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渔翁形象分析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旨趣

2015-08-27贺翔

艺海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渔翁审美

贺翔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本文以渔翁形象作为审美切入点,传递出中国文化中所追求的闲适之美和悠然见南山的心灵境界。从人物形象中阐述笔者对此情、此景、此意境所感受到中国古典舞艺术淡而清雅,寄情于景的艺术手法,进而从中更明确中国古典舞的审美追求之旨趣。

[关键词]渔翁 审美 中国古典舞

一、中国古典文学中“渔翁”的形象

渔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乃至于成为中国古代相当重要的文化符号。渔翁这一形象常出现于古诗文当中,如柳宗元耳熟能详的那首《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大多表现为隐士或者怀才不遇不被中用之人,他们饱经世事沧桑,看淡人生炎凉,宁愿隐匿田园间,超脱世俗,追求致远。有一种渔翁,他安坐溪边,不言不语,不骄不躁,静默等待上钩之鱼,朝朝暮暮,晨也如斯夕也如斯,不畏严寒,风也担当雨也担当,他亦不畏惧狂风急,沧浪劲,独驾渔船,出没于风波之中;有一种渔翁,他淡泊名利,远离尘嚣,不要暖裘要陋蓑,青山做伴,碧波为伍,以垂钓陶冶情操,怡然白得,乐在其中;还有一种渔翁,貌似朴实无华,实则大勇若怯,大智若愚,他终日靠打渔为生,却在劳碌中悟真谛,在生活中得聪慧。在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典籍中,除了诗经与极少数作品中出现了单纯以打鱼为谋生手段的钓鱼活动,渔翁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个是现实中真正的捕鱼人。他们不以打鱼为谋生手段,没有颠沛流离的生活之苦,没有一日三餐的生计之虞,他们或者孤傲清高,仙风道骨,如得道高人一样俯视着芸芸众生,像人生导师一样指点着世人的迷津,或者闲适自在,闲云野鹤般来去自如,神秘莫测;或者如侠士一样,慷慨激昂,抛洒热血毫无顾惜,分别代表着儒道各自的文化精神和人格理想。虽然古典文学中的渔翁有许多种,但在大多文人骚客眼中,能渔善渔者皆为聪慧之人,他只靠一杆青竹,衡量是非曲直,仅凭一丝银线,牵起人情冷暖,营造了一种超然脱俗、返璞归真的禅境。

二、中国古典舞中“渔翁”的形象

文学和舞蹈各有它具体的物质条件,不能相代,但又各自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白己的艺术形式里来,二者对物的热爱,人的赞颂,景的寄托大多还是相仿的。中国古典舞中不乏出现渔翁形象的作品,如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剧《粉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获奖作品《寒江雪》等等。舞蹈的特色在于能够把肢体解构在历史和意境的追索中,透过形、神、劲、律化人身体来传递中国的古典文化。在中国古典舞当中,“渔翁”往往表现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更多的呈现了“渔翁”这一种人最形象的状态,即是一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坚忍,一种淡定阔达、大智若愚的智慧,一种悠然自得、纯粹忘我的境界。渔翁垂钓的经典造型在观众眼中,除了是“独钓寒江雪”的具象画面外,更多的是在于引领观众欣赏到于冰下鱼儿的畅游,体会到渔翁孤寂清高的内心世界。从舞蹈中,观众能够领从编者的创造和舞者的肢体中领略到“渔翁”所带来的一种闲情逸趣,悠然见南山的人生境界。舞者可以通过想象来把握形象,将自己置身于山林江畔深处,不与世俗计较只在乎眼前美景与垂钓带来的闲情雅致。每移动一下鱼竿和被鱼竿牵动的身体都陶冶着思绪,享受与鱼斗智的乐趣,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都考究和体会着这位渔翁怡然自得、乐在其中的心境。

三、“渔翁”形象与中国古典舞审美旨趣

(一)寄情于景寄景于情的意境之美。在众多舞种当中,中国古典舞对于意境的创造更为擅长,它不仅仅只是肢体的运动,技巧的炫耀,而是通过特殊的舞蹈语言将观众带入更为绚烂的中国古典文化中,让观者与舞者一齐感受,一齐熏陶,努力展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美的凝聚。渔翁的形象虽然不像秦俑那样魁梧、不像踏歌那样婀娜,但佝偻的身躯告诉我们他所带来的不是表面行为的美态,而是从另一种体态去展现审美的文化内涵。渔翁垂钓,本来就是历史记载里鲜明的一笔,当它变成肢体艺术时,它就不单体现在文本上更可以通过身体语汇去感受它白身的艺术价值。在古典舞舞剧《粉墨》的泼墨篇章中,以纵横于墨迹之间的渔翁为背景,通过“画中”渔翁手持鱼竿周游在山水之间与鱼嬉戏的过程,反映渔翁陶醉于自己理想的生活境界。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中隐士这一典型人物形象隐忍、高沽的气质特征,另一方面古典舞对古典人物淋漓尽致的展现,通过呼吸、劲力、律动等一系列的体现都是贴合古典审美意识的独特写照。舞段中虚实相生的妙境,人与环境的融合,正是中国古典传统艺术中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意境。是在有限的画面中营造出无限的诗情,这也正是舞蹈所想追求的如诗如画般朦胧的诗化美感。

(二)淡雅求实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无论是渔翁形象的塑造还是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情趣,都涵盖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深深蕴意。舞蹈过程中的每一次举手投足,都包含了中国古典审美中和谐的概念,将变幻万千的事物在规律中合理的进行,通过不同但相吸的两者揉合在一起的,呈现感性和理性的融合。在所有关于“渔翁”的舞段中,观众不会在乎他是否钓到那条鱼,而是关注他在整个垂钓中带来的意象,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语言特殊的对于美的表达方式,即含蓄的话说一半,留出一半隐隐约约的空间给观众进入无尽的遐想,在欲左先右、抑扬顿挫、行云流水之中带领观众和舞者一起欣赏和享受中国传统中的和谐之美。

审美统一是让艺术和观者产生共鸣的桥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下成长的炎黄子孙,有着对美好、和谐、包容的向往。中国古典舞本身的价值体现在于它所传递的意境联想和古典审美的追求!古典舞独具的美韵又是通过演员特定的塑造和抽象的临摹将舞种本身和演员本身高度融合,以至所传递的不仅是单纯享受而更是耐人寻味的艺术感观。就“渔翁”而言,它的表演是先从心灵出以致获得身体上的感悟。因为他饱受过沧桑,更追寻一种心灵境界的升华,他悠然自得乐在其中,所以他不必考虑尘世的庸浮,只享受与自然为伴和垂钓给他精神境界带来的思索与乐趣。表演者既是表现出了渔翁的外在形态,又传递出了渔翁的思想境界,在强调中国古典的审美特征下,想法设法让观众领略到“渔翁”所带来的一种闲情逸趣,悠然见南山的人生境界。从渔翁形象进行分析是为了能够准确把握中国古典舞审美旨趣,把握审美却又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表演。以审美旨趣为准则,在表演中注意整体感,把握发展的各阶段,层层递进,细腻且有条不紊地展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达到人物形象的前后连贯,完整统一。通过对“渔翁“形象的分析,不仅是对表演有积极作用,更是希望舞者在中国古典舞发展道路上发扬“渔翁“精神,做到潜心研究,心无旁鹜。

猜你喜欢

中国古典舞渔翁审美
渔翁
神秘的“渔翁”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如何体现禅境意韵研究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