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联系卡带来什么

2015-08-23江川山东省沂水县实验小学原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联系卡家庭班主任

江川山东省沂水县实验小学原校长



家校联系卡带来什么

江川
山东省沂水县实验小学原校长

学生家长的诉求

1997年寒假后开学不久,按照惯例各个班级分别召开了一次家长座谈会。其中,一年级班主任曹玉霞老师针对座谈会的情况谈了一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归结起来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家长迫切地想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想真正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第二是家长反映学生在家中的一些不良表现:不能孝敬长辈,不知关心他人;不爱劳动,自己的事情不愿做或不会做;挑吃挑穿,乱花钱,不爱惜学习用品;做作业不专心等。家长们非常渴望学校和家庭能够共同纠正孩子的不良表现。

曹玉霞老师反映的问题,可以说具有普遍性。经过认真分析和讨论。学校发动教研组长、班主任和骨干教师进行深入调查,惊讶地发现,在老师认为优秀的学生身上,也同样存在着很多不良的行为表现。

为什么在学校里是好学生,而在家中却不能做好孩子呢?对此,我们认为除了学校教育外,还有这些原因:一是环境因素。如今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一些本该自己做的事情被家长包办代替;一些本该批评的事情因长辈的袒护而迁就;一些本该长辈优先的事情由“小皇帝”取而代之。二是家教因素。“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美好愿望,而多数家长的教育却不尽科学、不够系统、不能持久。三是误区因素。为了使孩子成才,家长可以花费时间甚至金钱为孩子补习功课、培养特长,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庭乃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形成良好的品行需要多层次、多方位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当前,家长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孩子培养的责任意识也相应提升,使其参与学校教育成为可能。另外,家长有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愿望,学校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如何才能使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各方面密切合作呢?经过反复研究,我们设计出了《学校家庭双向联系卡》(以下简称“联系卡”),并以此为纽带,把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家、校、社会和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合作共同体。

在设计联系卡的内容时,我们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本着学校家长共同教育的原则。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内容。设计了“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勤俭节约、讲究卫生、热爱劳动、作业认真、遵守纪律、诚实正直、关心他人、热爱集体”10个方面,把在家庭中的要求作了细化。如尊敬师长这一项就细化为“孝敬父母,和父母说话和气,吃东西要先让父母。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任性。”细化以后,便于学生遵循,同时也为家长教育孩子提供了依据。二是由家长和班主任进行评定。正是因为考虑了这一层面,从而建立起了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评价的联合机制。从联系卡的设计来看,对学生的评价趋于合理,也更加全面,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形成教育合力。

联系卡设计好后立即着手实施。每个学生人手一卡,每月在学校和家庭中反馈一次。我们设计联系卡的动机是使得学校、家庭协调一致,共同教育好孩子。不负众望,这张小小的卡片帮助学校完成了家长的愿望,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成为可能,联系卡也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一把尚方宝剑。

联系卡的意义

联系卡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当联系卡第三次返回学校时,我们陆续收到近千封家长的来信,有的短短几句话,有的洋洋数百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三年级的一位家长在信中写道:“学校联系卡制度建立两个多月来,我个人觉得对孩子的校内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生每次拿回卡来,我都认真地看老师给孩子的每项评价,并询问其他同学的情况。同时,我与孩子一起认真分析着填好家长评价的每一项。使每一次的填卡活动都变成了对孩子的一次深入了解。”在肯定联系卡制度的同时,有些家长也指出了联系卡中的不足之处,如评价项目中每项的容量过大,包含多项内容,评价时不好掌握,要求进一步细化项目。还有要求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学习成绩增加进来,等等。

联系卡尽管还不够成熟,但是却得到那么多家长的热情关注,其积极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将学校与家庭教育和谐地联系在一起。过去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方法主要是家访和召开家长座谈会等形式,这些方法在学校和家庭配合教育学生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也有一些不足。如家访面窄,教师不可能频繁家访,时间也不可能固定下来。一学期开一两次座谈会,老师家长的交流有限,无法涉及到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教师与家长不可能得到较全面的信息,对学生在家中和在学校的某些表现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和交流。这就不可避免地失去引导和教育的最佳时机,联系卡则弥补了以上不足。

