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毓和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840—2000)》读后感

2015-08-26李新宇

艺术评鉴 2015年16期
关键词:音乐史读后感

李新宇

摘要:《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840-2000)》是汪毓和先生的遗作,笔者从内容、重写音乐史等方面加以阐释,了解其写作用意和价值。

关键词:汪毓和 音乐史 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逐步开始建立起来的新学科。自1959年至1960年间,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联合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要》(五编,油印本)及其附属《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约20册,油印本)和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编著的《中国现代音乐史》这两套著作诞生后,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成长,学术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见证着这个学科的日趋成熟与蓬勃发展。从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教学和音乐评论工作长达五十多年的汪毓和先生,在2012年又推出他的又一力作——《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840-2000)》(以下简称《中近》) ,亦是其绝世之作。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汪著的评论十分活跃,争议性越大、关注度越高。在2014年11月“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学术研讨会”上,中央音乐学院的蒲方教授在谈到老师汪毓和写作《中近》的过程时,不禁声泪俱下,可见音乐学者学术研究之路的艰辛不易。笔者仔细拜读《中近》后写下读后感,望能以此纪念学术泰斗汪毓和先生,进而了解其写作用意和价值。

一、提供历史知识

音乐理论家汪毓和一直奋斗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第一线。他编写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84年版)是当时国内唯一一本系统论述近代音乐史的专著,作为专业音乐教材,为当时学界了解近代中国音乐发展的概貌作出了贡献,也在国内外引起反响。

该书出版后,又陆续以此为范本修订出第二版、第三版等,直至最后这部《中近》面世,时隔28年之久。汪毓和根据目前史学界对“中国近现代史”许多新史料的挖掘、档案解密等重要进展,对《中近》进行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增减文字,删除原来的图例和乐例,保留必要的谱例,并对不同历史时期群众的音乐生活和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现象进行梳理更新。

《中近》是全国大多数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共同必修课,以及各类文科院校应试的参考书目,为读者服务。内容以突出音乐创作为主线,与相关的社会历史和音乐事业发展、音乐历史现象等背景相联系,囊括港澳台地区近现代音乐,但并没有与内地音乐发展进行融合叙述。

二、摒弃种种偏见

史学性的著述(史学专著和教材、史学评论,包括各种留存的绝大部分“史料”在内)都带有不同时段、不同编撰者的不同程度的“主观性”。《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历次“重写”正反映了社会历史观念对学术研究的深刻影响。

汪毓和经历了中国社会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转变,见证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更亲身感受着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巨大变化。他的著述曾难以避免的受到过“左”的思想影响。

而《中近》相对之前,对被批判过的音乐家不再一笔带过,同时对具有红色背景的作曲家也不再过多介绍。此外,著述中提及的人物不仅仅限制于中国音乐家,还包括当年在华工作的外籍音乐家。无论政治立场和党派区分,只要是为我国近代音乐文化事业作出贡献的教育家、音乐家、作曲家,其思想理论及创作活动都给予了科学的总结,并赋予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汪毓和的《中近》根据近几年来对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尽可能做到摒弃以往由于自己根本不了解或有所听说又不敢贸然相信的情况而在自己思想中所形成的“陈说”,试图提出个人不成熟的“新见”。尊重历史事实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只有本着科学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一本专业书籍才能经得住历时与共时的考验。

三、探求客观真理

历史研究没有终点,每个时代重要的音乐史文本都在音乐思想等各个方面具有引导力。汪毓和从1959年开始在中央音乐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后,出版过多部史学著作。他先后编著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84年版);1994年“修订版”;2002年“第二次修订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代部分)》(2005年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现代部分)》(2006年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01-1949)》(2006年版);2009年“第三次修订版”;《中国现代音乐史纲(1949-2000)》(2009年版)等。

历经多个版本,《中近》作为他“重写音乐史”的最终产物。不难看出他对自己的高要求,对著作的高标准,在“重写音乐史”这条道路上不曾止步,一直在追求贴近客观史实。

综上所述,《中近》的产生在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增添一本新的力作之外,更反映了音乐学者不断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真正的历史不仅要求我们不断的修正以求客观、实事求是,而更重要的是在读史的时候能够体会到时代的发展,人的思想的转变,用更客观的主观来辨认历史,从而有所借鉴与收获。

历史的浪潮没有人能阻挡,正如当年汪毓和无法阻挡“左”的思想浪潮一样,今天的史学浪潮亦无法阻挡,而他勇于不断修正自己的心血之作,不断革新,是带着尊重历史、慎重对待历史的态度前行的,这无疑是史学家最宝贵的精神。

每个人生来就带着时代的烙印,而研究历史的过程往往是一代人除却烙印,打破局限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带着时代烙印的历史学家已经写出的著作恰恰就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历史。

参考文献:

[1]高洪波.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四个版本的比较分析——“重写音乐史”相关问题的综述[J].艺术研究,2003,(11).

[2]张静蔚.近代音乐史的建设——读《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修订版)》[J].人民音乐,1995,(11).

[3]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840-2000)[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11).

猜你喜欢

音乐史读后感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读后感要联系实际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写读后感有妙招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对跨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