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比较研究
2015-08-25刘群群朱佳斌
刘群群 朱佳斌
欧洲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比较研究
刘群群朱佳斌
分析了欧洲主要国家与组织硕士层次工程人才的培养标准,总结了欧洲各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的共同趋势与差异,为我国建立符合社会需求和国际化标准、具有行业特色的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提供建议与参考。
欧洲;工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标准
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迅猛发展使人才培养打破了国界,培养国际化的工程人才成为各国争相追逐的目标。建立具有国际认可度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已成为我国各界的广泛共识。《华盛顿协议》是国际广泛认可的本科层次工程教育项目的认证协议,共有包括英、美、德等主要工程师培养国家在内的17个正式成员[1]。基于该协议,各国家和地区的工程专业认证组织具体拟定了适合本国的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这些不同的组织通过制定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对各层次工程人才提出较为对等的培养目标,为各国实现学位互认提供了保障,为工程师人才流动与合作建立了平台。随着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签约国的日期接近,本科工程教育项目逐步向国际化发展,而在研究生层次对各国家与组织的工程师认证标准进行深入解读,梳理各级工程师人才的培养需要与培养标准成为下一轮工程教育国际化研究的重点。
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对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大,各国对工程专业的认证已逐步从本科阶段扩展到硕士层面。部分工程师培养较发达的国家已制定了硕士阶段工程人才培养标准[2]。2004年,欧盟启动欧洲工程教育认证计划(EUR-ACE,European Accreditation of Engineering Programs),分别对第一循环(学士)和第二循环(硕士)两个阶段的工程专业进行认证[3]。作为成员国的德国、英国等相关机构都分别制定了中、高层次的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此外,美国工程教育认证机构(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T)也已开始着手探索硕士阶段工程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4]。2013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制定与发布更是以面向培养结果的方式提出了研究生层次工程人才培养的宏观标准[5,6]。本文旨在综合分析欧洲主要国家(特别是英国、德国、法国)相关工程教育认证组织与机构对硕士层次工程人才的能力要求与培养标准,通过文本解读与分析,为我国建立面向培养结果的研究生层次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建议。
一、欧洲工程认证联盟及德、英、法三国的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
1.欧洲工程认证联盟
为克服学术与专业质量互认的困难,促进各国工程师流动和互认,提高认证的权威性,2004年,在欧盟委员会的支持下,欧洲各国组成了欧洲工程认证联盟(ENAEE,European Network for 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正式启动欧洲工程教育认证计划(EUR-ACE),旨在建立一个以欧洲共同标准为基础的欧洲工程教育鉴定体系。欧洲工程教育认证计划基于同行评议,由受过专门培训并且独立的评审小组来实施,小组成员由工程学术人员和专业工程师组成。这一过程通常包括详细检查数据资料以及有组织地对一所正在运行该项目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实地访问。认证过程应该由人员构成合理的国家认证机构或与此相关的机构或团体来实施[7-10]。目前已有包括英国、德国、法国等13个国家的工程专业认证组织参与了该计划。
2008年,欧洲工程教育认证联盟执行委员会正式通过了《欧洲工程教育认证计划标准》(EUR-ACE标准)。该标准从知识和理解力、工程分析、工程设计、调查研究、工程实践以及可迁移技能等六个方面对工程教育项目所培养的人才能力进行了分类,并分别就第一循环(学士阶段)和第二循环(硕士阶段)的人才产出具体标准进行详细阐述[3,7-11]。本文针对硕士阶段的人才培养产出标准,总结如下(见表1)。
表1 欧洲工程教育认证计划(EUR-ACE)硕士阶段工程人才培养标准
参与欧洲工程教育认证计划的十三个国家中共有十个国家获准对第二循环,也就是硕士层次的工程教育项目进行认证。截至2014年7月,获准对硕士层次教育项目进行EUR-ACE认证的国家包括:德国、法国、英国、爱尔兰、葡萄牙、俄罗斯、意大利、波兰、瑞士与西班牙[12]。
2.德国
德国工科专业认证机构(ASIIN,The Accreditation of Bachelor’s and Master’s Study Programs in Engineering,Informatics,Natural Sciences and Mathematics)目前对工程、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等专业的本科与硕士教育项目进行认证。ASIIN强调教育目标、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协调一致,对整个过程进行相应的评估[13]。ASIIN自2000年已获得对德国国内专业进行认证的资格,其认证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EUR-ACE人才培养标准的设定,因此两个标准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与欧洲EUR-ACE标准不同的是,德国的硕士培养标准的制定又以专业细分为特色,特别是对主要的工程专业,从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不同的方向来定义不同的人才培养标准,这对于我国明确工程硕士培养标准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这里以机械工程/工艺工程/化学工程硕士为例来描述ASIIN对两个层次人才标准的不同定义(见表2)[14]。
表2 机械工程/工艺工程/化学工程硕士层次研究型与专业型人才培养标准比较
3.英国
