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经济哲学思想探究
2015-08-28刘晓东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哲学思想。马克思在通过对作为国民经济学的前提的私有制的批判和对抽象意义上的劳动概念的批判,阐释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以及对私有财产积极扬弃的共产主义。马克思在《手稿》中的经济哲学思想,其向人的价值的转向和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的阐述等都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一定的警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异化劳动;私有财产;经济哲学;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原则,其经济哲学思想对我们建设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年对经济学领域背后问题的哲学探究,也是在马克思逐渐创立其唯物史观和后期其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奠基和形成的一步。《手稿》中蕴含了丰富的经济哲学思想,其对劳动和私有财产的论述,以及对私有制的扬弃之路的探究、对经济学背后人的问题的探究对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具有相当的警示和指导意义。
1 《手稿》中的经济哲学批判
《手稿》中从揭示国民经济学所未能阐释的前提出发,逐步弄清楚国民经济学背后的私有制前提,逐步揭示作为财富和资本本质的劳动的真正面目。马克思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而不是像国民经济学一样从私有财产的存在出发,对国民经济学家作为前提的私有财产,劳动、资本、土地的相互分离等进行一场哲学上的批判。这种批判在于澄清其存在的前提和划定私有财产所存在的界限,以及作为异化劳动存在的条件。同样在这种批判为前提下,马克思通过其经济哲学批判确立了扬弃私有财产的意识形态,同样也为这种意识形态的存在找到了一条可实现的道路。在这种经济学和哲学的结构性结合的道路中,马克思确立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也就是真正的人道主义和实现了的自然主义。
(一)从“劳动”到“异化劳动”
劳动在国民经济学家看来是资本的本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马克思在笔记本Ⅰ<工资>和<资本的利润>两部分,揭示了这个作为“积蓄的劳动”的资本的运动给工人所带来的命运。国民经济学所追求的社会的最富裕状态带给工人的只能是“大多数人遭受痛苦的不幸福状态”。但是按照国民经济学的立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的全部产品本来应该属于工人,而实际上工人得到的仅仅是维持自己生存和种族延续的工资。按照国民经济学的立场,“工人的利益从来不同社会的利益相对立”,然而在马克思在考察了国民经济学的三种社会财富状态后,认定不管社会财富出于衰落状态、财富增长的状态还是财富到达顶点的状态,对工人来说都是不利的状态,工人不是一部分或大部分被饿死,就是在过度劳动中缩短寿命,从而避免了整个工人阶级的同归于尽。
在分析了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及其于所表现状况的矛盾之后,马克思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学家的劳动观念的质疑,“把人类最大部分归结为抽象劳动,这在人类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同样在面对蒲鲁东对国民经济学家的矛盾所提出的“希望提高工资来改善工人阶级的状况,究竟犯了什么错误?”在这里马克思逐渐引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来阐释国民经济学中的劳动的概念。马克思在这里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分析了工人阶级的现状,“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观,“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国民经济学正是由于不考察工人(劳动)同其产品的直接关系而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的这种异化劳动观正是在国民经济学所提出的劳动观基础上对劳动生产者的价值回归。国民经济学把无产者仅仅当作工人来考察,工人完全像一匹马一样,不被当作人来考察。国民经济学家对社会财富的追求是完全忽视作为财富生产者的工人的。“国民经济学,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整个社会的资本被看作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而工人本应对劳动产品的占有,在实际中却变成了维持肉体生存的工资,变成了对资本的扣除。也就是说在国民经济学的眼中,是不存在不劳动的工人的,其不知道有失业的工人,“小偷、骗子、乞丐、失业的……都是些在国民经济学看来并不存在,而只在其他人眼中,在医生、法官、掘墓者、乞丐管理人等等眼中才存在的人物;他们是一些在国民经济学领域之外的幽灵。”正是在向劳动生产者的价值回归中,马克思尝试了人道主义的路径,在这种探索中,马克思使用的便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语言。工人在异化劳动中同其劳动行为相异化,同人的自由而普遍存在的类本质相异化,这正是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概念前提的批判转向真正的在价值观上对国民经济学的立场进行批判。当然在明确了国民经济学所提到的劳动的前提實则为异化劳动之后,对国民经济学的矛盾进行反抗的“提高工资”,只能是在异化劳动领域的不现实的尝试,而真正的问题在于解决异化劳动问题。“强制提高工资,无非是给奴隶以较多工资,而且既不会使工人也不会使劳动获得人的身份和尊严。”
(二)对私有制的批判
马克思在阐明了国民经济学劳动概念的异化劳动本质之后,对作为国民经济学未加以阐明的前提——私有财产——得出了本质的结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马克思同时又提出了两个打算解决的任务:“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作为异化劳动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又怎么以人的发展的本质为根据?”对第一个任务的解决中,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本身包含着工人对劳动、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和非工人的关系,以及非工人对工人和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像在对异化劳动的表述中,工人的异化劳动不仅生产出工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也就是说,私有财产本身既包含着工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的不占有,也包含着资本家对工人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占有。在接下来的笔记本Ⅱ中,马克思本应该更加详细地阐述私有财产本质,很遗憾由于手稿的遗失我们已经看不到这一部分了。马克思也就是在通过异化劳动引出私有财产的定义之后,在私有财产本身包含的工人与非工人的关系中阐述了私有财产的本质。在这里虽然笔记本Ⅱ的遗失导致了我们无法真实的看到马克思的完整的想法,但是我们从笔记本Ⅲ对笔记本Ⅱ的补充部分和笔记本Ⅱ仅存的部分来推测,这是马克思对作为资本的私有财产的积极意义的阐述。
