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方法探析

2015-08-26黄广川

新课程·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思维模式提问能力数学教育

黄广川

摘 要:数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不容忽视。因为在小学时期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关乎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的产生。因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探究能力。日常数学教学中通过合理化的问题设置以及优化的评价方式能够起到提高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作用,同时探索更加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育;提问能力;思维模式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同时,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因此教师要从多个层面提高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高主动提问能力。在小学教育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完善,因此探索更加有效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现状

1.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主体的错误导向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的主体是不容忽视的,而在日常教学中无论是老师提问,还是学生主动提问,很多老师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的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变成了一个被动回答各种问题的客体。很多时候提问可能对学生没有实效,或者说学生对某些知识没有兴趣,但教师提问,学生还要被动地回答。这就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提问意识,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地提问,学生很不愿意回答,提问的价值也就没有了。学生才是数学教学的主体,因此课堂不应该成为老师提问的主场,应该更多地让学生提出问题,可是大多数老师忽略了这个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兴趣不高,提问缺乏主动性。

2.在课堂提问时学生存在多重非正常心理

课堂提问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往往处理不恰当所造成的学生心理上的影响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现在学生越来越惧怕提问,因为他们怕出错、怕被同学嘲笑、更怕老师说他们的回答是错误的。此外,课下同学们的起哄也很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这种非正常心理打击了学生提问的激情,学生变得越来越怕提问,有些时候学生甚至惧怕老师让他回答问题。本来提问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是这样导致学生非但没有学习积极性,反而降低了自身的信心。这样提问的价值就不复存在了,提问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也造成了学生不敢去主动提问,主动提问能力更加得不到提高。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方法

1.营造轻松的提问情景,增强提问趣味性

情景对于课堂提问来说非常重要,好的情景能够引起学生关注,让学生更加愿意去探索某些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设置轻松的提问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兼顾问题的趣味性。例如,在进行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的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实物进行教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容易对某些知识产生好奇心,从而主动去问老师,这样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得到培养。往往好的教学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加上合理的问题设置,很容易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提问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这样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

2.合理设置问题,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学生小学时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还较弱,对于很多问题很难有深层次的理解。因而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一定要认清学生理解能力上的欠缺,设置问题时一定要分层次、分方法进行合理化设置。只有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循序渐进,同时才能够丰富知识。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渐增强对某些知识的探索欲望,学生有了好奇心,就会主动地提出问题。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错误,时间久了学生的激情会逐渐消失。例如,在进行分数这个全新知识点的教学时,引导问题一定要合理。假如问题设置不够合理,那么学生理解不了,或者回答的时候总是出错,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理解不透,学生就不可能去探索新的方法,那么学生的主动提问就很难出现。

总之,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就要合理地设置问题,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提问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分析能力。日常教学中合理的问题结构和趣味性的情景设置,能够引导学生采取更加主动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不仅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关乎学生在小学教育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说小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

参考文献:

沈子兴.用智慧解决问题[J].现代教学,2013(Z1).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思维模式提问能力数学教育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