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体会

2015-08-28邱佳李飞雁

卷宗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药学中药教学

邱佳 李飞雁

摘 要:《中药学》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是衔接各门专业课程的桥梁,然而,中药的种类多,一药多种功效,易混淆,难记忆。本文从教学的多样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灵活的知识总结三个方面对《中药学》的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中药

《中药学》课程是中药学、中医学、针灸推拿等专业的基础学科,在高职高专院校,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往往被安排在第一学期教学。作为衔接各门专业课程的桥梁,中药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之后一系列专业课程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中药学》这门课程,其知识内容的学习本身就存在一定难度,比如中药种类太多,常常一药多种功效,易混淆,难记忆。这是大部分学生的心声,也是青年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困扰的问题,即便是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课堂上也难免会有部分“走神”的学生。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将看起复杂的知识内容进行系统化来学习,笔者通过在高职院校的自身教学体会,谈谈以下几点认识。

1 教学的多样化

1、多媒体的辅助教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近几年,多媒体的配备已经走进每个学校。传统教学手段单一,诱发学生进行拓展性思维的机率小,教师更多的还是通过口头讲述、描绘、板书、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更深层次的拓展,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1]。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辅助教学,通过展示中药的原植物、中药材和饮片,让学生在初次接触时可以更直观的认识到中药的实物,获得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继而再深入主题,讲解该药的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等。比如中药海金沙,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该药的原植物和孢子生长部位,让学生认识到海金沙来源于蕨类植物的成熟孢子而非字面理解的矿物类中药。另外,某些有特殊炮制方法的中药,还可以通过图片结合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这种图、文、声并用的方法,使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大为增加,进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力,同时更好的提起学习的主动性。

2、引入实践教学。中药学是以理论授课为主的专业基础课,长期以来学生从医处方用药而不识药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中医学和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对中药的传统炮制理论与操作技能,药物性状的认识都较为欠缺。而中药性状的认识有助于对药物性能、功用的记憶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加入实践教学,比如带学生参观标本室,组织学生到种植地观察药材原植物,同时在上课期间,也可将一定的原植物和饮片、标本带入课堂,有利于学生将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多方位加深对中药材的认识。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也可以适当的安排实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2]。比如川乌的生品与炮制品毒性差异试验,学生通过试验结果的观察,可以容易的掌握炮制对有毒中药毒性的降低。引入实践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习兴趣,为临床用药打下基础,学生总体反应较好。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知识点的特征,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牢固掌握。比如中药的配伍禁忌,针对“十八反“、”十九畏”的理解是中药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中药的现代应用中,是否绝对不能配伍应用呢,现代科学如何解释?在教学时就可利用读书引导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此外,还可组织中药兴趣小组和中药学知识竞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外活动。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 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中药学课程体系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大部分学生认为中药学是一个死记硬背的学科,尤其是各论部分涉及到各类临床常用中药,数量多,易混淆,难记忆。在教材的编排中,只有文字性的描述,具体中药的知识内容也都是统一的框架,易导致学习疲劳。如果在教授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逐一讲解,随着中药数量的增多,学生就会大脑疲惫,产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因此,中药学各论部分的教学,一定要注重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消除学习中药只是文字性记忆的观念。

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主要是针对某个中药的学习,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和掌握中药的知识点,杜绝学生单一思考模式产生的记忆疲惫。比如益母草,首次接触时,第一认识是药名,如何引导学生从药名进行思考呢?益母草可理解为对母亲有益的一种草质中药,对母亲有益,可以联系到治疗妇产科疾病,再结合讲解“茺蔚子找益母草”的小故事,可引导学生对益母草活血调经功效的思考和深刻记忆。此外,从采收部位如种子类所含油脂成分具润肠通便功效,解表类中药与生活中常见的感冒病症,现代研究与传统功效等多方面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性记忆。

3 引导学生进行灵活的知识总结

在教学中发现,布置学生进行各章知识的总结,检查结果分为两类:一类学生知识内容总结比较灵活。另一类学生的总结比较单一,是将教学中围绕的知识点“性能、功效、主治”写了一遍,并且这类学生人数占了总数的大半。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第一类学生的分数远高于第二类。通过以上例子,以及中药学学科自身的特点,高职高专学生在自学性和总结能力方面的欠缺,可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总结十分必要性。

知识总结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性学习的过程,可以灵活的采用归纳,对比,联想等方法。首先归纳法的应用,比如理气类中药的总结,整个大类具有梳理气机的作用,细分可归纳出行气类和降气类中药,行气类用于治疗气滞证,降气类可用于治疗气逆证,再细分具体是行脾胃之气或肝郁之气,还是降胃气或降肺气类中药,又可进一步归纳总结,最后再对单个中药的特殊性进行记忆。即是引导学生首先对每个层次共性知识内容的归纳总结,再进行“个性”区别,这样对知识的框架清晰明了,思路明确。其次,对比总结法在中药学的大部分知识学习中应用广泛,比如功效相似或相反中药,三黄(黄芩、黄连、黄柏),独活和羌活等。独活、羌活均能祛风湿解表,独活偏治下半身风湿,羌活偏治上半身风湿{3};同源异位中药如麻黄与麻黄根,肉桂与桂枝,板蓝根、大青叶、青黛等;炮制不同的中药如生地黄和熟地黄,大黄与制大黄等;药名相似中药如猪苓与茯苓,川贝母与浙贝母,赤芍与白芍等,对比总结法可理清中药的共同点及不同点,避免功效应用的混淆。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每章知识内容的总结十分必要,一则理清思路,及时消化学习内容,二则进行对比性、联系性总结记忆,前可复习旧知识,后可为新知识奠定基础,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

总之,中药学的教学需将学科特征与教授对象的综合情况有机结合,注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及时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

参考文献

[1] 李俊 李长征.计算机互动教室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 362.

[2] 廖华军,邱颂平.中药学教学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6):29.

[3] 李本俊,殷亚敏.中药学教学方法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3):70.

作者简介

邱佳(1988-),女,汉族,贵州贵阳人,助教,研究方向:中药学。

猜你喜欢

中药学中药教学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