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鲁迅的“立人”思想及其现代教育意义
2015-08-28赵亚平
【摘要】鲁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是一位难于逾越的伟大作家。其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语文教科书中所占的比例也是古今中外作家作品难以比拟。本文试从鲁迅作品中“说”与“不说”、“忘却”还是“纪念”这两组二元对立的言说困境的角度出发,细读文本,结合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来阐释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及其现代教育意义。
【关键词】“立人”思想;独立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纵观鲁迅的小说中,不难发现,二元对立的意象表述成为鲁迅小说复杂性的一大特色。如光明与黑暗,沉睡与觉醒,吃人者与被吃者,觉醒者与庸众,人与兽,以及空虚与充实,自由与限制等等,这些看似相反或冲突的意象既增添了鲁迅思想的复杂性和深邃性,又为后人在解读鲁迅思想的道路上提供了多角度的可能性。本文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切入,寻找鲁迅先生“立人”思想的情感线索,以及“人”所处的社会现实,并阐释“立人”思想的现代教育意义。
一、“立人”思想提出的复杂心境
(一)“说”与“不说”的矛盾
在鲁迅的小说《伤逝》中,男主人公涓生就面临着这样一个“说”与“不说”的困境。他和子君的感情后来发生变化,已经不爱子君了,这时涓生就面临着一个难题:我告不告诉她呢?不说,是“说谎”,是虚伪,也是对子君感情的欺骗,但如果说出真话,告诉子君“我不爱你了”,又担心子君承受不住感情的创痛,特别在当时的社会里,不能承受之重还有封建思想下的流言蜚语以及伦理道德的指骂,也会变相地将她推向死亡的火坑中。最后,她果然在孤寂中死去,涓生也因此无法摆脱内心的负疚。
夹缝中的两难选择,无论是“说”还是“不说”都要付出良心和道德的沉痛代价。这是鲁迅笔下涓生的言说难题,同样,也是终生折磨鲁迅的言说困境。
(二)“纪念”还是“忘却”的彷徨
在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1《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高中教材的教学目标中希望学生通过掌握课文以悲愤(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对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但回头再次翻看此文,将之放在鲁迅作品研究的范畴中,重新研读教材。发现鲁迅先生在字里行间也流露了内心的诸多困惑。文章一开始,学生问,“先生,你写了纪念文章没有?”鲁迅说:“没有。”“你还是写一点吧,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可是要写了,鲁迅又想:“写点东西与死者又毫不相干”所以又想不写。但不写就会被遗忘所吞噬,于是乎,“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吧,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梳理得来,整篇文章都在这“写”与“不写”,“说”还是“不说”的矛盾中盘旋、困惑。这背后也是对题目中“忘却”还是“纪念”的困惑。
矛盾的思想之后,是鲁迅冷僻的思索。二元对立的矛盾心境之下,总要选择一条救国的启蒙之路,困顿之时,钱玄同的一句话“总有一些人清醒了,不可否认,没有破坏这铁屋子的希望”犹如及时雨般浸润了鲁迅的心田。正是这一点点的“希望”触动和诱发了鲁迅拿起“枪杆子”的勇气和决心。这一点点“希望”也是鲁迅走上启蒙国民精神和建立“立人”思想的文学之路的动力来源。
二、“立人”思想提出的悲凉现实
(一)农民:甘心去做奴隶
在鲁迅看来,“人”的愚昧,精神不觉醒是造成“农民”受压迫的根本原因,在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一文中,少年的闰土活泼好动,机灵天真,二十年后,再见到昔日的玩伴,闰土恭敬的一句“老爷”足以将彼此之间海天拾贝、雪天捕鸟的记忆扼杀在童年。而伫立眼前的却是一个被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折磨得像一个木偶人的老一代农民形象。“我”与闰土之间那看不见的高墙阻断了一切童年的联系,也阻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沟通。闰土需要的“香炉和烛台”是中国当时所有农民眼中的希望,而鲁迅的希望和愿望却恰恰被这“香炉和烛台”所茫然。这是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民的毒害,甘心老老实实地去做奴隶。“奴才”论的提出,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民众麻木、无知、冷漠的精神状态。鲁迅希望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民众的良知和麻木,使其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的个体。这也是鲁迅先生“立人”思想呼之欲出的社会需求。
(二)知识分子:不被理解、同情
鲁迅先生一方面刻画了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劣根性外,另一方面用他人文的笔触抚慰了这些寂寞的灵魂。在《药》中,革命者夏瑜为了拯救民众争取革命而献身,换来的却是一批无知民众作为“看客”般伸起脖子热闹看杀头的悲凉。而“未觉醒”的大多数从不去关注和议论这杀头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此外,孤独的人何止夏瑜一个?在《孔乙己》中,经常在咸亨酒店出入的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孔乙己,自始至终都是他者心中说笑、嘲讽的对象。甚至在他遭遇被打折腿的惨剧后,也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关心与同情,依旧是嬉笑怒骂。直到第二年的端午,只有酒店老板还惦记着孔乙己的死活,其原因却是“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冷冰冰的话语背后是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和不理解。吃人的社会已将人坑害成“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模样,鲁迅作为冲出“铁屋子”的启蒙者,发出了“立国先立人”的先锋呼唤。
