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干部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2015-08-30王金永孟庆学

江科学术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院系学生会高校学生

王金永,赵 妍,孟庆学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 临沂 273400)

高校学生干部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王金永,赵 妍,孟庆学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 临沂 27340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干部管理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在传统的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模式中,各级管理部门相对独立,缺乏沟通交流,同时由于学生干部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优化的学生干部管理模式促进了学生干部之间、管理部门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改善了学生干部的培训与考核激励措施。创新的组织模式和对策为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增加正能量,有效地鼓励学生干部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

高校学生干部;组织模式;工作积极性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社会更需要既具有专业的文化知识,又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才。高等院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所以,高等院校不仅要培养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较强专业技能的人才,还要注重培养具有较强领导和管理能力的人才。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群体的先进分子,在学生组织中担任相应的领导职务,对同学们进行相应教育和管理的大学生。目前高校学生干部数量约占学生总数的1/3以上。在由班级—院系—学校构成的三级校园管理体系中,只有各个环节有效的沟通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管理的最佳效应,一旦某个环节出现漏洞,很可能造成管理的失衡[1](P108)。

高等院校注重对学生自主、自立、自强、民主精神的培养,在管理方式上与中学相比更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学生干部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对周围同学有着直接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学生自主管理的中坚力量。所以,注重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是加强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措施。文章作者作为高校辅导员,自从2008年至今一直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经常与学生干部接触,在接触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通过与学生谈话和观察思考,认为优化学生干部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素质,使之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社会,是当今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普通的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模式以及问题分析

在班级—院系—学校的管理模式下,学生干部层次太多,各层次管理老师工作繁忙,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这就导致学生干部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如图1所示。院系是学生管理的基层单位,学生干部都想让本系的领导了解自己的成绩与能力,尤其在校学生会与本系联系不密切的情况下,学校无法把信息反馈到系里,系领导也无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干部,尽管有的学生干部特别优秀,也得不到系领导的承认或者认可(有的高校还设有班主任,此时校系学生干部的贡献主要在班级之外,在班级的评优评先中班主任很少考虑,也会很尴尬[2](P40-42)。

在普通的学生干部管理模式中,各级学生干部组织只服从于相应的管理者,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导致学校—院系—班级之间信息不畅通,或者由于层次过多,信息失真。基层学生不了解学校的政策,学校的政策也得不到有效的贯彻。甚至学校里组织的活动很容易与院系的活动重复,例如每年新生开学后,学校里会组织策划新生篮球赛、新生演讲比赛等活动,院系学生会也会举办同样的活动,新生刚刚进入大学,就不理解这种现象,很迷茫,甚至觉得学校里管理混乱。所以需要改变这种现象,规范学生活动,加强各级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图1 普通的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模式体系

(二)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矛盾与机构设置问题

自1999年第一次高校学生扩招以来,在校生逐渐增多,许多高校都面临着师资紧张的现状。按照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快高校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调整,总体上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高校专职辅导员,同时每个班级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但是目前高校专职辅导员的配置到达1:200的比较少,一个辅导员常常需要负责300名以上的学生。加之辅导员琐事较多,一个辅导员很难认真负责300多名学生。而目前高校学生多为“90后”的独生子女,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各种心理问题增多且不能有效及时地自我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复杂,单纯依靠辅导员或者老师来解决已经不大现实。

随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逐步精细化,学生干部队伍越来越庞大,机构臃肿,职责不明确,工作中容易出现官僚主义作风。多数高校选聘学生干部都是因岗定人,这本身并没有不妥之处,但问题在于有些岗位没有必要设置,比方说一个宿舍六名同学,同一宿舍里面有舍长、班长、系学生会主席等,舍长完全可以由学生干部兼职。目前高校的学生组织一般是在学校党委领导、学工部或团委、院系党团总支的指导下开展活动。高校普遍形成了学生干部的竞选机制,一般是自愿报名、老师审核、公开竞聘,体现了民主集中的特点,是进步的表现。但是,在后期的管理中,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进行制约,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进行评价,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进行表彰,导致学生干部在后期出现热情消退、后劲不足、满意度下降的现象[3](P112)。

