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察格斗技巧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2015-08-28谢中瑞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8期
关键词:警察可行性高校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警察格斗技术中擒拿,搏击,格斗等技术在高校体育课的开展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特别是在校的女学生对于擒拿格斗技术非常感兴趣,在练习过程中学习很认真。男生在学习时多以实用型技术为主。

【关键词】警察 格斗技术 高校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48-01

高校的男生作为学校的主要学员之一。他们也很希望学习相应的格斗或者擒拿技术,在遇见危险等情况时来保护自己和亲人。本文根据目前高校开设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为背景,从学生的自身需求为出发点,探寻警察格斗技术在高校体育课中开课并持续下去的可能性。为高校大学生在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警察格斗技术

格斗术又称(搏击术),就是具有:攻击,防御,闪躲的技法。它是警察部队中最为基础,最为使用的一种擒拿犯罪分子的最佳手段与方法。在警察学校或一些军事院校都开设有这种课程。

警察格斗的种类。格斗术可以分为步法,拳法,肘法,腿法,膝法,跌法,防守法等七种法。这七种方法也是警察部队中学员必学的几项基本擒拿技术。

2.大学生对于学习格斗技术的态度

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大学生都喜欢在高校的体育课上开设格斗类形式的体育课。特别是女学生她们喜欢这门课程的程度几乎达到了100%(很喜欢和喜欢)。这说明,女孩子在成年之后更加在乎个人的人身安全以及塑型健身的功效。男生中也有89%的人喜欢上搏击格斗类的课程,但是有11%的人选择了不喜欢此类课程,究其原因可能与这类男生不喜欢暴力倾向的心理个性特点有直接的关联。

3.大学生参加格斗类课程的动机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参加格斗类课程的动机进行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在学习这类课程的最初目的都是为了学习一定的防身之术。这与现在社会在校大学生经常被不法分子抢劫,迫害有关。由于近几年我国高校开始执行扩招,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读书。在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应的提升。这些学生由于年轻处世不深,往往成為一些不法分子欺骗的对象。而在校大学生由于对于陌生人认识不清,通过网络等媒介相接触后就会很轻易的相信他们。这也给大学生的自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隐患。警察格斗类课程在高校的开设,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弥补大学生在面对危险时能够具有最基本的安全防御能力,避免在遇到危险时受到伤害。

4.格斗类课程教师的基本状况

一方面担负着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的重任,既要带领学生在走向更高、更强的体育锻炼目标,又要引导学生的心灵诉求。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掌控能力依赖于指导者的年龄、素质、经验等。所以,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实力离不开对体育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

4.1教师的来源

在所调查的20名高校格斗类教师中,有40%的人源于高校的竞聘上岗制度,这点也符合事业单位招聘优秀人才及教师的程序和要求。有10%的老师属于专业对口的人才调动。而有50%的老师源于部门的推荐。这与格斗类的课程要求有很大的练习。由于警察格斗类课程的开设多在于我国的各种警察学校而在普通高校开设的却十分少,而找在校的教师出去学习和交流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达到教学的要求。一旦效果不好,就会对本门课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由于格斗类课程具有十分强的时效性和实战性,它要求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具有一定的格斗与实战的经验。因此,各高校在人才选择过程中多从专业对口的角度出发,与当地的公安,武警部队在职教官取得联系。通过驻地部队,派出所的人员推荐来选择适合的教师进行教学。从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在求学时的多方面的需求。

4.2格斗类教师教学时采用的方法

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格斗类课程所采用的方法多依据运动训练原理,以提高或保持学生运动能力为目的所采用的途径和办法,是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的经验。由于在校大学生多数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很难有时间从事体育锻炼。对于他们来说一周一次的体育课无法满足他们身体需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新兴课程的教师一定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

5.建立科学的监督、考评、制度

科学合理的监督、考评制度是学生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所在。它的建立的实质并不是去监督老师的上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于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学生能够认真的去学习这项基本的生存技术,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学分或是考试。

参考文献:

[1]王平,陈军武.论警察体能和警务实战技能训练的重要性——我国公安民警因公伤亡的启示[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13(10).

[2]柴士兴, 魏胜敏, 王乃虎.警察擒拿格斗训练引入武术推手练习的可行性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 2014(4).

作者简介:

谢中瑞(1984年-),男,辽宁大连人,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老师、格斗教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讲师。

猜你喜欢

警察可行性高校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警察干预家庭暴力问题”课程体系建设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警察体能教学训练课的评价
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体系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