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AN:顶起氮肥转型一片天

2015-08-23中国农资姜美怡

中国农资 2015年17期
关键词:氮肥尿素液体

□《中国农资》记者 陈 熙 姜美怡

UAN:顶起氮肥转型一片天

□《中国农资》记者陈熙姜美怡

《尿素硝酸铵溶液》农业行业标准5月1日正式实施

自从去年《中国农资》推出《UAN:氮肥转型中能否一“液”成名》报道后,氮肥行业掀起对于含3种形态氮的尿素硝铵溶液(UAN)的讨论与咨询热潮。随后,快速发展UAN的呼声甚至蔓延至全化肥行业,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密切关注这种兼具“高水溶性、产品稳定、杂质较少、腐蚀性低、复配性好、利于植物高效吸收及土壤氮素循环”等诸多优势的液体肥。

2014年,在多方配合与努力下,UAN行标“千呼万唤始出来”;2015年5月1日,《尿素硝酸铵溶液》农业行业标准正式实施,为全国大规模推广国产UAN创造了良好机会。然而,像UAN这种“混质复合氮肥”在中国起步较晚,应用落地不得不考虑中国农业之现状,可谓“长征之路漫漫”。那么,推广UAN面临哪些难点?企业还需要哪些支持?UAN的未来之路几何?带着问题,《中国农资》记者将一一解读。

新疆阿克苏沙雅县某种植大户的棉花地,采用滴灌方式将UAN UAN施入田中。

行标——旨在规范生产与市场

近年来,UAN在水肥一体化、喷滴灌条件较好的区域销售、发展较快,随之国内产量也与日俱增。仅在出口方面,2014年UAN出口量达到22.34万吨,而2013年同比仅1337吨,巨大的差距表明UAN国内产量在增加、国际认可在提升。此时,实施UAN行标恰好为规范UAN生产与销售,提供了标准依据。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高力表示,《尿素硝酸铵溶液》农业行业标准实施后,能够规范氮肥企业生产和使用UAN。“照此标准生产,UAN质量监控、检验方法均有法可依,UAN产能也可以通过市场需求拉动生产,强化产业自行调节能力。”

对此,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主任王旭认为,氮肥行业正处于“断奶期”,氮肥转型需要一个突破口,UAN行标出台成为关键。“去年底我们做了个标准,最大的创新是UAN中包括酰态、铵根和硝酸根三种形态氮都能分开检测。此外,如果没有一个标准约束,UAN在生产过程中某些企业若仅将尿素溶解,缩二脲便有可能超标。”王旭还表示,目前氮肥企业真正能生产UAN的仅在少数,希望该产业能够理性发展,不要过于炒作。

企业方面,河南晋开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李邦雄表示,晋开参与了UAN行标制定,但企业本身不能发挥决定性作用,只是提供一些积极的建议,而相关牵头单位则能够直接促成行标的产生。“行标最终实施,将UAN最终归属到肥料上,是件非常利好的事。”

瓶颈——包装及运输成本仍过高

之所以称UAN在国内农业应用上堪比“长征之路漫漫”,在于它虽然是种非常好的液体肥,却仍存在不少推广瓶颈;从根本上讲,UAN需要“入乡随俗”。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农化部部长祝泽军开门见山地说,目前国产UAN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包装和运输成本太高。“UAN不能做成固体,硝酸铵与尿素固体形态放在一起会产生爆炸反应,比较危险,所以只能以液体形式推广;但是,以液态形式销售的UAN大多只有小包装、液体桶,成本从几百到几千元费用不等。小户用肥管理时,施肥大部分还需要用桶装,成本较高;当然也有部分大户用上大型运输罐,包括利用火车、汽车罐车,但毕竟数量极少。因此,企业没有办法,只能将成本分散到售价中,且装量也少,这样的现状必须改变。”

对比美国使用UAN的方式,李邦雄介绍说,UAN在美国的使用情况非常普遍,主要在养护土壤的同时就使用UAN,而不是给作物施肥时才用;此外,美国人使用“管网”将UAN直接输送到各个农场,成本很低,使用简便,利用率在70%以上,使用合理的农场甚至能够达到80%以上。“而在国内,受到农业现状制约,UAN使用成本还太高,像含氮量在32%的UAN竟然能卖到上万元,说明市场仍缺乏合理定位、规范和成本控制。UAN使用需要配套机械,达到一定规模也可直接降低UAN的使用成本,有利于这种好肥料的推广。”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承林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说,UAN本身的成本在1400-1500元/吨,但受市场推广与使用方式制约,企业无奈将它包装成5kg、10kg的小桶,如此1吨的包装成本就达到1000多元。这样的包装成本与自身成本价格相当,大幅度的增加产品的整体成本,价格昂贵。“通过液袋纸箱这种低成本的包装,就近运输UAN,就可以解决包装运输的难题,液袋纸箱不存在保质期限,可以大幅度降低液体肥的包装成本(每吨300多元)。”

