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韩名词性定语后“的”和“?”隐现现象的对比分析

2015-08-28康善信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修饰语韩语焦点

摘 要:利用“焦点理论”分析了汉韩两种语言中名词修饰名词时带不带“的”和“?”的两种结构。汉韩两种语言里名词修饰名词之间有无“的”和“?”,对确定两者之间的语义关系有一定的影响,是偏正结构语义及语用的重要区别标志。本文按照“的”和“?”在语用上有没有差异,分三种类型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名词性定语 的 焦点理论

一、引言

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提到人称代词作定语,如果中心语是表示亲属称谓的名词,通常不用“的”字,例如“我爸爸”。如果中心语是一般名词,单说的时候要用“的”字,例如“我的眼睛,我的手套”,但包含在句子里的时候,可以不用“的”字。由此可知,名词修饰名词的结构,单用时带不带“的”在语用上会有很大变化。朱德熙指出,有些名词修饰名词时有带“的”和不带“的”两种格式。这两种格式从意义上也有区别。

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一文用“距离象似原则”来解释名词修饰名词结构带不带“的”的情况。他认为,认知或概念上相近的实体,其语言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也相近,就是说,概念之间的距离跟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相对应。例如,领属关系的“我的帽子”和“我的母亲”两类,在“领有”和“领无”之间的联系程度上,“我的母亲”高于“我的帽子”。因此,“我的母亲”可以不带“的”。

有些名词修饰名词结构带不带“的”,不仅能引起语义上的差异,还能引起语用上的差别。从语义角度研究的成果比较多,但我们更注重分析名词修饰名词结构带不带“的”在语用上的差异。

韩语里也存在名词修饰名词的结构,这时用于名词、代词、数词的末尾加“?”来表示。语义上主要表示领有、所属关系,句法上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在韩国,虽然许多学者认为名词修饰名词结构带不带“?”,语义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语用上存在一些差别。

我们根据焦点理论对汉韩两种语言中名词修饰名词结构带不带“的”和“?”在语用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二、焦点理论

对国内学者产生较大影响的焦点概念较早见于Chomsky(1970)和Jackendoff(1972)。Chomsky(1970)认为“焦点是包括语调中心的短语”。Jackendoff(1972)把焦点定义为“说话者所设想的听话者不与之共享的信息”。国内学者对焦点的认定各有侧重。首先,范开泰(1985)引入Chomsky的概念,认为焦点是心理重音所表示的交际上的兴趣中心。刘丹青、徐烈烔(1998)认为焦点是一个语用性的话语功能概念,是说话人最想让听话人注意而强调的部分。张黎(1987)、方经民(1994)等侧重线性信息结构,认为焦点是听话人接收的新信息中的重点信息。方梅(1995)、沈开木(1996)等认为焦点是句子语义的重心。

综合前人的定义来看,我们认为焦点是一个与语用学有关的概念,说话人说话时的态度和心情,话语中需要强调的部分,往往通过人的语音轻重以及语气强弱表现出来。突出强调的部分,就是语言焦点。

三、名词修饰名词的结构带不带“的”

名词修饰名词之间有无“的”,对确定两者之间的语义关系也有一定的影响,并引起整个偏正结构语义以及语用上的区别。一般说来,带“的”或不带“的”的结构形成意义对立时,领有关系通常要带“的”字,“属性”关系通常不用“的”字。但实际情况比这复杂得多,我们按照“的”字在语用上有没有差异分为以下三类:

(一)加不加“的”,意思与结构上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只不过是语用上的差异。例如:

(1)中国的历史。

(2)中国历史。

在语义上,例(1)和例(2)则没明显差别,在语用上却存在差异。第一,加“的”,一般强调对比。例如:“这是中国的历史”而不是“外国的历史”。第二,加“的”和不加“的”的新信息和旧信息的位置不一样。袁毓林在《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一文中说:一般认为,一个句子所传达的信息可以分为已知的和新知的两个部分;已知信息是有上下文或语境所提供的情况,它是一个句子的意义中的背景部分;新信息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新内容,它是一个句子的意义中的前景部分。新信息和旧信息是上下文或语境所提供的信息。例如:

(3)中国的历史很悠久。

(4)中国历史很悠久,中国文化光辉灿烂。

例(3)强调的是“中国的历史悠久,而非别的国家的历史悠久”,即“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历史很悠久。”因此,我们可以推出加“的”的结构里的新信息就是“中国”,旧信息是“历史”。有的时候,说话人可以强调“历史”部分,即说话人认为“不是中国别的方面,而是历史方面很悠久”。这时,焦点就是“历史”,新信息也是“历史”,旧信息是“中国”。这种情况下带“的”字结构的焦点有两个,不仅前面的名词可以作焦点,后面的名词也可以作焦点。例(4)中,“中国历史”整体为焦点,与“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文化”等相呼应。可以说“中国历史”整体上是一个新信息。

(二)有无“的”字,意义发生明显变化。

(5)青岛的啤酒。

青岛啤酒。

(6)北京的大学。

北京大学。

“青岛的啤酒”,表示“青岛出产的啤酒”,“青岛啤酒”则表示一种品牌的名称。从语用角度来看,第一,带“的”结构的焦点是“青岛”和“北京”。不带“的”的结构不仅整体可以表示焦点,其中一部分(青岛、北京)也能作焦点。

(7)你喜欢什么啤酒? 我喜欢青岛啤酒。

(8)你要考什么大学? 我要考北京大学。

例(7)中“我喜欢青岛啤酒”也有对比和强调的意思。义为“我喜欢的是青岛啤酒,而不是其他品牌的啤酒。”因此,虽然“青岛啤酒”也是一种指称,有的时候焦点放在“青岛”上,所以新信息就是“青岛”,旧信息是“啤酒”。“我要考北京大学”,新信息是“北京”,旧信息是“大学”。

(三)有的结构加“的”时包含了两层意思,如果去掉“的”字,就只有一层意思。例如:

(9)咖啡的味儿。

(10)咖啡味儿。

“咖啡的味儿”,既可以表示“咖啡本身的味儿”,也可以表示“带有咖啡一样的味儿”(如:这杯子有咖啡的味儿);“咖啡味儿”只能表示“带有咖啡一样的味儿”。加“的”时重点在于“咖啡”,不加“的”,重点在“味儿”上。加“的”时,新信息是“咖啡”,旧信息是“味儿”。不加“的”的新信息是“味儿”,旧信息是“咖啡”。

四、韩语中名词修饰名词的结构带不带“?”

许多人认为即使省略韩语中的“?”,也不会引起语义上的差异。但实际上是存在省略“?”所来带的歧义的。本文将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并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韩语中名词修饰名词里的“?”具有客观化和一般化的作用

韩语“N1+(?)+N2”结构在语义上存在模糊性。这是因为它和汉语一样,“N1+(?)+N2”结构省略了句子的谓语,用“?”来连接句子中的两个体言。比如说“我的书”,凡是“我带的书”“我用的书”“我买的书”,都可以写成“我的书”。省略动词会引起语义变化,句中是否有“?”也会引起语义变化。例如:

(11)?? ?? ???? ???.

在梦中 我们 龟甲船 看见了。(在梦中看见了龟甲船。)

(12)?? ??? ???? ???.

在梦中 我们的 龟甲船 看见了。(在梦中看见了我们的龟甲船。)

例(11)中的“我们龟甲船”和“我们妈妈”一样,带有主观感情。在韩语中,“我们妈妈”所表达的语义不是“我们的妈妈”,而是单指“我的妈妈”。“我们龟甲船”也一样,在语义上单指“龟甲船”。例(12)中的“我们的龟甲船”,表达的是我们所共有的龟甲船,而不是归我一个人所有的龟甲船,实际上是把“我们”客观化了。从中可以看出,“?”具有使先行名词客观化的作用。

(13)??? ?