在国民经济学的眼中,丧失工作不劳动的工人是不存在的,同样作为资本而存在私有财产也才是真正的实现了的。也正是国民经济学这种对资本的崇拜,对劳动的追求,以及对作为真正人的工人的漠视,也就发挥出了私有财产作为资本的真正意义。“李嘉图、穆勒等人比斯密和萨伊进了一大步,他们把人的存在说成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有害的。在他们看来,生产的真正目的不是一笔资本养活多少人,而是它帶来多少利息,每年总共积攒多少钱。”“私有财产的关系潜在地包含着作为劳动的私有财产关系和作为资本的私有财产关系,以及这两种表现的相互关系”私有财产作为资本的运动,势必让作为另一种资本形式的地租回到资本运行的轨迹上去,而这种回归也正是体现了私有财产运动的积极性,“在这里对象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规定性消失了,在这里,私有财产丧失了自己的自然的和社会的特质,在这里,同一个资本在各种极不同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存在中始终是同一的,而完全不管它的现实内容如何”。在谈到亚当·斯密作为国民经济学的路德的时候,斯密提出的作为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的劳动的原则和将私有财产视为现实能量和现实运动的产物,是一种对外在的将私有财产仅仅视为对象性本质的货币主义体系和重商主义体系的一种内向性变革。正是这种内向性的变革,彻底实现了对人的否定,同样也使得人本身成了私有财产的本质,这种人就是完全在异化下的人,是私有财产的积极的、全面的展开。“只有这时私有财产才能完成它对人的统治,并以最普遍的形式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力量”。从而展现了私有财产运动的积极力量。
(三)对实现共产主义的路径的阐述
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眼中的劳动原则从现实的经济状况出发而作出了异化劳动的阐释,同样对国民经济学所未能阐释的私有财产前提做了阐释。马克思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对工人阶级的漠视,同时对国民经济学所表现出来的对社会最富裕状态的追求和作为此状态下痛苦的工人的矛盾揭示和批判。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阐述了他的共产主义。这种共产主义正是扬弃了的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共产主义是从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之后扬弃而来的,“对异化的扬弃与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路”。也就是在此异化和私有财产充分展开的基础上实现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实现对人的全面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阐释中,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其对私有财产运动的积极意义的强调。在笔记本Ⅰ中<地租>部分,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中的劳动、资本和地租的分离的论述中,地租作为私有财产充分展开过程中必然被资本征服的一部分,其最终结果便是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差别消失,在作为资本的私有财产的运动中,旧贵族会彻底没落,同时金钱贵族将最后形成,“地产这个私有财产的根源必然完全卷入私有财产的运动而成为商品”。“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的运动,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同样,已经生成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正是这种私有财产的积极运动,生成了我们所需要具有的人的本性的积极本性。也就是在对共产主义的阐释中,马克思实现了从经济学向哲学的转向,通过对经济学中的原则、价值取向等实现向哲学的回归,从而达到了经济哲学的意义。
2 《手稿》对当代经济建设的启发
马克思在价值观上的人的视角的转向,对我们审视我们的经济理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正如罗宾逊夫人所说的那样,每一种经济理论背后都有一种意识形态为其辩护。对人的异化状态的关注、在价值原则上对人的倾斜,这样会有利于打破我们对既定的经济理论的盲目迷信,能更好的把握经济理论应用范围和条件。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同时在统筹兼顾的方法下,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们在把握好经济建设与人的发展问题、人与自然的问题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经济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人服务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解也只有在共产主义——实现了的自然主义——中才能得到解决。对经济建设中人的异化问题的关注和处理好私有财产运动的积极本质问题是一对难以逃离的现实对立,这需要我们能更好地把握马克思在《手稿》中所阐述的经济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人民出版社, 2000.
[2] 余源培, 赵修义, 俞吾金, 等. 关于经济哲学的笔谈[J].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2): 78-85.
[3] 陈新汉. 经济哲学不是什么和是什么[J]. 学术月刊, 1997 (5): 6-8.
[4] 吴晓明. 马克思经济哲学之要义及其当代意义[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1: 003.
作者简介
刘晓东(1992-),男,山东昌乐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