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员听辨困难原因及解决对策
2015-08-28马庆然
摘 要:多数口译员认为英译汉明显难于汉译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非母语比母语听辨困难。口译员听力困难主要表现为没听见或没听懂。而造成这种现象,不仅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本文旨在解析造成译员听力困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提高译员听力能力,为口译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开端。
关键词:口译;听辨困难;主观原因;客观原因;解决对策
根据著名学者Gile提出的“口译注意力分配模式”,口译的认知处理分为听力理解、产出、短期记忆和协调四个环节。听力是首要的一环。而在口译实践中,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译员会在原语听辨上遇到困难,影响着口译进行。本文解析口译过程中的听辨障碍及可能出现的困难,并提出提高口译质量的相关策略。
造成译员听辨困难的主观原因有:
一、知识不足。即译员的知识相对来说不足以满足口译的内容。译员知识不足基本发生在两个层面:语言和意思。也就是说,译员可能词汇量过小,英语基础薄弱,听不懂讲者所使用的词汇或句子;或者听懂了词汇和句子,却不能明白讲者表达的意思。
二、笔记方法不当。有的译员过于依赖笔记,在听的时候将过多精力分散到做笔记上面,结果往往顾此失彼,做了笔记却没有把握讲话内容的完整信息。
三、紧张心理。临场经验不足的译员更容易怯场,尤其是在比较重要的场合或有懂外语的领导在场时,译员的心理压力会骤然增大。适度的紧张有利于译员集中注意力,但过度的紧张则会导致短时记忆空白、思维受阻等问题,严重影响现场口译的效果和质量。
造成译员听辨困难的客观原因有:
一、现场噪音干扰。在实际工作情况下,经常会存在一定的噪音干扰。比如:场内发言人话筒的电流声、听众中的说话声、场外的噪音。这些噪音使译员在听辨非母语方面承担了更大压力。
二、各国、各地区口音不同。据有人统计在使用英语的人中约有50%的人属于非英语国家的人,这些人讲话都带有地方口音。英、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人士所讲的英语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比如,澳大利亚英语中,I'm going today的发音听起来和I'm going to die十分相似,如不了解澳大利亚英语的发音方式,译者往往会一头雾水,甚至会闹出笑话。
三、发言人语速过快、吐字不清或音量过低。每个发言人的演讲能力不同,有的发言人语音标准,吐字清晰,节奏适中;而有的则在此方面有所欠缺,导致譯员听辨困难,难以理解和把握发言中心意思。
提高译员听辨能力的对策:
一、注重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加强听力技能训练。首先,对两种语言的灵活掌握和熟练应用能力是口译员的基本素质之一,做口译员决不能放松词汇积累、句型分析、听力口语等方面的训练。而且,训练材料在内容方面要尽量覆盖多学科领域,以适应口译工作跨学科的特点。
二、译前准备到位。有“卓越的演讲家”之誉的美国前总统林肯曾指出:“即使是有实力的人,若缺乏周全的准备,也无法做到有系统、有条理的演说(戴尔·卡耐基,2002:62)。”充分准备对于口译的质量和成功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能够使我们逐步获得较强的信心。译员应通过不同方式向会议组织方或大会发言人了解会议议程、主题及讲话的主要内容,上网搜寻会议相关资料,收集并精通有关专业术语。除此之外,译员在接到任务后,要合理安排行程,提前报到以熟悉环境。译员着装应符合职业要求,适应工作环境,在细节处展现专业性,建立威信。只有事前准备充分,才能在现场口译中快速反应,游刃有余,从而顺利完成传译任务。
三、做笔记时把握要点。做口译应主要依赖现场理解和短时记忆,笔记只起到提醒的作用。译员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听懂发言内容上,做笔记尽量简洁清晰,体现逻辑结构。
四、加强心理素质锻炼,多参加社会活动,如组织大型活动、参加演讲比赛等,以提高大场合适应力。在口译中多给自己积极暗示,并将关注点放在口译的内容上,而不是担心自己是否会出丑。培养应激能力,碰到临时换稿、受到观众挑战等突发情况,应从容面对,尽快摆脱窘境,避免引起连锁反应和恶性循环。
五、现场提高抗干扰能力。如果噪音问题比较严重,译员可以提请有关方帮忙处理。如果问题并不严重,且噪音难以消除,那么译员只能尽力适应。适应噪音、提高抗干扰能力是译员自我口译训练过程中必备的一环。
参考文献
[1]黄建凤,宋亚菲.口译的怯场心理分析及对策[J]. 上海翻译 , 2004, (4): 43-45
[2]王永秋.口译听说技能训练[J]. 中国科技翻译 , 2001, 14(4): 37-39
[3]张玉翠.英汉口译信息解码中的语义噪音干扰及排除[J]. 盐城工学院学报, 2012, 25(3)
[4]林超伦.实战交传[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
[5]陈新仁.英语专业学生口译能力问题探索[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马庆然(1994—),女,山东省菏泽市人,山东大学(威海),专业: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