巧克力味道。

(14)???? ?

巧克力的味道。

例(13)中的“巧克力味道”除了巧克力本身固有的味道以外,还有“甜甜的味道”义。例(14)中因为有“?”的存在,所以把“巧克力”客观化了,表达的语义只有一个,那就是“巧克力本身固有的味道”。

可以看出,在韩语的“N1+(?)+N2”结构中,“?”具有使先行名词客观化和一般化的作用。

(二)韩语里名词修饰名词结构带不带“?”在语用上有差异

郑烈模(1946:211)认为,修饰语和被修饰语的语序是由意识作用的方向决定的。韩语中修饰语在前,被修饰语在后。例如“朋友的家”,“蜜蜂的家”,其中“朋友”,“蜜蜂”是修饰语,但它们不是文章的代表成分,此时文章的代表成分是被修饰语“家”。例如:“巧克力的味道”可以理解为“巧克力自身所固有的味道”。巧克力有许多属性,如“味道、颜色、香气”等,而此时强调的是巧克力的“味道”属性。因此我们可以说“巧克力”是旧信息,“味道”是新信息。

(15)? ???? ??? ????

个 巧克力的 什么 好?

(16)? ???? ?? ??.

这个 巧克力的 味道 好。

(17)? ??? ?? ????

这个 饼干是 什么 味道的?

(18)? ??? ??? ???.

这个 饼干是 巧克力 味道的。

例(15)中,说话人和听话人已经事先知道了“巧克力”,想要了解的是这个“巧克力”其他的新的属性,因此可用“N1?N2”来发问。例(17)中,说话人事先对“饼干”并不了解,所以在提问它是什么味道时用的是“N1N2”结构,其回答也是针对饼干是什么味道来进行的。在汉语中,“N1+的+N2”结构为了强调对比性,“N1”是对比焦点,新信息通常在前。而韩语中,“N1+?+N2”结构的对比焦点是“N2”,“N2”是新信息,“N1”是旧信息。

五、语用上汉韩名词修饰名词结构的对比分析

按照上述的内容在语用上对汉语“的”和韩语“?” 隐现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无论汉语还是韩语,说话人要强调或对比的时候用定语标记“的”和“?”来说话。“N1+的、?+N2”结构上,虽然汉语和韩语对比焦点的位置不同,但说话人要强调修饰语或要对比时,汉语和韩语都用“N1+的、?+N2”的结构。

(一)语用分析

我们认为在“N1+的、?+N2”结构中,汉语的对比焦点落在“N1”,韩语的对比焦点落在“N2”。两种语言不仅在“N1+的、?+N2”结构上对比焦点的不同,而且语用上的前提与指示的对象也不同。例如:

(19)中国的历史很悠久。

(20)中国历史很悠久,中国文化光辉灿烂。

如(19)所示,说话人预设听话人认为历史悠久的是别的国家,可是说话人认为实际应该是中国的历史。说话人的目的在于强调“是中国的历史悠久,而非别的国家的历史悠久”。即“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历史很悠久。”

但是在韩语中,“历史”是句子的重心,相对的,“中国”的显著性大大降低了。由于听话人对中国这个国家不是很熟悉,所以说话人对中国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说明。例(20)“中国的历史很悠久,中国的文化光辉灿烂。”换言之,在汉语中,“N1”为对比焦点,同时它也是新信息,而相对的中心语则是旧信息。在韩语中,由于“N2”为重心,所以“N2”为新信息,“N1”为旧信息。由此看来,中国人在使用“的”时,认为对比的对象是修饰语,也就是“N1”。在中国人眼中,“历史”是前提,“中国”是指示对象。而在韩国人眼中“中国”是前提,“历史”是指示对象。