英国工程协会(Engineering Council)代表英国工程专业人员制定与发表了英国职业工程师能力标准(UK Standard for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Competence)。英国工程协会由主要工程院校、业界和其他与工程相关的单位代表所组成的理事会进行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对英国职业工程师与技术人员进行注册与管理,制定有关注册标准。英国工程协会所认可的20多个行业组织,分别基于英国工程协会制定的统一标准对本行业的教育项目进行认证[15]。
英国职业工程师能力标准规定了三个层次工程人才的能力标准,从低到高依次为:工程技术员(Engineering Technicians)、企业工程师(Incorporated Engineers)和特许工程师(Chartered Engineers)[15]。该标准对每个层次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与标准都有翔实规定,并且给出了能够体现相应能力的具体事例。特许工程师里面规定的相应教育基础为整合型工程硕士(Integrated MEng)[16,17]。因此,这里对特许工程师所应具备的能力和标准进行了总结(如表3)。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对特许工程师能力与标准的规定以外,该标准对于每种能力均列出多项具体表现形式。这对于工程人才的具体培养与能力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表3中,对应每一项技能与能力,我们根据该标准总结了一到两个表现作为参考。
表3 英国职业工程师能力标准——特许工程师
4.法国
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ommission des Titresd’Ingénieur-Engineering Degree Commission)成立于1934年,是欧洲大陆最早成立的认证委员会之一。自1997年起,法国所有的工程教育项目每六年必须经过一次CTI认证。只有经过认证的工程教育项目的高等工程教育机构才准许颁发“工程师文凭”[18]。“工程师文凭”是学生进入工程行业或者继续博士学习的前提。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的是,法国实行工程师学院预备班(2年)+工程师文凭(3年,硕士级)的模式[19]。2007年,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获得进行欧洲工程师教育认证的资格,该认证体系目前仅对硕士层次级别(对应于EUR-ACE的第二循环)的工程人才培养项目进行认证[18]。
CTI认证标准在充分尊重机构的自主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要求所有的工程师人才培养结果满足以下通用标准[18]:
(1)具有持久的适应能力和分析能力。工程与管理活动充满变革与挑战,这要求工程师具备牢固而广泛的科学基础,确保自己在较长时期内适应这些技术变革。因此,毕业生必须认识到进行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能够进行独立、终身学习。
(2)具备快速的适应能力,在本专业领域适应行业内各种活动。毕业生需要具备在短时间内适应本工程专业领域活动的能力。为此,工程教育项目必须确保学生对工程知识与工具的理解,并且培养必备的实践技能。此外,培养项目还需提供必要的服务(如职业生涯培训)、活动(如实习、项目、模拟)和条件(校企合作等),从而确保学生实现从学术领域向职业领域的过渡。
(3)研究和创新。工程毕业生需要具备充足的准备和能力,在工程活动中整合研究与创新,例如,对行业前沿的信息进行分析,创新性地进行问题解决与工程设计等。在结束该教育项目以后,毕业生有能力继续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
(4)具备商业文化和经济、社会、环境和道德意识。工程毕业生不仅需要具有牢固的科学与技术能力,还必须对商业文化具有一定理解,必须意识到经济、社会、道德伦理和环境的挑战。
(5)沟通技能和国际化意识。工程毕业生必须能够在国内与国际专业环境中有效地进行沟通。毕业生必须能够在跨学科和跨国环境中工作。
二、欧洲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的共同趋势分析
从欧盟及欧洲主要国家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来看,由于大部分工程教育认证组织都是由非政府的行业组织自发组建,或者与行业组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这些培养标准的制定都非常重视对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其他职业技能,如领导能力、商业意识等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趋势:以符合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需求为特征的高层次工程教育人才需要同时具备硬性技能(知识和能力等)和软性技能(素养和态度等)。具体体现如下:
1.重视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标准
欧洲工程认证联盟通过对各国认证组织进行审核,授予该国认证组织进行欧洲工程教育认证的权力。中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的确立与细化的定义主要出现在工程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特别是欧洲各主要工程教育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明确区分了学士与硕士阶段两个教育循环的人才培养效果,以及对教育项目其他方面(如每个教育项目的需求、目标与成果,教育过程,资源与合作关系,教育过程评估和管理体系等)的评估要求。可以认为,欧洲工程教育认证计划在推进欧洲各国对中高层次工程人才的学位互认与人才流动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培养符合国际化标准的人才提供了便利。
2.对高层次工程人才的硬性技能(知识和能力)设定更高标准和要求
无论是欧洲还是具体到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它们对硕士层次工程人才的硬性技能都提出了更高标准:硕士层次工程人才不仅要对所学工程专业领域的知识具有整体、深入的理解,还需对专业前沿具有敏锐意识。与本科层次的通用国际人才培养标准如《华盛顿协议》相比,这里所看到的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对于学生所应该和所能够解决的工程问题复杂性和新颖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决行业前沿问题的能力、熟悉新兴与未知领域,以及发现与提炼本专业领域新问题的批判性分析能力。