除此之外,企业家们还谈到农户使用UAN的施肥习惯与意识问题,现尚未到位。新惠农农业生产资料(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学农认为,UAN虽然好处极多,但农民接受与改变仍需要一个过程,这包括UAN的施肥习惯和意识有待提升。“农民使用UAN,就像当年使用尿素一样,习惯的改变是需要过程的。未来,UAN的包装和运输成本问题若能得到解决,形成规模化效应以后,农民接受程度自然会提高。”

可以看出,氮肥企业都在分析和调整推广UAN的策略,但从产业未来发展角度看,企业行为只是单向的,更多需要的是多方介入支持,共同将产业引导向良性发展。

前景——UAN推广迈向全新阶段

UAN的未来之路几何?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应该最有发言权。高力认为,UAN旨在替代尿素、顶起氮肥转型的一片天。他说,我国传统氮肥利用率偏低,造成肥料过量施用和土壤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实现传统肥料改性增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发展UAN溶液替代固体尿素是最便捷的一项措施。使用UAN溶液具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一是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减肥增效。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化肥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的目标。据发达国家的使用效果,1吨UAN溶液(实物)的肥效,相当于1.2吨固体尿素的肥效。农业部正在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对液体肥的需求潜力很大。UAN溶液作为一种肥料利用率高达60%以上的液体肥料,不仅可以达到减肥增效的目标,而且符合水肥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二是实现产品生产环节的节能减排,推进氮肥产业绿色发展。UAN溶液的生产过程与固体尿素、硝酸铵相比,减少了最终的蒸发、造粒环节,能耗低。1吨UAN溶液综合能耗比固体尿素低0.31吨标煤。按照氮肥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实现用840万吨UAN溶液替代1000万吨农用尿素。替代后,企业可节约标煤400万吨/年,减少CO2排放550万吨/年。

三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用UAN溶液替代1000万吨农用尿素,每年农田减少192万吨向周边环境排放的活性氮,降低对环境的面源污染和大气污染。同时,使用UAN溶液可减少农资投入品的支出,每年可减少农民用肥支出8.8亿元左右。

四是以UAN溶液为原料加工液体复合肥与传统固体复合肥生产相比,具有加工工艺简单、配方灵活、没有三废排放、加工成本低等优势,易于实现化肥二次加工向消费地转移。

高力预计,未来UAN通过上量,突破规模化桎梏,降低现有的包装和流通高成本。“国家对UAN非常支持。从协会角度讲,我们还将组织企业和相关农业部门搞试验示范,让农民看到实际效果。企业利用施肥机械设备、液体肥料配肥站、宣传推广、组织规模化大种植户示范观摩等方式,可大力推广UAN。”

UAN在国外应用广泛,用量大,美国液体肥料占总肥料的55%,拥有3000多家液体肥料工厂,每年UAN的应用超过1500万吨。俄罗斯、英国、罗马尼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在使用UAN。据了解,国外一般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应用:一是直接施用,二是做液体肥的原料施用。直接施用UAN的作用是补充氮肥,通过灌溉设施施用(如滴灌或喷施),会得到好的效果。

张承林认为,从UAN生产技术角度讲,可以添加一定的中微量营养元素进去,再利用水肥一体化的方式,为中国的土壤和作物播撒“营养雨露”。他分析说:“国内直接施用UAN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我国的土壤缺磷缺钾,有机质不丰富,单单只补充氮肥效果不好,我们应该提倡平衡施肥,要求氮磷钾配比均衡,还要考虑中微量元素,多元素施用,等于把UAN当作液体肥的氮原料,配成液体复混肥,通过施用液体肥间接地把UAN用到地里去,效果最佳。”

祝泽军也同意张承林的说法,认为川金象可以在UAN产品中添加磷、钾、中微量元素,甚至是腐植酸、微生物菌等有利于土壤改良、平衡营养的元素。“我们2013年在新疆就推出UAN。新疆地区滴灌很多,效果也好。汉族地区80%以上人用滴灌,维族也达到50%以上,但当地不下雨,井水甚至打深至180米也没有一滴水。这其中我们发现UAN以滴灌形式推广,能够帮助当地土壤改良,补水补营养,达到作物提质增效。经新疆地区农户回访统计得知,用过UAN后,新疆平均玉米产量在800-900公斤/亩,倒伏少、产量较大,种植大户使用普遍。”

对此,李邦雄肯定地说:“UAN中3种形态的氮都存在,从机理上讲,能够对作物长效供给;如果在UAN中再配以脲酶缓释剂,效果能够更长;若加以中微量元素、腐植酸等,营养会更加平衡。UAN从提高肥料利用率、节水和环保角度看,都存在积极意义。”

问题与机遇并存,UAN应用的“漫漫长征路”虽然仍在继续,但随着行业标准出台与多方支持跟进,这种“纯好肥”正在这片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有句话讲,“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发亮”。好肥料UAN的推广正在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坚信它“日出东方”,总会有时。

猜你喜欢

氮肥尿素液体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液体压强由谁定
挖掘机尿素喷嘴散热改进
尿素涨价坐实的两个必要条件
尿素再涨 也换救不了市场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乱七八糟的“尿素”是该好好治一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