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提升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效果的措施与方法

2015-08-28江达福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江达福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高中重要科目,能够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常识,并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由于在新课改后,信息技术内容的难度上升,使教师的教学遇到了一些挑战。“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选修模块,这一模块较有难度。本文将针对提升“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教学效果的措施与方法做出一些讨论。

【关键词】信息技术 算法与程序设计 高中 教学效果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43-02

信息技术作为便利人类发展与生存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其快速发展对于国家的竞争力的提升十分重要。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教学生如何书写电脑“灵魂”的课程,学习起来有趣且有难度。同时,其对学生逻辑思维锻炼,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概况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在新課改之后,高中信息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模块,其中必修课为“信息技术基础”,选修模块是包括“人工智能初步”、 “网络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算法与程序设计”。必修部分注重于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应当掌握的常识部分;选修部分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新的课程,更注重于学生的兴趣所在,其往往更有难度和特色。

(二)“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概况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主要培养了学生对基本算法的认识,以及对基本程序设计知识的掌握。另外,学生在程序设计入门之后,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程序设计,解决一些现实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自由的进行扩展性学习。

二、“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中的问题

因为“算法与程序”设计较为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往往会存在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其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有教学上面的问题,同时也有学生方面的问题。在教学上面,首先信息技术的课时数太少,一周一节课的授课时间太紧;同时,繁重的课业压力和升学压力使学生容易对算法和程序设计这类抽象且具有难度的课程感到厌倦;最后,在程序设计中往往还需要依托一些数学能力,如果数学掌握不好,程序设计的学习也不会顺利。

三、应对问题的措施

(一)保证学习时间

信息技术的课时太少是不能使学生掌握课程的主要的原因。信息技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台电脑,所以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是有着完备的条件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自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注重对基本编程思想的灌输,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对“算法与程序设计”进行自发的学习与研究。

(二)学科与学科相互挂钩

学生编程的能力,却常常受限于数学能力不足而无法充分施展。在高中数学中也有较大的篇幅对算法进行讨论。因此,将数学课程与算法课程进行衔接,有助于这两门课程的学习。

(三)以实用简单小程序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学“算法与程序设计”时,学生尚未建立起相应的编程思想,所以对于程序的理解较难。为了使学生逐步理解程序,可以给出一些实用有趣并简单的小程序,引发学生的兴趣。如:由键盘输入3个数,试编程判断它们是否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计算该三角形的面积。

通过这种简单易懂的小程序,使学生对学习程序设计产生兴趣。

(四)引入互助学习论坛外环境

由于课时少,再加上程序设计相关的知识较深广,想在课堂上学精通是绝对不可能的。然而程序设计的教程在互联网上是很丰富的,有很多很好的学习论坛,其学习氛围比较浓厚,教师可以把一些互助学习论坛分享给学生,培养他们自主的网络学习习惯,最终使他们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向着课外更广阔的领域发展,这才是教师想要达到的目标。

四、总结

信息技术是一门更新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知识深的学科。为了将这门课程教好,教师也时刻自我更新,与时俱进,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玲玲.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教学策略的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