3.从软性技能上进一步提升高层次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
在软性技能上,硕士层次的培养标准更为强调本层次工程人才的领导能力,特别是领导跨学科、多层次团队的能力,以及在国际化环境下有效工作的能力。欧洲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要求其能够有效地对项目任务、人员和资源进行合理计划、部署、管理和指挥,拥有领导跨学科、多层次团队的能力,掌握项目管理与商业技能,进而带领团队、开发员工潜力,克服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通过有效的管理带来持续进步,强调团队协作及领导力。欧洲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都要求硕士层次人才在国内外背景下均能有效地工作与交流,与工程界和社会各界在不同的场合与层次能有效地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重视社交能力的培养。另外,欧洲各国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还要求高层次工程人才理解工程活动对健康、安全、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够以工程活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进行终身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欧洲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的差异分析
欧洲各国在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上体现了硬性技能和软性技能双管齐下的趋势,这对我国细化和修订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提供了方向和指南。另外,在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总体趋势指导下,欧洲各个国家由于其自身教育发展的不同背景,其人才培养标准又各具特点。
1.对硬性和软性技能的侧重点存在差异
欧洲/德国的标准侧重于对硬性技能的具体阐释,对工程分析能力中所解决的问题的范畴、类型、难度、新颖性作出了更为具体的界定,比如,要求硕士层次工程人才能够寻找、发现并提炼本专业领域的新问题、新项目,运用知识和理解,建立起抽象的工程模型、系统和流程,运用创新型方法对实践型问题以及部分跨学科的罕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运用工程判断处理复杂的、技术不确定性的、不完整的信息,并能够在调查研究中寻找、发现新型技术在专业领域的应用并全面综合地理解与评估工程设计方案或可用技术的实用性、有效性与局限性,意识与理解工程实践中的非工程性效果的存在。欧洲/德国标准明确了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在处理信息不全的复杂问题和跨专业问题、解决领域内新问题、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上的能力要求,这对我国高校在制定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细化硬性技能提供了借鉴与参考。英国标准侧重于对软性技能,或者说可迁移技能的具体阐释。英国标准从技术/商业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与社会责任感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对工程人才的要求。例如对于技术与商业领导力,英国标准强调了工程人才进行项目计划、管理与执行的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对于有限的资源(时间、成本)、人员等的调度与管理能力。此外,还强调了对人员的培训与开发的领导技能。这些具体分析对于硕士层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清晰的要求,也明确了每项软性技能所对应的内涵与外延。软性技能的培养在工程人才的培养中是经常被忽视的方面,但提升软性技能对工程人才职业发展,特别是对中高层次工程人才的职业发展十分重要。借鉴英国标准对于软性技能的具体要求将有助于我国开发与提升中高层次工程人才的职业技能。
2.人才类型与行业划分存在差异
德国的标准以行业细分为特色,且从研究型和专业型两种不同类型分别定义硕士阶段人才的培养标准。特别是在对硬性技能的具体阐释上,德国标准从两种类型人才所要具备的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所要解决工程问题的类别、范畴、新颖程度,以及所需工程分析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差别,具体界定两类人才培养标准的细微差别。比如,研究型硕士在知识方面强调跨学科性和专业最新发现,而专业型硕士则强调的是实践型知识和较新发现,各自培养侧重点不同。这样的分类一方面有助于各个院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大纲的设置、课程范畴与难度、实践活动的安排等进行相应调整;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从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方案。此外,这样细化的培养方案也更有利于企业单位针对不同的职位需要,合理筛选能力与特长相匹配的工程人才。德国按照行业细分制定的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对我国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也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3.培养标准的具体化程度存在差异
英国标准针对每种能力均列出多项具体的表现形式,借助具体的活动或项目将硬性技能和软性技能较好地契合。例如,通过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帮助工程人才掌握整体性与专业化的知识与理解,同时还指出通过在工作场合学习与开发新的工程理论与技术,领导或者管理市场调研等具体形式,将所具备的硬性技能指导/运用到新型技术中并进行优化,同时将软性技能渗透入其中,强调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等软性技能的开发与培养。法国标准在提出硕士工程人才必须具备快速适应能力的同时,还提出相应的培训项目或者方法,比如职业生涯培训、实习或校企合作等,这些将有助于学生实现从学术领域向职业领域的快速过渡。通常来说,对能力进行清楚的界定仅仅是人才培养与评估的第一步,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并且对人才的能力进行评测是系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这里,对每项能力的表现形式以及人才培养标准实现途径的说明,一方面有助于院系设计合适的课程、项目与活动来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输出人才的能力评估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能力发展的规划。