(二)说话人意图分析

我们认为,汉语和韩语在“N1+的、?+N2”结构上对比焦点不同,语境上给说话人提供的信息或预设也不一样。在汉语里“N1+的+N2”结构上对比焦点落在“N1”。说话人想知道的或想对比的信息就是“N1”(新信息),已经知道的或语境给说话人提供的信息就是“N2”(旧信息)。可是韩语却不一样。在韩语里“N1+?+N2”结构上对比焦点落在“N2”。因此,旧信息就是“N1”,新信息就是“N2”。

(21)她是谁的妹妹 ?——她是我的妹妹。

(22)这是你的妹妹吗?——不是,那个才是我的妹妹,她是小李的妹妹。

在汉语中,“妹妹”——表示亲属关系。因此,如果修饰语是“我”的话,可以省略。如果修饰语是“小王”或者“小李”等等固有名词时,必须带“的”。如例(21)中说话人提问“谁的妹妹”的意图是说话人已经知道“她”的年龄比说话人小,而且可以推理说话人认识的人中有“妹妹”的姐姐或哥哥。所以想知道说话人“谁的”妹妹。所以例(21)中的回答“我的妹妹”。因此,例(21)中的回答可以简单地说“我的”。假设例(22)的语境是这样的:说话人看听话人和别人一起拍的照片,说话人认为照片中跟听话人长得很像的人或拍照的时候跟听话人握手的人,看起来两个人的关系非常紧密,并且说话人知道听话人有妹妹,所以问“这是你的妹妹吗?”。听话人说出“不是,那个才是我的妹妹,她是小李的妹妹。”的目的在于强调“这是小李的妹妹,那才是我的妹妹”。既强调“我的”,也对比“小李”的。

(23)??? ??? ?? ??? ????? ???.

在学校的校门口 不是 在学校的运动场 集合。

(不是在学校的校门口而是在学校的运动场集合。)

(24)?? ???? ?????

在学校 运动场 集合。

在韩语中,“学校”和“运动场”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此,中间加不加“?”都行。如例(23)中的“学校的运动场”,对比焦点是“运动场”,而“学校运动场”可以看成是一个专有名词,其整体都是重心。所以在回答“我们在哪儿集合?”时,由于说话人事先并不知道哪里是集合的场所,所以用“学校的运动场”或“学校运动场”来回答都可以。但如果提出的问题是“是在学校的校门口集合吗?”,这就说明说话人此时已经知道了一个要集合的地点,只是这个地点还没确认而已。因此听话人就需要运用对比性的语言来告诉说话者已知的事实:“不是在学校的校门口,而是在学校的运动场上集合。”

六、结语

本文利用“焦点理论”分析了汉语中名词修饰名词时带不带“的”的两种结构。无论是汉语还是韩语,如果说话者带有对比的意图,那么就要运用“的”和“?”进行表述;如果说话者不带有对比的意图,而是进行较自然的发话时,使用“N1+N2”结构即可。汉语和韩语的对比焦点不同,汉语“N1+的+N2”结构的对比焦点是“N1”,而韩语“N1+?+N2”结构的对比焦点是“N2”。由此可以看出,汉韩两种语言表达相同的语义,表现的意图和焦点不同。

参考文献:

[1]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8:317~355.

[2]方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J].中国语文,1995,(4):

279~288.

[3]袁毓林.谓词隐含及其句法后果-“的”字结构的称代规则和“的”

的语法、语义功能[J].中国语文,1995,(4):241~255.

[4]文贞惠.“N1(的)N2”偏正结构中N1与N2之间语义关系的鉴定

[J].语文研究,1999,(3):22~27.

[5]???.????[M].??:????? ???1996:450~456.

[6]??.????? ????? ??? ??.????[M].1983,

19~1.

[7]???.????? ????? ????[M].??209,1990:

59~97.

(康善信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100875)

猜你喜欢

修饰语韩语焦点
焦点
谁说我们学韩语只是为了追“欧巴”?
多媒体技术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
韩语惯用语的特点及教学方法浅析
浅谈韩国语的语言特点
“两会”焦点
浩浩荡荡个什么
古典诗词中名句之修饰语试析
不同情境中语言间转换的处理
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