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2015-08-28宋凤敏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8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初中物理

宋凤敏

【摘要】本文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分组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经验,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指出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并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几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分组实验教学的策略,为分组实验教学的有效合理实施提供指导。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分组实验教学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72-02

策略一、为激发探究兴趣,创设“最近发展区”物理情境:

——提出问题阶段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学生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生主动构建的方式而获得,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转化为新的认知结构。因而,教师应该以指导学生学习为主,成为建构意义的指导者、促进者。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形式运算”为主的阶段,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时期。对于刚学习物理不久的初中生来说,很大程度上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问题,创设“最近发展区”物理情境是十分必要的。

创设的物理情境可以是(一)物理学史情境,即通过历史追溯引发思考。(二)生活事例情境,即通过生活具体事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进而引发问题。(三)生活实验情境,即通过生活中简单小实验的演示引出物理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四)矛盾冲突情境,即通过引入客观事实与学生原有知识之间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思考。

总之,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贴近学生生活,要让学生体验“跳一跳就能摘桃子”,要有渐进性,要能开阔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开放性思考。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组织者职能。

策略二、不否定学生,让学生经历“头脑风暴”:

——猜想与假设阶段

“猜想与假设”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问题解决十分关键的一步,也是学生产生新想法和新创意的摇篮。一个富有特色且有效的策略是“头脑风暴法”。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尽快当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先不加任何评论,并将它们记录在黑板上,然后由同学们来评价这些直观感觉的合理性,犹如一场课堂上的思想“风暴”。

头脑风暴的优点如下:

第一,环境宽松,容易打破僵局。在教学讨论中最困难的就是诱导学生开口。由于头脑风暴法是在一个小组中进行,且没有绝对的压力,因而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

第二,协作互补,资料成果共享。不管是小组讨论还是小组间的分析评价,对于知识本身都是互相补充的。

第三,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小组间互相评议起到兼收各种意见和想法的作用,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

策略三、 生生互動,师生互动,做中学: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和实验与收集证据阶段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和“实验与收集证据”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第三、四个环节,也是探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探究的结果。

(一)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阶段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促进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要注重“做中学”。因此实验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即“生生互动”。

为了保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探究,学生需要制定探究的方案。包括分组、确定任务、制定时间表等。在这一步教师需要提示学生考虑下面的问题:每个组的任务是什么?如何完成?需要哪些器材?什么时候完成?这一过程中要求使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带着问题去探究。要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对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以积极的引导。例如,在讲光的反射时,有的组设计的方案看不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传播的路径,只能看到反射光射出的一点。这时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如怎样才能将入射光、反射光的传播路径显示出来。

(二)实验与收集证据阶段

在信息资源方面,研究表明:学生们需要的,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资讯,他们要自己动手学,综合自己所理解的,而这个理解通常是基于亲身的试验,即“做中学”。然而,由于初中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自主性还不强,因此教师的指导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要“师生互动”。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在各探究小组中巡视,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不时评价他们的探究进程并确定下一步计划。必要时,教师可让学生暂停实验,通过演讲、示范或讨论等形式提供其它信息。为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如,你怎样区分声音的强弱,为什么你认为这样做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你还能找到其他的测出这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方法吗?同时使教师参与学生实验,体现教师参与者职能。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同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4.

[2]李远蓉,朱霞,邓磊.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3]廖伯琴.初中物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23-27.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初中物理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