目前,国际上正逐步将面向培养结果的工程师人才培养机制从学士层次扩展到硕士层次甚至到工程博士层次。随着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签约国的日程接近,学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必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建立起系统的认证与评估体系。而在硕士层次建立起系统、完整、可操作的认证与评估体系也将成为下一轮建设的目标。本文着眼于欧洲地区现有的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重点分析了各人才培养标准的共同点及差异,并且总结了主要工程教育国家对工程硕士人才的能力要求,希望为我国各行业与院校在考虑行业特色与院校需求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应行业需求、体现院校特色的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与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1]Washington Accord.Signatories[EB/OL].http://www.ieagreements.org/Washington-Accord/signatories.cfm.
[2]马永红,杨晓波,郑晓齐.研究生层次工程教育专业鉴定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60-63.
[3]ENAEE.EUR-ACE framework standards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engineering programs[EB/OL].http://www.enaee.eu/ wp-content/uploads/2012/01/EUR-ACE_Framework-Standards_2008-11-0511.pdf.
[4]ABET.Criteria for accrediting engineering programs 2014-2015[EB/OL].http://www.abet.org/uploadedFiles/Accreditation/Accreditation_Step_by_Step/Accreditation_Documents/ Current/2014_-_2015/E001%2014-15%20EAC%20Criteria%203-13-14(2).pdf.
[5]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6]教育部.教育部 中国工程院关于印发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60/201312/160923. html.
[7]姚威,邹晓东.欧洲工程教育一体化进程分析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41-46.
[8]栗惠芳,吴强,刘芳芳.欧洲工程师培养体制的借鉴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60-62.
[9]李茂国.中国工程教育全球战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1-12.
[10]崔瑞锋,田东平.全球视野下欧洲工程教育项目的跨国认可与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36-39.
[11]李正,林凤.欧洲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现状及改革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37-43.
[12]ENAEE.EUR-ACE label awards:authorization period [EB/OL].http://www.enaee.eu/wp-content/uploads/2012/01/ overview-WEB-of-all-authorizations-granted2.pdf.
[13]张文雪,王孙禺,李蔚.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研究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22-26.
[14]ASSIN.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 engineering [EB/OL].http://www.asiin-ev.de/media/feh/ASIIN_TC_01_ Mechanical_Engineering_and_Process_Engineering_2011-12-09.pdf.
[15]EC.UK-SPEC[EB/OL]http://www.engc.org.uk/ukspec.aspx.
[16]EC.UK standard for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competence [EB/OL].http://www.engc.org.uk/engcdocuments/internet/ Website/UK-SPEC%20third%20edition%20%281%29.pdf.
[17]毕家驹.英国ECUK的工程专业鉴定[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1):51-54.
[18]CTI.References and guidelines 2012[EB/OL].http://www.cticommission.fr/IMG/pdf/references_and_guidelines_2012-2. pdf.
[19]王晓辉.法国工程师教育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 (2):36-42.
(责任编辑刘俊起)
刘群群,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上海200240;朱佳斌,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上海200240。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改革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编号:2014JJY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