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输入,促进输出

2015-08-28范明华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8期
关键词:输入输出高中英语教学

范明华

【摘要】针对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常见的“哑巴英语”现状,本文以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和SWAIN的“语言输出假设”理论为基础,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了把“输入”“输出”理论运用到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去,不仅要重视输入的有效性,更要重视输出的必要性。通过不断的输入刺激和多渠道的输出训练,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水平。

【关键词】输入 输出 高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10-02

一、高中英语教学“输入”与“输出”现状

由于多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已经习惯接受“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习惯延伸到高中英语教学,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语言知识的“输入”“输出”比例严重失衡,“输入”远远大于“输出”。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视语言输入环节是正确的,因为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但过于侧重输入则会使语言学习滞留于接受阶段,学生在课堂上也许掌握了大量的语法知识和词汇,但应用的机会非常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能够有效使用英语交流,导致我们常见的所谓“哑巴英语”。

二、输入与输出的理论基础

(一) Krashen的输出假设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语言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该理论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了深遠的影响。KRASHEN的输入假设认为大量的自然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理想的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可理解性(i+1, i 指目前的语言能力),即有趣又有关,非语法程序安排,需要足够的输入量”。

(二) Swain的语言输出假设

1985年,Swain针对Krashen的输入假设提出了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进一步阐述了输入输出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促进的。Swain认为: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固然重要,但不足以使学习者全面发展他们的二语水平,如果学习者想要熟练的运用第二语言的话,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还需要可理解性输出。“语言输入仅仅使语言学习者获得语言理解能力,而语言输出即产出能力由于包含有很大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巧性因素,所以并不能单纯由接受语言输入来获取,因而语言产出能力应该以通过接受语言输入培养起来的语言理解能力为前提和基础,然后再通过积极地,创造性的,大量的语言实践才能完成。”

三、输入输出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提高输入的有效性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由于注重高考应试,课堂涉及大量的做题及讲解活动,因此,教学内容的“即有趣又有关”难以体现,而“足够的输入量”方面,常常教学输入量不少,但有效性却有待提高。我们作为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输入量,而且要注意输入的“可理解性”“即有趣又有关”,从而提高输入的有效性。

例如在授课必修4Unit 1 Women of Great Achievements中Warming up and Reading课时,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训练阅读技巧上,通过巧设活动,步步递进,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又得到锻炼。

首先,巧设任务,引发讨论导入。

Guessing game: Who is he/she?

1) He is a man in Africa.

2) H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ighting for black people

3) …

通过老师描述同学猜,即训练了听力,又能回忆起所学知识,再组织学生了解几位杰出的女性,拓展知识面。在阅读前的导入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巧妙的设置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知识记忆库中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兴奋起来,在短时间内迅速地进入积极的阅读状态中。

然后,利用表格,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结构。请学生先看课文标题,回答两个问题。Who is the student? What is the African wildlife? 针对文章标题提出的两个问题,提纲挈领。接着,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通过略读,快速找到每段的主题句,再指导学生通过查读和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填空。

由于本篇课文文章结构紧密,思路清晰,从四个方面入手,分别体现了四个段落的主旨,因此在阅读技巧方面教师可要求学生运用略读和查读技巧,在有限时间内迅速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从而完成表格填空,再由学生根据每段的提示(根据表格)复述各个段落的内容,完成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最后,再指导学生细读课文,深层剖析人物,并完成Comprehending 部分的阅读理解题,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阅读记忆能力。通过巧设活动,步步递进,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又得到锻炼。

(二)重视输出的必要性

高中英语教学中主要是由教师把语言知识展现给学生,这样输出环节无形就被弱化了。多数学生的主导输入为词汇和语法的输入,输入内容的单一及不实用性使“输入”知识的可调用性非常低,从而导致输出效果的不理想。而高中英语新课程将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并首次将情感策略列为课程的目标,充分体现了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更加强调了输出的必要性。

例如笔者在授课必修1 Unit4 Earthquake中Reading课时,经过lead-in, pre-reading, fast-reading, careful reading等环节后,设计了一个以填空形式来Retell的活动来巩固所学的内容。由于本课时的情感目标之一为通过本课时的阅读,学生学会处理自然界中一些突发境遇。因此,在完成课本内的阅读任务后,围绕着“地震时的应急逃生”为学生设计了以下活动: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safe or dangerous to do when an earthquake happens?

1) Hide under a piece of heavy furniture.2) Stand close to the windows. 3) Protect your eyes by keeping your head down.4) Away from the places where something can break easily.5) Try to run away from the building if you are staying indoors.6) If you are outdoors, stay outside until the shake stops.7) Move out of a moving vehicle until the shaking stops.

先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阐述其观点及理由。接着通过幻灯片展示知识链接:some advice to keep us safe during an earthquake, 进一步丰富学生相关知识。最后,在Homework中布置学生写作:How to keep us safe if an earthquake happens. 由于课文Reading部分主要围绕地震前的预兆,地震中的建筑及人畜损失以及地震后的救援情况,但没有涉及到“地震时的应急逃生”这一话题,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而且这也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一些地震的逃生知识,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在语言环境中实践,实现了英语教学的交际功能。

(三)教学中如何平衡输入与输出

1.强调输入内容的多样性,注重输入的实用性。高中英语教学中,多数学生的主导输入为词汇和语法的输入,输入内容的单一及不实用性使“输入”知识的可调用性非常低,从而导致输出效果的不理想,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强调输入内容的多样性,注重输入的实用性。

2.课堂教学必须为正确输出提供机会。英语课堂上,教师积极创造语言输出的机会,丰富语言输出的形式,如改写,复述,辩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都是很好的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输出形式。

3.组织课外英语活动,增加课外输出的机会。积极组织英语课外活动能够调动学生运用英语的积极性,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四、反思与启示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课内外结合,经过教学设计,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输出的语言气氛。

二)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难度适中的语言输入输出活动,即Krashen输入理论和Swain输出理论中的“ i+1”。受语言水平的限制,学生可能会形成不正确的语言假设或因担心犯错而不敢开口,教师应及时的鼓励和反馈。此时教师的正确推动是必要的,因为这种“推动”能够迫使学生进一步分析英语的语法,结构及用法,因而能够超越目前语言能力“i”的效果,即“i+1”的输出。

三)输入输出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英语教师,应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无论是组织输入还是输出,任何教学活动的实施都与教师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不断的修正,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用科学的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注重提高教学与研究水平。

五、结语

“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过程,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应重视有效输入量,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提高输出质量,通过不断的输入刺激和多渠道的输出训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彻底解决目前“哑巴英语”的尴尬现状。

参考文献:

[1]Swain, M. (1985)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out in its development. In S. Gass and C. Madden(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235-354.

[2]鐘敏.“输入”和“输出”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J], 西南名族大学出版社, 2010

[3]王丹.腾爱杰.输入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交互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4]李益人.Earthquake Reading 教案 高中优秀教案 南方出版社

[5]输入输出理论知识 网络

猜你喜欢

输入输出高中英语教学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虹桥THALES二次雷达S模式信号输出配置探讨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浅议习得理论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调整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丰富输出活动提升语用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