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德育传统比较视域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思考

2015-09-01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私德公德德育工作

蔡 颖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广州510631)

一、引言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结构变化促使现代生活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分离。2015年5月成都女司机事件引起对“路怒族”的舆论热点,凸显了当下社会“路德”的缺失,而“路德”本质上是公共道德在马路这一公共领域中的折射。“互联网+”时代,诸如出游高峰期不文明现象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议论。私人领域彬彬有礼与公共领域素质不高的表现冲突激烈。公德培育越发受到社会各界重视。青年作为国家栋梁,大学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校德育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本文从中西方德育传统差异切入,思考如何改进高校德育工作。

二、中西方德育传统比较

基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差异,中西方德育在内容、形式、方法和模式上呈现不同特点。从社会层面看,德育分为公德与私德教育。私德是指有关个人品德行为完善和个人在处理与家庭成员、亲人、朋友等私人关系时的德性,体现个体间关系。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关系[1]。中西方在公德私德边界、渊源及内容导向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一)关系范畴比较

“公”与“私”是一对关系范畴。中国的传统道德是由己及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德育的程序和要求一般遵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道德重私德培养,认为私德是公德的前提,“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2]。私德推而广之为公德的演进方式模糊了两者边界。相反,西方社会在公德私德上有明确划分。宗教打破了家族制和家族网络,人和人关系的绝对中介是上帝。人们利用契约关系,让渡私权以维护私权,公私分明处处可见,“欧美各国,人人尊重公共事物,习以为俗,损伤破损之事,始不可见……”[3]。

(二)渊源比较

“道德教育的传统是历史过滤和积淀的结果,它是一个历史与时代的共存体。”[4]着眼于历史唯物主义,任何民族德育传统的产生和形成都离不开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历史背景。从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维度可追溯中西方德育差异性渊源。

1.历史维度的审视。中国一脉相承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德育传统的形成中发挥主流作用[5]。中国传统提倡家国同构思维模式,国是扩大了的家。“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大部分人所及阶段,治国则是皇权政治及少部分政治精英才能达到。道德教育倡导克己为公。该道德观念被封建王朝绝对化后,抹杀了人们的正当利益诉求,成为服从统治者的道德借口,个人与社会公共领域间的道德关系被忽视。西方社会倡导理性思维。从希腊、罗马时代过渡到中世纪神学的盛行,到17世纪文艺复兴及18世纪启蒙运动,文学公共领域得以繁荣发展,而欧洲的公共领域正是起源于文学艺术领域。此消彼长的西方思想流派促使了西方理性思维的形成。家国同构思维模式与西方理性思维的异质性导致中西方德育传统差异。

2.社会结构维度的审视。中西方德育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结构背景。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不具备规模的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人们缺乏公共生活的经济需求及广泛的社会交往,“公域”与“私域”间无明确界限。小农自保心理导致对公共事务的淡漠,阻碍公共领域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以家庭(族)为重心,社会关系是由己及人推出去的关系网。社会公德以家庭(族)公德的形式表现,即社会公德只会在私人或熟人关系上发生意义。家庭伦理引申为社会伦理和国家统治的政治原则。

西方的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加速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分离。西方公共领域的发展可从“公民”一词的发展找到答案。现代公民整合了西方传统中市民、臣民与选民的角色性格。市民遵循自由主义原则和经济交往的逻辑;臣民遵循安全需求原则的文化逻辑;选民遵循民主共和原则的政治逻辑。人们通过追求平等的政治资格,以宪法的方式获得确定性保障的自由、安全和民主,通过确定的契约关系实现利益诉求。

(三)内容导向性比较

中国长期重视私德和国民公德的教育,忽视社会公德教育。德育长期以框架结构式呈现出来,并单独设置课程[6]。西方社会则认为德育目标在于培养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意识。德育蕴含于各个学科中,公德教育由社会、学校等公共领域承担,私德教育由家庭负责。

三、关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有一种运动被马克思认为是必然的,那就是社会主义的建设离不开资本主义。”[7]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借用外部的资本主义资源。高校如何更好地培育公德和引导私德?如何提高德育成效?高校应着眼转型时期的社会特征,基于中西方德育传统比较,借鉴理性思维、法治传统及教育形式,因地制宜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巩固依法治校的制度基础。《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2013)提出了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基于此,高校制定《大学章程》对师生参与学校管理、行使监督权力、实现自我发展等方面的权责做了明确界定。依法治校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制度基础,有助于德育工作有据可依、有序开展。尊重师生人格,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学生乐于接受并内化德育,教师具有强烈归属感,教师爱岗学生爱学的良性循环提高了德育成效;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建立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将德育渗透到高校教育、管理及服务中,真正实现德育的全面化、全员化和全程化。

二是形成高校德育的互联网思维。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生活,实现了“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状态。师生惯于使用互联网,乐于表现或表达自己,钟于碎片化信息,倾向免费可定制产品或服务,注重用户体验。社会网络在时空间、现实与虚拟间得以扩张,个人私德公德表现呈几何倍数传播,事件真伪难以辨别,价值判断容易盲从“随大流”。置身“互联网+”时代,师生应保持理性批判思维,高校应运用互联网思维完善德育工作。用用户思维构建满足需求的系统化德育体系;用简约思维再造业务流程,提高德育效能;用极致思维完善德育内容,解决师生物质和精神多层次需求;用迭代思维创新德育手段,实现爆发式复制与推广;用社会化思维拓展师生社交互动,重塑德育实践模式;用大数据思维挖掘总结师生行为特点、德育现状及效果;用流量思维推送免费可定制的德育课程和讨论区;用平台思维整合德育资源,构建多方共赢的生态圈;用跨界思维驱动德育理论创新。

三是突出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涵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既体现传统美德,又强调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公德要求。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德育核心内容,创新培养和践行的实现机制与路径选择,探索“接地气”的教育形式,帮助大学生系好踏入社会的“第一粒扣子”。

四是构建高校德育的协调机制。一方面,外部环境上,协调社会制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在社会制度的健全中完善高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高校教育、管理与服务机制、廉政监督机制,培养师生廉洁意识和契约精神。另一方面,内部环境上,协调公私德意识与社会实践行动的关系。在私德教育上,注重个人修行,养成个人美德。在公德教育上,应强调公德意识与社会实践行动协调。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逐渐形成对公共生活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并通过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行动加以强化,在实践基础上体验并完善公共生活。

[1]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CD].(2001-10-24)/[2012-05-26].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11024/589496.html.

[2]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10.

[3]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220.

[4]李萍,林滨.比较德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7.

[5]刘清平.儒家伦理与社会公德——论儒家伦理的深度悖论[J].哲学研究,2004,(1):37—41.

[6]马跃进,谢东方,李照修.德育内容体系建设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92.

[7]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任文科,郑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61.

猜你喜欢

私德公德德育工作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私德教育
太没公德
“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