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5-08-28冯桂梅马方圆王晓英
冯桂梅++马方圆++王晓英
摘 要 在理解微课和翻转课堂概念的基础上,设计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应用此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 微课;翻转课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4-0145-02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in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FENG Guimei, MA Fangyuan, WANG Xiaoying
Abstract In understanding basic concepts of micro class and turning the classroom, design a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micro class, try using this teaching pattern i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Key words micro class; flipped classroom;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自从全国性的微课大赛之后,众多媒体争先恐后对微课进行了相关报道。作为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由于可汗学院的发起人萨尔曼的演讲也引起教育者的关注,翻转课堂和微课同时成为教育者关注的新热点。
1 微课概念的界定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微课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解。下面列举部分知名学者对于微课概念的不同阐释。
David Penrose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1]。
Educause将微课定义为“一节短小的视音频,呈现某个单一的、严格定义的主题”。
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通常还包括相应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评测、教学反思核心和关键、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种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2]。
李玉平认为微课主要以数字故事为呈现方式,倡导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宗旨是“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3]。
金陵认为需要将微课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其实质是一段视频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是微课程系统的一段学习材料[4]。
另外,黎加厚、焦建利、张一春、郑小军等人也从不同角度分别阐述了微课的定义,给微课以全新的阐释。
2 翻转课堂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开始使用专用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教师讲课的声音,同时将录好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上供大家学习。后来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做了推广。美国明尼苏达州斯蒂尔沃特834独立学区六个五年级班开始在数学课堂中试用这种教学模式,以此替代教师每天在讲台前讲课/学生回家做作业的传统模式。
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运动开始,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翻转课堂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在我国,各地也相继开始了翻转课堂的尝试,例如: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和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开始了教学实验;上海交通大学于2012年推进了在线教育平台——“南洋学堂”的实施,在校内试验与推广了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应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来推进在线教育的发展。翻转课堂其核心是以学生为核心,教师则升格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
3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对微课的定义和翻转课堂发展历史的理解基础上,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设计出教学模式。
1)课前:教师制作微课视频和布置学习任务单;学生观看微课程和进行练习;学生记录疑点。
2)课中:教师答疑解惑;学生协作学习、讨论;教师设计情境体验或游戏。
3)课后:继续深化、巩固;学习测试;教学效果反馈、交流。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关键不是制作教学视频,而是设计好“学习任务单”和如何在课堂上实现知识的转化,最终在实践上进行应用,培养出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身心健康的大学生。
4 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在翻转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发生重大变化,由传统课堂的主讲者变成指导者和推动者,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角,对学习过程、学习量等可以进行控制。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延长,达到知识的最大内化,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对知识理解的效率。
可行性分析 目前的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发展,基于微课的网络学习成为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得到普及。
目前承担课程的教师中年轻教师居多,他们创新意识较强,学习主动性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较强,在制作课件、视频等操作上高校教师始终走在教育技术的前列,这为教学模式的推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模式基本是利用多媒体进行集中授课,主要对象基本上是大一新生,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这个角色的转换需要一定的心理过程,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更多的体验课程,但这是在大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教学方式。微课恰好是可以实现这一提前学习知识的教学资源,在还没有真正进入课堂之前,学生已经对所要学习的心理理论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真正方便课堂开展师生互动,增强大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能力,让大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心理知识,并且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对于大学生来说,很多理论知识他们都理解,难在不能学以致用,遇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导致理论和实践总是衔接不得当,流于形式,进行翻转课堂之后将改变这一状况。
针对此种状况,鉴于微课的可适用性,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实践,为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达到教学目标,以期培养出心理素质强的综合性人才。同时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优越感,占有主动性,积极进行参与,这对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是很有益处的。对于这种教学模式还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将会继续摸索。
参考文献
[1]Shieh D. 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26):1-13.
[2]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65-69.
[3]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
[4]金陵.从联系中看MOOC、微课和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6):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