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2015-08-28李浩
摘 要:大学生在公民参与意识中,呈现出参与主体的全民化与原子化,参与客体的广泛化与碎片化,参与方式的多元化与两极化,参与态度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参与目的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特征。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层面进行了探讨,梳理这些特征的成因。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参与;特征;成因
公民参与是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现代国家实现善政善治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公民中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公众对其在社会责任感和公共事务参与上有着较高的期待。其公民参与的表现不仅是其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 公民参与和公民参与意识的含义
所谓公民参与,其含义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取向之别。狭义取向的公民参与主要指普通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制定和公共治理的制度性参与行为。狭义取向认为,不仅参与主体范围应当限定在非职业化政治活动者,参与路径也应当排除选举等普通政治权利和街头抗争、群体性事件、维权活动、非法上访等非制度化因素。这一定义的内涵已经接近“政治参与”。广义取向定义为,公民参与即公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和公民生活的一切行为。不仅涵盖制度化非制度化的政治生活参与方式,也应包括所有关于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如社会领域、文化领域、伦理道德领域的参与。其中,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本文倾向于广义的公民参与定义。
在公民参与广义定义的基础上,公民参与意识应当定义为:一定社会的公民对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其它公共事务管理的认知和意愿,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价值观念。而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是指一定时代条件下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现状的基本认知和态度,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价值观念。
2 我国当代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的特征
我国大学生公民参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经嬗变,从建设新中国的理想信念驱动,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全民动员,再到改革开放初期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简单化,最后落脚在九十年代以后商品经济大潮中的务实。在当前的时代条件下,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表现出参与主体的全员化与原子化,参与客体的广泛化与碎片化,参与方式的多元化与两极化,参与态度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参与目的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特征:
1. 参与主体的全员化与原子化。一方面,随着理论素养的提高与知识面的扩大,大学生的关注点扩展到了公共议题的所有层面,参与主体也呈现全员化特征。大学生公民参与的主体性意识增强,参与能力也在不同程度上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以独生子女为主要构成部分,习惯于衡量标准自我中心化,又缺乏公共交往经验的新一代大学生不太善于处理“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因而导致交往理性缺乏,共识度低,协同性差,表现出公共话题的个人化,个体话语的绝对化等“原子化”特性。
2. 参与客体的广泛化与碎片化。随着大学生对国家与社会认识的深化,不仅传统的以时事政治为载体的政治生活依然占据公共议题中较为显著的位置,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具备公共性的部分,包括公用事业、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公益事业、社会自助、社会改造等,也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与此同时,由于个体背景、经历、兴趣等多种因素的差异,以及网络时代信息碎片化的趋势,大学生对对象的关注分歧极大,甚至同一主体在较短时间的关注热点都可能发生较大改变,出现对象“碎片化”的特征。
3. 参与方式的多元化与两极化。影响公共决策和公共生活的制度化公民参与方式都出现在大学生的公民参与活动中,如竞选、投票、结社、对话、辩论、听证、动员、宣传、协商、调解等。由于大学生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一些原本与大学绝少关系的非制度化公民参与方式也出现在大学生的公共生活中,如串联、行贿、宣泄等。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如即时通讯软件如QQ、微博、微信等新的渠道广泛使用,也使得公民参与的方式更加丰富。然而,参与渠道的扩展并没有带来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剧增,反而由于信息充实与消遣方式丰富化导致部分大学生生活更行封闭。“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公民参与行为总体水平一般,且其中‘表达及互动性公民参与和‘行动性公民参与均呈现消极倾向。”[1]
4. 参与态度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在物质条件较为丰富的社会中成长的新一代大学生,思想更加独立,表现出较强个体独立性以及强烈的自主意识,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在遇到公共议题时,能够主动地接触和思考,在日常交流与网络评论中表現出良好的参与感。同时,作为自我观念突出的当代大学生,对待事物的判断标准,更多依赖情感,不会考虑社会责任与现实需要,面对不感兴趣的事物时,往往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在各种宣传动员活动中,相当多大学生表现出慑于权力、碍于情面的被动参与态势,即使是主动参与,也更多停留在口头交流与网络评论,实践意识上依然呈现被动和消极特征。
5. 参与目的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由于中国一百多年来经历了极其复杂而剧烈的变革,如今又处在了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潮的尖锐碰撞,各种观点的激烈交锋,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交织纠缠,泥沙俱下,难以理清。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是大学生公民参与目的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既有彰明理想信念的群体共识与个体实践,又有利益驱动的群体选择与话语回避。个体利益优先的选择潜规则与话语塑造的显规则运用纯熟,构成了一幅极度理智抉择下的虚伪群生像,也即钱理群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3 当代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特征的成因
1. 经济层面。“‘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经济基础的进步为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公民参与提供了可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利益格局被消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世界扁平化,公民意识不断增强,为提高公民参与水平和质量提供了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伴随物质条件的改善,价值观出现商品化的表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泛滥于大学生日常生活领域。大学生更加关注现实物质利益的增加,而对于利益驱动不足的公民参与缺乏实践动机。
2. 政治层面。制度变革的驱动与执政基础的稳定性追求使得扩大公民参与成为由上到下的共生性目标,也是大学生公民权利觉醒的必然选择。然而,平台设计的缺陷,使得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制度化选择不足,渠道不畅,从而抑制了参与行为与参与意识。
3. 文化层面。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一直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本质特征。即使进入现代社会,“官本位”,“臣民化”基因仍被延续到当前政治生活中。而传统“士”精神的衰落,又失去了制约这一基因的既有力量。正如托克维尔所言:“专制者不会请被统治者来帮助他治理国家,只要被统治者不想染指国家的领导工作,他就心满意足了。”
参考文献
[1] 姜珊.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参与行为的实证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5):282-284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3。
[3]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杲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625
作者简介
李浩,私立华联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