面对混沌的大众,悲凉的社会现实,鲁迅的立人思想义无反顾地高举毫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追求人、知识者、自身的解放,打破一切束缚人的陈旧规则和观念;主张个性的张扬,人格的独立,成为一个现代的独立的“人”。
三、“立人”思想的现代教育意义
(一)学生学习:彰显主体
过去教学中,“题海战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的对象,忽视个体差异性的发展。而检验教学成绩的工具也仅是单一的一张张试卷成绩,学生在其中完全是一种“失语”的状态。一成不变的答案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答案是丰富多彩”这一创新型教育发展的需求。被号称神话的“黄冈中学”的没落也恰似说明这种硬塞式的“学”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如今,教育发展中所提倡的更多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认知、判断的能力。”彰显学生作为“我”的个性需求和发展。相比被动地接受,主动地选择显得更有学习的动力和自发的兴趣。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主动、自发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不仅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使自身更具独立判断能力。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作主”,也就是“独立思索”。随着新课改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走班教学”这一新模式也应运而生,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学习需求的不同类型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模式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需求,自主选择要跟走的班级,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突出“我”的个性需求。这与鲁迅在“立人”思想中,提出打破束缚,追求“人”的个性解放,成为有独立思想的“人”不谋而合。
(二)教师教学:有效引导
在教学中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并不是指教师可以成为旁观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上,教师转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更多以“引导”为主,重在启发、激励学生。注意引导的方向性,发现在学生自学发问偏离教学目标时,教师适时强调教学目标、重点;注意启发式联想。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对文本之外进行延伸式思考。如:学习完《少年闰土》后,引导学生想象二十年后闰土和作者再相见的情景,引发学生们的丰富联想。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中,有话要说,由感而发;注意激励性评价。课堂交流互动中,更多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表达的能力。追求答案的正确性不是唯一目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要多以鼓励、激励的语言适时点评学生们的回答,给那些不确定的同学,以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次发言思考的勇气。总体说来,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更要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推动者。
综述,通过选取两组对立的情感体验,细读文本,感知到鲁迅先生在彷徨中前行的思想矛盾,更体验到鲁迅先生对当时民众蒙昧无知、思想麻木的痛心疾首,从而呐喊出“立国先立人”的救国之路。“立人”思想在现代教育的发展中仍有重大现实意义。新课标倡导的现代价值观和现代教育观便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以生为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而不是盛载知识的容器,更不是学校争名逐利的工具或手段,现代教育发展延续鲁迅先生“立人”思想的核心,在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生存状态、需求和价值的道路上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林贤治.鲁迅小说全编[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3).
[2]王光东.现代·浪漫·民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03).
作者简介:赵亚平,女,1986年生,河南人,硕士研究生,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中学二级职称,研究方向:中学语文课程教学。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