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学生理解力的学习活动
2015-08-29平亚茹
平亚茹
目前,在课堂上开展学习活动非常普遍,因为这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看似热闹的活动背后,却存在学生的思维量不够的问题。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对学生理解力的培养,认为只要让学生学会某些知识和技能就算完成教学目标了,因此学习活动常常流于形式。
那么,如何通过学习活动增加学生的思维量,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呢?笔者结合在美国研修期间听的两节关于《测量》单元的小学数学课,以典型的教学案例为研究分析对象,来谈谈自己对提升理解力的学习活动的认识。
在第一节课中,教师给定了测量单位让学生进行长度的测量,即每组学生都有若干个像积木一样的立方体,这些立方体大小完全相同,但颜色不同,每个立方体作为一个测量单位(非标准测量单位)。在测量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物体并测量其长度。笔者看到学生测量的物体各种各样,有从家里带来的照片、钟表,有教室内的桌椅,还有书包内的铅笔、笔记本等。最后,学生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中。
一位学生用组合起来的8个积木块来测书本的长度,结果这8个积木块合起来比书本短,然后他用9个积木块,结果总长度又比书本长。于是,他对书本的精确长度产生了疑问。其实在测量过程中很多学生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但老师并没有告诉学生怎么做,只是让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其中一位学生用橡皮代替积木块作为测量单位,结果6块橡皮合起来的长度与书本的长度正好吻合。于是,他把测量单位由积木块改成了橡皮块。另一位学生发现12个曲别针合起来的长度与书本的长度正好吻合,于是,他在记录单上把测量单位改成了曲别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亲身体会了测量长度的基本过程,并且学会了运用对比的方法,找出所测量的最大物体、最小物体,并能将其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在第二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物体作为长度单位(非标准测量单位)进行测量,并且在测量之前进行估测。我们看到学生选择的长度单位有小立方体、蜡笔、铅笔、回形针等物体,并用该测量单位与被测物体进行比较,然后确定该物体有多少个测量单位,最后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在将估测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时,学生感受到估测和实际测量存在着误差,因而体会到测量的重要意义。在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时,学生因选择的长度单位不同,产生了认知冲突。一位学生强调书本的长度是6块橡皮,另一位学生强调是12个曲别针,还有几位学生说是9块积木。教师质疑:为什么同一物体测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经过小组讨论分析后,学生达成共识:要有一个“标准化”的长度单位。之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书的长度=6块橡皮=12个曲别针”,引导学生得出长度单位是可以换算的。接着,引导学生认识直尺,学习毫米和厘米,学习科学的测量方法。
同样的内容,中美教师采用的学习活动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笔者询问了初一年级的几个学生上小学时是如何学习测量的。这些学生不约而同地提到,老师先让他们认识长度单位,然后让他们用尺子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就中国的这节课来看,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知道了长度单位,学会了换算长度单位和测量物体。然而从理解力角度来看,这些仅仅是一种事实的学习,学生并没有明白标准长度单位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米、分米、厘米和毫米这些不同的单位间的关系是什么,而这正是被我们忽视了的理解力。
分析美国这两节《测量》课,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力。教师通过让学生测量感兴趣的物体,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究如何才能测量书本的精确长度。这样的学习活动结合生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
我认为,基于提高学生理解力的学习活动应注意以下几点:学习活动要有利于产生认知冲突,并且要抓住关键问题。学习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能留下思维的痕迹。学习活动要让学生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并且能激发探究的热情和欲望。
总之,基于提高理解力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和思考。学生通过有效的活动,体验和感悟,分析和思考,可以更快地掌握知识,并逐步提高理解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编辑 肖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