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筹学》教学改革探索

2015-08-28常浩娟吴琼朱秋鹰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8期
关键词:运筹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常浩娟 吴琼 朱秋鹰

【摘要】运筹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根据多年的課程教学经验,我们对前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方向。运筹学的教学改革探索是持续不断的,及时的学习、反思和总结,有利于课程教学的改革,专业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运筹学 教学改革 微课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38-02

《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一直围绕着学科的发展进行调整,紧跟信管学科的发展方向,及时追踪运筹学理论的研究热点。课程组教师多年来长期总结教学和实践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课程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尝试。

首先,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更新。强化理论知识体系的相互联系,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表现如下:

(1)以专业发展方向为导向,完善教学内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我院目前主要有两大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多年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图论、计划评审、动态规划等。根据研究方向发展的需要,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补充理论知识:存储论、排队论和决策论,为专业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提供理论支撑。

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教学方法中,逐步强化案例教学内容,理论课堂上以实际案例分析来阐释基础理论,组织学生分析案例结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贴合实际,又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启发学生的开拓性思维。

(2)根据专业特点,改进实验教学内容

我们在早期的运筹学教学中没有实验课时,后来考虑到运筹学的实用性,增设了实验课时16学时。依据理论教学内容,提供案例,让学生运用EXCEL或者WINQSB进行案例分析。在近两年的实验教学中,结合信管专业的特点,教学中引入更方便、高效的数学软件,如LINDO\LIOGO\ MATLAB等软件工具,借助这些软件及运筹学算法来解决一些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3)追踪热点,更新教学内容

追踪学科国内外研究热点和趋势,每个知识模块增加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近几年与学科相关的学科热点有随机最优化供应链管理问题,应急管理问题等等,在教学环节中,通过老师介绍,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学习等途径,增加专业知识发展的热点讨论。

其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本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教学内容组织以实例启发式引导,提出问题、借助多种运筹学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如下:

(1)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讲授教学。每年的教学过程中都对多媒体课件进行更新,对抽象的算法和案例分析等进行动画处理,更新和完善课程多媒体课件。上课过程中尽量多用黑板,进行理论推导和演算,便于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理论,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教学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理论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由老师选定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实验教学中首先选取经典算法的典型案例,借助EXCEL、WINQSB、LINGO/LINDO软件进行分析。在实验的后半阶段,学生对基本算法和工具掌握了以后,给学生提供案例集,结合学生自主选择的其他案例,由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撰写课程小论文。案例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它的启发性、实践性,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

(3)小组讨论互助学习。在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多处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

第三,考核内容的改革。根据《运筹学》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的目标,逐步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作为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首先增加了考核方式,在最初的试卷考试、考勤、作业三项考核内容上增加了期中测试、小组课程论文评价。考核逐步加强了过程考核,突出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评价。

根据多年的教学积累,逐步完成本课程的题库建设,试卷命题内容覆盖面广、分布合理、题型多样,既有填空题、判断题和计算题,也有数学建模题和综合分析题。题目既有基本题、中等题、也有较难题,难易度合适。课程组采取集体阅卷,提高评卷效率和质量。

第四,教学条件的完善。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多年来,课程组一直非常重视改善教学条件,无论是软件(如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还是硬件(如教学设备的配备,教学资源的建设等)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1)教材使用与建设。目前出版的运筹学教材较多,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在众多的教材中经过对比分析和精选,确定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是胡运权主编的《运筹学基础及应用》。教材中基础理论扎实,应用实例较多,难易程度符合本科生的教学要求。主要参考教材是运筹学经典著作,在美国高校有很高的采用率的(美)希利尔 等编著的《运筹学导论》。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通过参考文献等,收集和汇编了实际案例分析的资料库,提供教师和学生参考。习题资料汇编也基本完成,每轮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补充内容和完善,逐步完成试卷库。

(3)配套实验资料的完善,实验教材建设。逐年编写课程教学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指导资料,资料包括实验分析、实验步骤和实验练习题等,内容设计完整,便于学生和教师参考和使用。

(4)完善实践性教学环境和网络教学环境。依托学院实验室平台,目前有专门的实验室提供实践教学,常用运筹学软件都已安装,满足教学要求。构建《运筹学》网络教学平台,包括教学基本资料、教学讨论、资料共享等,并且在每一轮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和完善。

根据已有的课程建设基础,在今后的2-3年中,對本专业的《运筹学》课程的建设提出新的建设目标和具体内容。

1.《运筹学》课程的建设目标:本着与时俱进、与专业发展趋势俱进的原则,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标准,完善教学,充实教学资源,使得《运筹学》成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示范性课程。

2.具体建设内容

(1)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吸收年轻教师加入课程组,帮助职称低的老师准备职称材料,督促学历低的老师进一步提高学历,每年至少1-2名课程组教师参加学科教学会议或学术论坛。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努力打造出一流的课程教学队伍。

(2)课程体系建设。理顺课程体系,形成以运筹学为核心的课程群。运筹学前期基础课为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线性代数等。从专业发展需要、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考虑,初步以《运筹学》为核心,以预测与决策技术、数据挖掘等课程为后续课程构建课程群,配套实践课程有《统计分析软件》、Matalab工具使用等实践类课程。

(3)教材教辅建设。以学科发展和运筹学发展趋势为依据,选用先进的教学用书和参考书。积累教学资料和素材,不断完善课程相关材料,近2年内出版1-2本课程的实践指导类教材。

(4)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探索,本轮教学已经在实验中增加案例分析内容,后续教学中完善案例分析,重点放在经典算法的编码实现;增加课程的微课程教学,借助“翻转课堂”等方法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5)加强课外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多参与课外实践环节(包括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计划、科研项目、各类程序设计竞赛等),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使课外实践环节成为稳定、长期的活动,真正达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6)完善网络平台建设。在现有网络课件平台基础上,进行资料的更新和补充,对于关键知识点制作“微课”视频,放到教学网络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借助现有流行的网络通讯软件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学习,加强课下互动和交流。

参考文献:

[1]何丽红,陈士成.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21-23;

[2]郑冀,丁勇等.运筹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4(1):73-74;

[3]胡发胜,刘桂真.国家精品课程运筹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7):9-10;

[4]王育晓.管理类专业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09(29):347;

[5]裴新年.运筹学的内容、特点及教学改革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11.10:103-104

猜你喜欢

运筹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
浅谈对运筹学专业教育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