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导游口译策略

2015-08-28叶莹颖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8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叶莹颖

【摘要】中西方存在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差异,导译员的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导译过程中所遇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相应的口译策略选择问题都是摆在导译员面前的难题。本文以作者陪同外国嘉宾参观旅游期间所进行的导译活动为基础,总结了在导译过程中在面对文化差异时所使用的口译策略。

【关键词】导游口译 跨文化交际 口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02-01

一、前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希望了解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和它的独特文化。并且,中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年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接待入境游客最多的国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力地推动了入境游客人数的增长。也极大地增加了对于导游口译员(导译员)的需求,导译员作为连接导游和游客之间的桥梁,在推广中文文化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由于中西方存在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差异,导译员的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如何解决导译过程中所遇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如何妥善地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成功达到导译目的都是摆在导译员面前的难题。本文以作者陪同外国嘉宾参观旅游期间所进行的导译活动为基础,总结了在导译过程中在面对文化差异时所使用的翻译策略。

二、导游口译的跨文化交际特征

“人类有互动就有交流。为了在社会中生存和维护自己的文化,人们必须交流。”(Samovar 2000)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中,文化碰撞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通过跨文化交际,人们可以了解其他人的生活、习俗、社会、文化等方面,因为文化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交流就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根据陈刚的定义:“导译是与来自海外不同文化背景的有思想、有目的、有动机的说本族语的人进行面对面、情对情、正式或非正式、目的性明确并且当场见效的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情感的国际(民间)交流和人际交流。”(陈刚:2012)所以导译员在提供口译服务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流。想要获得成功的翻译,了解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加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有效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Nida 2001)由此可见,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施行者,导译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还需要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三、跨文化交际口译策略的选择

文化是旅游产业的核心基础,游客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体验并了解当地文化。此外,拉里A·萨默瓦(2000)指出:“语言反应了文化,文化也反应了语言。”所以导译活动的全过程都受到文化信息的影响。基于导游口译的跨文化交际特征,作者总结了其在进行导游口译服务过程中所适用的可行的翻译策略。

(一)美化

美化并非是用美好的词汇来修饰所要传达的信息,而是挖掘源语背后的文化信息,进行介绍,如:

这是阳江名菜“生死恋”。

This is a famous dish of Yangjiang called “Lov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在菜肴翻译中,许多译者都倾向于翻译出菜肴的成分、制作方法等内容而忽略菜肴的花名,“生死恋”这道菜其实就是咸鱼蒸鲜鱼,如果翻译为“Steamed fresh fish with salted fish”则无太大的吸引力,有时则直接翻译成“Steamed fresh fish”,反之若翻译成“Love between Life and Death”则让一道普通的菜听起来有趣得多。美化更多的时候是在迎合游客的需求,在不影响源语意思的情况下添加一些美化的成分来吸引游客的注意。

(二)释意

运用释意策略,导译员能够抛开源语语言外壳,直接翻译源语的意思。在翻译一些文化负载词的时候,直译会造成理解困难,解释又会令译文过长,在原文强调意义而非形式的情况下,释意是比较好的方法。使用释意方法既能够传达原文意思,又能够使译文简单明了。如:

中原的盗兵快要南下,赵佗铲除了异己,换上了自己的党羽,,以巩固统治地位。

The rebel army would go down South soon. Zhao Tuo killed his dissidents and replaced with his own adherents to consolidate his rule.

“盗兵”、“党羽” 和“异己”的意思很容易为中国人所明了,但对于外国人来说,直译会导致理解错误,所以应释意为“rebel army”、“adherent”和“dissident”。

又如:他到了岭南,向赵兴宣读了汉朝天子诏谕。

Hewent to Lingnan Region and read the proclamation of the Emperor of the Han Dynasty to Emperor Zhao Xing.

“天子”、“诏谕”为中国文化负载词,使用释意策略能够清楚地传递其包含的意思。

(三)简化

由于游客所报旅游目的不同,在翻译内容上也要有所选择,有一些信息是没有必要向游客详细介绍的,因此并非所有的非重复信息都需要进行翻译,如:

南越国都的大体范围是:東起旧仓巷、西至吉祥路,北界越华路、南达惠福路,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约40万平方米。

The capital of Nanyue kingdom covered a total area of 400,000 square meters which was 500 meters long from east to west and 800 meters wide from south to north.

此处对于道路信息没有必要向游客详细介绍,因为游客并不知道这些路名信息,只需要给出一个大致的占地面积就可以,给出过多的信息反而会加重游客的信息接收负担。

四、结语

导游口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导译员是连接导游和游客之间的桥梁,成功的导译效果和导译员的文化意识是分不开的,因此,导译员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选择合适的口译策略,更好地完成口译服务。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2001.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Samovar,Larry.2000.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陈刚.2004.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4]陈刚.2012.旅游英语导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朱益平.2005.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西北大学学报(3)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
跨文化交际因素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的体现
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