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中毒的临床观察
2015-08-27姜海燕
姜海燕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2月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中毒患者120例,随机的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除了这些基础的治疗方式,治疗组再增加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死亡率、昏迷时间、住院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但是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中毒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关键词:血液净化;急性中毒;临床效果
急性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诊科疾病,由于引起中毒的毒物不同,所以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这就给急性中毒的治疗带来了很多的不便[1]。本文选取了120例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中毒患者,并采用了血液净化治疗的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2月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中毒患者120例,随机的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中毒的诊断标准。治疗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7~76岁,平均年龄48.9岁,中毒种类包括有机磷农药20例,杀鼠剂14例,镇静催眠类药物12例,抗精神药物7例,氨基酸甲酯类7例。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6~78岁,平均年龄49.6岁,中毒种类包括有机磷农药19例,杀鼠剂15例,镇静催眠类药物12例,抗精神药物8例,氨基酸甲酯类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中毒种类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比如反复洗胃、排尿排泄、面罩吸氧、应用解毒剂等。除了这些基础的治疗方式,治疗组再增加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血液净化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以及血浆置换等。血液灌流是在患者的颈部或者其他部位进行穿刺,放置一个管与外界的灌流器连通,给灌流器进行预冲操作,这样就形成了体外的循环。在进行体外循环的时候血液流量设置为60~180ml/min,当患者的中毒现象稳定后,再对血液流量进行必要的调整。根据中毒者的不同的中毒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次数、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中毒程度比较低的患者血液灌流约1次/2h,中毒比较严重的可以适当的增加血液灌流的时间。对于一些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以采取血液透析的方式或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浆的方式,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机,在中心静脉建立通路,血液透析的速度设定为1000ml/h,置换液的速度设定为2000ml/h。置换液的配置包括2500ml的生理盐水、1000ml的注射用水、3.2ml的25%硫酸镁、30ml的10%葡糖糖酸钙、250ml的5%碳酸氢钠以及10ml的10%氯化钾。根据患者不同的中毒程度,可以选择调整电解质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含量。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有的出血严重的患者,还应该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原复合物。对于有其他特殊情况的患者,可以根据专业的医师进行多方面的分析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相关的数据,以此来判断与比较临床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综合的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检验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昏迷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且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仅为61.7%,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且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中毒是指有毒物质达到一定的剂量之后,进入人体,在短时间内被组织器官吸收,使其受到功能性的损害或者全身性的疾病。急性中毒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给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危害生命。
由于急性中毒病情蔓延十分迅速,病情也较复杂,因此必须争分夺秒的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主要遵循以下的原则。对于有些已经吸收毒物的患者,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降低毒物的浓度,或者使用利尿剂、血液净化的方式使得体内的毒物排出;对于毒物还没有被吸收的患者,应采用洗胃、导泻的方式防止毒物被吸收。由于引发患者中毒的毒物属于不同的种类,中毒剂量与就诊时间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的中毒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当然,对患者进行早期的病情评估是非常有效的,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血液净化主要是利用血液净化的装置,将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清除,这样就达到了血液净化的目的,从而也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这是一项新型的治疗技术,对急性中毒有着很好的疗效,它的主要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等。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清除体内的毒物以及机体的代谢产物,还能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从而达到保护人体脏器的目的,有效的降低了由中毒引发的病死率[2-4]。本研究中采用血液净化的方法治疗急性中毒,使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最终的治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在急性中毒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也要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另外,医生在交接班的时候,要进行口头、书面的交接,将应该注意的问题清楚告知,不要因为接交班的不规范造成意外的发生。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瞳孔、汗液等的变化,当发生异常情况发生时,不要慌张,采用有效的抢救措施,帮助患者脱离危险。
综上所述,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中毒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它不仅操作简单、安全,而且取得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它可以代替一些药物的治疗,减少药物对人体的伤害,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大大的降低了急性中毒患者的死亡率。血液净化是急性中毒的一种最佳治疗方案,为急性中毒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医学参考,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斌.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中毒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17):198-199.
[2]张萍.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中毒并发肾衰竭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0):2378-2379.
[3]罗轶群.浅析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中毒的临床效果[J].健康之路,2014,(7):121.
[4]唐孝文,尹修芳.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中毒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9):102.
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