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每个家庭都十分关心子女的学习和成长,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建立联系卡之后,家长可以依照卡上的项目对孩子进行科学、系统、较全面的引导和评价。由于对学生的评价由家长与班主任共同完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就形成了共同的教育目标。

使教师能够准确地评价学生。以往学期结束时,班主任为学生所写的操行评语,通常反映的只是学生在校的行为品质,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使用联系卡就清楚地看到学生整个学期的表现情况,既全面又符合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学生,我们将原来一学期向家长汇报一次的《学生家庭报告书》改为《学生素质评价表》。改革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等方面采用等级制。二是将多年延用的“操行评语”改为“老师的话”。这也是我们改革的亮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老师在填写这一栏时,往往采用第二人称,多发现学生的成绩和闪光点,并进行鼓励,对存在的不足委婉指出,提出努力的方向。有一位班主任给学习认真的学生这样写道:“你知道吗?当你认真写作业时,你的字是那么工整;当你专心听讲后,你的回答是那么出色;当你主动关心班级,为集体出力时,大家是那么敬佩你。如果你能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的话,你该会多么出色啊!”

加强了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过程管理。利用联系卡,每月由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一次双向评价,每次评价对学生都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每当联系卡由家长传到学校时,班主任抽出专门时间认真研究分析家长评价意见,采用面批的形式和学生谈话。对较好的方面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一般或较差的方面先分析原因,后批评教育。面批之后进行小结,共性的问题全面要求,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这样学生能够及时找出自己的差距,改正缺点,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实验课题研究

通过对家校联系卡的运用这一问题的初步探索,我们认识到,要想把这件事情更加深入地做好,就得提高研究档次,规范研究行为。因此,我们决定成立课题组,该课题在1997年当年便被市教育局确定为“九五”重点课题。在这一期间,我们确立的联系卡设计和操作的基本原则已经成熟,归结起来有六条。

一致性原则。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往往缺乏全面、系统、科学性,与学校教育脱节。而联系卡由家长和班主任共同操作,分别设计的项目内容相互对应。这样使家庭教育有章可循,与学校教育合拍共辙,目标一致。

差异性原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素质,设计的评定项目体现层次性。如“关心他人、乐于助人”这一项目,低年级要求是“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与小朋友团结友爱”。中高年级要求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主动照顾别人,与人友善”。由于体现了差异,分清了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了明确的行动准则,家长和班主任也有了明确的评价依据。

持久性原则。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进程,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评定中从“小”、“严”、“细”抓起,使用联系卡对学生反复地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品质在一次又一次的强化训练中,由量变到质变,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主体性原则。家长和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离开主体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因此对联系卡的内容、评定的原则、结果的运用必须让学生清楚明白,评定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参加,使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今后怎样做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在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同时,充分运用联系卡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人手一卡,每人的表现都能通过联系卡反馈出来。这样,家长能清楚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班主任也能清楚地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交流、指导,使学校、家庭对孩子的个别教育落到实处,做到有的放矢,克服集体教育中有可能出现的偏差。

鼓励性原则。鼓励性的教育是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采用的最基本的教育方式。班主任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都要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学生赵润东在五年级时出版了长篇科幻童话《奇奇和咪咪的故事》,他在接受许多媒体的采访中说自己是学校、家庭鼓励出来的小作家。

建立科学的模式和机制

课题的研究只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运作机制,才能够持之以恒,且有利于在教育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为此,我们对联系卡的操作进一步实行了规范化并坚持始终。联系卡中所列项目的评定每月由班主任、学生家长双向进行一次。每一次分五步来进行,在这五步中,班主任要开好四个主题班会。

