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常态化

2015-08-28陈向阳等

群众 2015年3期
关键词:干部监督制度

陈向阳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强调,“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要做到管理全面、标准严格、环节衔接、措施配套、责任分明”,为新形势下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指明了方向。要把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作为江苏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方面要求,切实强化对干部的严格管理监督,着力造就一支适应“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做到全管全严。从严管理干部就要全面地严,严到每个干部身上,不搞特殊、不漏一人,既始终扭住关键少数不放松,又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一要全员覆盖全面管理。把所有干部全部纳入管理范畴,实现从进入干部队伍的年轻同志到离退休干部的全覆盖。同时,针对年轻干部、后备干部、“一把手”、关键岗位干部等特点,采取差别化措施,进一步提高干部管理针对性。二要对“一把手”重点管理。全面建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把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听取基层意见建议,作为重大决策必经程序,实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全面推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等利益牵涉事项的制度。探索实行决策过程纪实制、重大决策终生负责制。三要对关键岗位干部从严管理。对选人用人、执法执纪、行政审批、资金划拨等身处关键岗位的干部,建立健全权力运行过程化监督机制,通过平时巡查、定期审计、随机访谈等措施,强化对权力运行关键节点的管理监督,防止权力寻租、“小官巨腐”。

二、严格标准与强化执行相结合,做到敢管敢严。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一要突出先进性示范性,严格标准。以党章规定的干部条件、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为依据,对“三宽四有”的内涵和标准进一步提升,研究制定体现从严管理要求、符合干部队伍实际的干部管理标准体系。二要突出系统性操作性,健全制度。把干部管理标准体现在制度规定中,按照可执行、可监督、可问责的要求,该制定的制定,该完善的完善,构建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把落实干部管理标准贯穿于制度建设中,建立健全源头防范、日常监管、重要岗位和重点领域干部管理、问责追究等方面的制度,形成事前严防、事中严管和事后严处的干部管理监督链。三要突出规范性约束性,强化执行。加强干部队伍综合考评和综合研判,对自我要求不高、执行纪律标准不严的,严肃批评教育、记录在案,不得委以重任;对在现岗位上不胜任不称职的,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破坏制度的,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特别是对一个时期以来反映较大的拉关系、打招呼,重关系背景、轻公平公正的问题,要坚决抵制、切实纠正。

三、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做到长管长严。加强干部管理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拓展管理监督的时间、空间和内容,做到干部随管理成长、管理伴干部一生。一是把日常管理和关键时刻管理贯通起来。进一步完善述职述廉、民主测评等制度,采取提醒谈话、函询质询等方法,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二是把上级管理、班子管理、自身管理结合起来。要在引导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的同时,通过廉政承诺、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等形式,强化自我管理。要建立健全上级党组织参加下级党组织民主生活会、上级党组织负责同志与下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谈心谈话等制度,严格落实“三责联审”制度,探索建立市县乡巡查机制,推动上级监督经常化制度化。三是把行为管理和思想管理、工作圈管理和社交圈管理统一起来。用好用活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函询诫勉、谈心谈话等有效做法,及时帮助清扫思想上的灰尘,校正行为上的偏差。建立走访制度,纪委和组织部门不定期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全面了解干部工作情况。建立群众监察员等制度,推行干部监督进社区,做到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管理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四、常规管理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做到实管实严。科学管理,从严监督,措施必须切实可行。一要突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作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把道德建设作为突出内容,引导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联系干部队伍实际加强思想引导,明辨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认识,推动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二要突出制度约束的严肃性。把干部管理与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和正风肃纪,做到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三要突出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不以GDP论英雄,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方面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建立健全上评下、下评上、群众评、第三方评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将考评结果作为干部管理重要依据。四要突出监督检查的经常性。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特别是要规范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使干部处于全方位全天候的监督之中,最大限度避免干部犯错误、犯重复性错误、犯大错误。

五、明晰责任与强化落实相结合,做到真管真严。从严管理干部,是各级党组织的责任所系、使命所在。一要逐级明确责任。针对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不同特点,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一步厘清干部推荐、考察、决策、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逐级建立从严管理干部责任制。强化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一把手”的直接责任,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的配合责任。二要推进协同管理。全面推行干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整合纪检监察、组织、公检法司、人社、审计、信访、编办等部门力量,定期或不定期沟通情况,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加强资源整合,建立领导班子和干部管理监督信息共享数据库,为有效管理干部提供依据。三要强化追责问责。结合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督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市县乡党委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等工作,同步开展干部管理工作检查。对用人严重失察、失误,疏于管理监督,班子成员或分管的人员连续或多次违纪违法的,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追究相关领导和干部管理监督部门的责任。

六、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做到善管善严。从严管理出战斗力,关心激励出凝聚力。一要扎实推进基层公务员“双梯制”。按照中央《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尽快研究制定我省实施办法。适当调整事业单位干部提拔调任限制性条件,支持市县两级根据实际,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干部成长进步提供更多空间。二要积极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大力弘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支持创新、允许失误、宽容失败,推动干部为官敢为、积极作为。对犯错误的干部,区分不同情况,把握政策、稳妥处理,避免政策偏颇、宽严皆误。完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和保护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和热情。三要切实加强日常关怀。通过经常性交流沟通、心理疏导等,促进干部身心健康。建立帮扶救济制度,通过基金救助和帮困慰问等,使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四要防止和解决为官不为问题。推行日记实、月小结、半年汇总、年终评比的干部工作实绩记实制度,督促干部履职尽责。建立干部作风状况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对庸懒散浮拖的干部,注重正面引导、教育帮助。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后续工作和即将开展的“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分层级分领域开展“为官不为”专项整治,奖勤罚懒,推进“能上能下”,严肃查处失职渎职干部。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

责任编辑:冷 超

猜你喜欢

干部监督制度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监督宜“补”不宜“比”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