(三)学生干部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干部的考核激励机制还不健全、不合理。第一,缺少合理的岗位责任约束机制。没有建立起科学、完整的绩效制度,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缺少责任目标,竞选成为学生干部的“终点”,他们缺少工作热情,有些学生干部萌生“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想法,责任约束机制的缺失,使得一些学生干部处于“不作为”状态,大大影响了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消极怠工、得过且过现象曾出不穷。第二,缺乏激励机制弹性、管理个性化不够。当代大学生干部大多为“90后”,追求新潮、崇尚个性,每个学生干部的心理需求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高校在干部培养机制中,要针对不同学生干部的个性“对症下药”。例如:毕业班级的学生干部,由于要面临毕业和就业,希望学生工作与自己的就业技能相关,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而新生学生干部对工作的创新性、趣味性要求较高,更加关注全方面能力的培养,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当前,相关的干部培养机制都是“千篇一律”,没有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4]。第三,很多学生干部对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效性不是很满意。例如学生李某是班长,兼任院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中共预备党员。校园文化月中,几乎天天有会,周末全天泡在各种宣传工作上,各种活动海报、条幅、墙报等。有的高校实行综合素质测评,但是规定综合测评成绩=考试成绩占75%+体育考试占5%+思想政治、课外文体活动20%。任职和活动加分对于总成绩不会有太大影响。然而学生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求严格,付出了很多,仍然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但是很多考核制度大多没有科学的机制保证,最终的评先评优往往由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说了算,这种不科学的管理体制,会影响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二、改革创新学生干部管理组织及调动学生干部积极性的对策

激励是激发大学生干部行为动机的过程,动机指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同时,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对大学生干部而言,激励机制指根据学生干部的需要,科学地运用一定的外部刺激手段激发人的动机,朝着期望目标积极行动。根据以上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现状分析,结合学生干部锻炼社交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动机,提出以下激励学生干部方法:

(一)改革创新学生干部管理组织,合理优化高校学生干部工作模式

针对各级学生干部组织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机构臃肿,职责不明;工作制度不科学,文山会海的现象,必须先优化各级学生干部工作模式,并加强各层次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如图2所示。可根据情况,每周或两周召开学生干部例会,为缩短例会时间,建议例会时站着开会,一旦坐下来,就会啰嗦很多无用的事情,耽误时间;同时意义不大,不能解决问题的会议少开,所以各个部门、各级学生干部组织要做好准备再召集会议。同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学生干部与各班级的QQ群、飞信群等,便于发布信息与通知。

在优化后的学生干部管理模式体系中,学校—院系—班级学生干部共同合作。第一,院系学生会主席兼任学校学生会副主席,主要是出席学校学生会主席团会议,听取学校学生会的工作安排;并汇报院系学生会工作情况,以便学校学生会掌握信息,做出下一步的决策。第二,班级班长、团支部书记参加院系学生会主席团例会,听取院系学生会的工作安排;并汇报班级的班委会工作开展情况,以便院系学生会及时掌握信息,做出下一步的工作安排。第三,院系学生会各日常工作部门部长出席学校学生会各对应部门的部长工作例会,各班班委出席院系学生会对应工作部门的部长工作例会,对各部门的日常工作统筹安排,做到学生干部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乐意策划学生活动、学生乐于参加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种学生干部管理模式中,各级学生干部通过合理分工,既能有效落实学校的政策,又可以及时有效地将信息反馈给学校,能很好地服务同学、锻炼能力;同时各级学生工作政工人员(学工部、团委、院系团总支、班主任)也可以从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握大局,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和思考更高层次的学生管理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管理水平。

图2 优化后的学生干部管理模式体系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干部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