认知明理。开好“怎样做才能成为‘十星’好少年”主题班会。师生共同学习联系卡的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明白在校、在家、在社会上该做什么,怎么做;不该做什么,为什么不该做。列举学生身边的事,师生共同辨析。班主任每周备一次课,包括学生状况、联系卡反馈、集体表现、个别表现情况及分析,找出解决方法,如何进行评定等内容。将联系卡操作的备课情况作为对班主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家长评定。由学生将联系卡带给家长,家长依据联系卡中的内容对孩子这一个月来在家庭、社会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将评价的结果按等级填在卡上,再由学生带给班主任。家长如何准确科学地给孩子一个评价,是联系卡操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此,我们一是举办了多次培训班,二是让家长之间相互探讨,进行交流。有的家长每次收到联系卡后开一次家庭民主生活会,找找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也让孩子找找大人的毛病,大人和孩子一起改正。

运用家长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好“争创‘十星’好孩子”主题班会。班主任边收卡边与学生面谈,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指导学生下一步怎样去做。教师与学生面谈时语言亲切,以鼓励和正面引导为主。这一环节中师生依据家长评价的情况,评选出十名“‘十星’好孩子”登光荣榜。

班主任与学生共同评价。开好“争创‘十星’好学生”主题班会。采取学生个人自评、小组评议、师生共同评议三步走的办法,帮助学生找出一个月来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挖掘根源,指出改进方向。在学生心服口服的情况下与其面对面评定出各个项目的等级。在这一步中让学生充分地剖析自己,肯定优点,明确不足之处,真正把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体现出来。根据评价结果,评选出十名“‘十星’好学生”。

结果运用。开好“争创‘十星’好少年”主题班会。“‘十星’好学生”、“‘十星’好孩子”、一般学生代表分别进行讲演,接受自我教育,最后班主任进行总结。每月评出的“‘十星’好少年”全部在班级光荣榜和学校《春芽》报上登出,不仅为广大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也激励同学们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要求进步,达到学校育人的目的。

在构建起这一课题的操作机制和实施模式以后,我们在市县领导和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注意调动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注重建立起多元化的德育网络,努力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环境。

一是征集校内外教育文章。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在校报《春芽》上开办家长学校、开辟家庭教育专栏,与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使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子规律,调动起家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与团委、妇联、司法、交警、民政等部门联合建立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起社会教育力量对学生德育的关注和支持。

二是开展联系卡评定项目延伸教育活动,调动起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量。针对联系卡中设立的十个评定项目,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各个评定项目开展延伸教育活动,学校作为组织者,制定出多管齐下,协调一致的教育措施,既有家长的广泛参与,也有社会有关方面的参与。

第一阶段实验结束后,市教育局肯定了我们的研究方向和价值,使我们倍受鼓舞。

探索之路漫长修远兮

成绩的取得固然可喜,但在实际操作和对德育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时,我们发现,理想的德育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有效合作,是共同有效参与的教育共同体,可以把这三者看作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家长有效积极的参与,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社会方面,县教育局、团县委、妇联、社会媒体等有关单位给了学校大力的支持。山东省沂水县在城市建设中也注重了面向青少年的教育,建起了高标准的图书馆和科技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或者说正在向这方面努力。但在教育力度和成效方面,学校仍承担了绝大多数的职责,这个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同时,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与现实的脱节,也给孩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课题质量实施效果来看,虽然我们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道德品质素质也被确立为学生素质的核心,教师遵循“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追求“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是,工作中学生主体参与不足,评价也缺乏感情色彩。正如一名学者所言,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如同吃盐一样,方法有多种,是直接给学生吃盐呢?还是把盐均衡地放到学生喜欢吃的食品之中?而目前较普遍的现象是直接让学生吃盐,这样的话,我们可以预见结果会是怎样。

对此,我们提出了情感主体德育的构想,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素质自主、健康、全面地提高。新的认识为我们在教科研的跋涉中带来新的快乐,我们在快乐中又开始新的探索,这就是省级课题《情感主体德育评价的实验与研究》。

以上的回顾,是过去的一段教育经历。我深深感到,课题研究和在课题研究中形成的理念、行为方式,在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学校教育精英的同时,对学校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学校已把该课题的研究纳入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范畴之中,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理念及成果已融入学校文化之中,并赋予学校文化更加深刻的内涵。

猜你喜欢

联系卡家庭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代表带卡下乡收集社情民意
夸夸我的班主任
家庭“煮”夫
中小学校外寄宿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恋练有词
班主任
◆河北宣化:发放“远教帮扶联系卡”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