行”的校风和“化育天工”的精神。加强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文化建设,形成符合研究型大学特质、体现学校风尚的文化传统。建设校史馆、中国化工博物馆,留下历史,弘扬精神;建设文化素质基地,推出话剧《侯德榜》等一批文艺、文学作品,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建设学校UIS形象识别系统,融入学校的文化、历史、景观等元素,突出办学特色与文化价值;建设新校区校友林、甲子雕塑群,追寻求学之路,传递学校灵魂。积极推进新媒体文化建设,建立学校基金会电视台,全微信平台等,依托网络与新媒体工作室,探索新媒体的有效形式和内容,提高学校文化传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凸显学校文化特质。

以创新能力为导向,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形成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体化课程学习体系。大力开展以探讨、研究为主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以问题为核心,重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通过研讨式课堂教学、开放式作业、课堂外创新项目研究等方法,激励学生利用课堂外学习和实践资源拓展创新能力。完善多课堂、多部门协作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立学生创新与创业指导中心,进一步加强“创新方法课程、创新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实践”为一体的校级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加大大学科技园和学生创业者的交流和合作机制,改善创新创业软、硬件环境。设立学生创业孵化基金,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重点项目的经费投入和项目指导,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纳入创新学分范畴,将指导学生创新项目与本科生导师制任务关联,进一步调动指导教师、学生双方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和创业能力,培养既有知识又擅管理、既懂技术又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以实践能力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新体系建设

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大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进一步发挥国家级、北京市级、校级“三级”实验中心的作用,加强文科教学实验室建设。实施以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与实践培养为重点的“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加强校内实验教学环境建设,提高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率,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增加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比例。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相应的教师评聘考核制度。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实践育人机制,建立实习实践责任岗位制,加强实践管理制度与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规范专兼职教师的职责和工作量,实施教师的企业培训计划,建立“校内实验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三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及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与机制。

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和全员育人环境

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全方位合作,调动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搭建毕业生实习、就业和企业继续教育培训双向渠道,实施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评测的学生实习实践效果评价。建立“校内协同育人”的联动管理机制。提升管理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服务与管理能力,成立协同联动小组,明确各部门、院系在多课堂人才培养中的职责,提高多部门协同管理效率与项目联动实施效果。建立“科教协同育人”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科研与教学联合评价小组与项目评价机制。所有教师必须承担一定的本科生指导任务;高水平科研团队还需要承担“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任务,评价效力等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在评聘岗位时计入工作量。建立本硕博贯通培养联动发展机制。实现“三共同”,即共同设置培养计划、共同设立实践环节和实践基地、共同完成学生选拔。特别是在工程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卓越计划”本硕协同培养,统一设置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培养计划,确保工程人才培养的连续性,为拔尖创新人才建立可持续发展计划。设立博士生助教岗位,指导本科生的学业、课题研究等活动。探索博士生录取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加强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选拔工作,加大提前攻读博士生比例,继续保持硕博连读方式为博士研究生选拔的主体。

以评价为抓手,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

建立激励与评价相结合的教师综合评价与考核体系。投入专项基金实施“教师教学绩效奖励计划”,引导教师投入教学改革和育人工作。改革现行课时津贴计算方式。设立核心课程、专业负责人和重大教学改革试点项目负责人岗位,调动教师教学投入的积极性。建立可行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与教师授课准入制度,将评价结果与教师评聘制度挂钩。落实青年教师教学指导教师制,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开展“六维”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结合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领导、教师、学生、同行的评价意见实施综合性评估。完善管、办、评分离的评价体制、机制建设,独立建制校级层面的教学质量评价、评估中心,对课程、专业、教师、学生等方面的教学质量实施全面评价,促进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加强专业评估,开展新一轮本科专业校内评估,评估差的专业将被停止招生;形成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提高的长效机制。实行研究生导师的资格年度审核制度,完善导师交流培训制度,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考核,建立导师激励与问责退出机制,对所指导研究生出现论文质量问题、学术道德失范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视其情节采取约谈、减少招生名额乃至停止招生资格。

谋划未来发展,拓展学生全球化视野

引进国(境)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借鉴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加强全外文授课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大小学期国际化课程建设力度,将优秀的国际化课程纳入专业培养计划。加强国际合作教育的顶层设计,积极开拓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合理设置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规模与专业。鼓励各类学生在学期间出国短期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学位联合培养等各种形式的国内外走学。

加强工程教育试验区建设,探索“大化工”工程教育新模式

树立“大工程观”工程教育理念,打破专业设置屏障,实施工程教育的一体化,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加强对拔尖工程人才的可持续培养。引入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联合培养,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支持学院和专业参加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鼓励相关学院和专业参与ABET 等国际专业认证,提高毕业生质量的国际认可度。建立侯德榜工程师学院,探索校内外、国内外总工程师培养新机制,培养大化工领域“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军人才。全面提升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水平,规范校外实践基地的制度建设,固化企业兼职教师授课课程,强化工程背景师资培训及师资队伍梯队建设,建立独立的工程型本科教学教师评聘标准,开展学生实习实践效果评价。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高端“大化工”工程人才培养基地。树立服务国家,服务创新驱动的人才培养观,推进“化工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的资源整合和共享。

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任务,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以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以推动实现“三个转变”为主线,激发教师和学生活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大批“富有责任、主动发展、具有服务国家、社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大化工行业的领军人才”!

(作者系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河北省文化产业技能型人才“瓶颈”分析及培养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