学生干部的考核激励需要综合考虑效果。在高校学生干部考核激励中,一般在学期期末时才会对学生干部采取集中开会式的激励。实际上这种考核激励,把学生干部年初或者平常的工作拿到了学期期末进行评价,这是对干部考核激励滞后的表现,比如在学年初迎接新生,迎接新生工作是学生会每学年开始的重头工作,也是每一届学生干部换届后的第一件大事,每一个学生干部都充满干劲,假如不及时对迎新工作进行总结,对在该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进行激励,而是等到期末进行总结或者表扬,就会大大降低部分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今后的学生会工作,进而影响班级管理工作。所以在日常的学生干部管理中,应当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例会,及时总结各项活动,表扬先进工作者。定期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让学生干部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同学们的关注,尽快融入学生干部的大家庭,也促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实践证明,通过建立合理的学生干部激励机制,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的保持和提高。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然后才是干部,他们在担任学生干部的同时,要占用大量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要实施奖惩激励。第一,坚持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原则。精神鼓励很重要,但一定的物质奖励还可以起到温暖人心、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有些学生干部家庭环境贫困,对于物质奖励的渴求比较强烈。对于激励的形式,不同的学生干部需要不同,管理者应该从情感激励角度出发,多关心学生干部,了解并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第二,坚持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结合使用。所谓正面激励就是指以鼓励或奖励的形式对学生干部的表现予以肯定;负面激励指以批评、惩罚的形式对学生干部的不良表现予以惩戒。过多的正面激励容易引发学生干部的骄躁情绪,过多的负面激励也容易滋生学生干部的逆反心理。最后,管理者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信任机制,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也会增进师生情感。

(三)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努力提高学生干部的自身素质

对学生干部进行培养和培训是提高学生干部自身素质和整体形象的重要途径。班主任、辅导员、团总支、团委、学工部(处)等学生政工干部与学生干部交往机会多,直接对话多,对学生干部的影响也大。应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组织不同年级学生干部经验交流会、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工作情况汇报会等多种形式,在思想上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干部队伍的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帮助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在学生干部培训中经常遇到这个问题:在工作中遇到班级里难管理的学生,怎么处理。可以仿照毛主席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发展进步同学,团结中间同学,暂时孤立顽固同学”,做工作讲究方法,注重增强班级凝聚力,那些“顽固的”同学慢慢地也会认可,团结在学生干部的周围。这样会增强学生干部的自信心,信心百倍地去学习、工作,不断取得成功。

三、结语

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宿舍管理、体育管理和德育管理),涉及到学生的各个方面,十分繁杂而辛苦。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依靠广大学生群众的力量,尤其是充分发挥班委会、学生会、团总支等基层组织的参与和助手作用,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同时必须把学生干部的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一个工作重点,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孔燕.高校学生干部积极性的激励[J].教育长廊,2009(01).

[2]戚甫娟.对高校学生干部告退现象的思考[J].青年研究,2001(4).

[3]郭富庭.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现状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

[4]孙维鹏.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朱 斌)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 Cadr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WANG Jin-yong,ZHAO Yan,MENG Qing-xue
(Linyi Campus of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Linyi 273400,China)

As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constantly goes deeper,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 cadres is facing new situation and challenge.In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 cadres,management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ar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nd lack of communication,meanwhile,student cadres are not enthusiastic because assessme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them are not perfect.Optimized management modes can promote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tudent cadres and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departments,also improve the incentive measures for training and assessment.The innovative organization modes and countermeasures can increase the positive energy for students’management,and can effectively encourage student cadres to play the roles of bridge,bond and assistants.

university student cadres;organizational model;working enthusiasm

G647

A

123(2015)01-0004-05

2014-09-23

王金永(1983-),男,山东临沂人,青岛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与数据挖掘。

赵 妍(1985-),女,山东烟台人,青岛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学生就业管理。

孟庆学(1983-),男,山东临沂人,青岛理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学生综合事务管理。

猜你喜欢

院系学生会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