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料界的环保“卫士”
——访云南威鑫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远

2015-08-23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 2015年17期
关键词:环境友好志远卫士

□《中国农资》记者 吴 江

肥料界的环保“卫士”
——访云南威鑫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远

□《中国农资》记者吴江

业界在商言商、做肥说肥的人并不鲜见;在国家大力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倡导降低肥料用量、提高肥料施肥效果的农资企业也并不在少数。但是,当十几年前正值企业大干快上、扩产能、上规模的市场环境下,依靠环保理念、研发环境友好型肥料产品的企业,确实是敢为天下先。作为一个农资生产、研发型企业管理者,有反躬自省的前瞻意识,就愈加难能可贵。云南威鑫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远就是这个层面的一个典型代表。做环境友好型肥料领先企业,一直是蔡志远的追求。

步入环保肥料行列

云南威鑫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昆明榕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8日在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云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组建。组建公司以来,蔡志远就肩负起“为地球减负,为农产品增值”的使命,致力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肥料的研发推广。

提起环保概念和肥料理念结合的设想,蔡志远便打开话匣子,“当时公司成立就做两个事情,一是农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二是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用量,降低环境污染负荷。”同时他与肥料和环保行业开始广泛的沟通交流,并接触了更多缓释肥研发信息。

蔡志远告诉记者,在参加“新型肥料与国家粮食安全”的会议上,他针对“环境友好型肥料与农业环境安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主要是将环境友好型肥料与云南高原湖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想法进行了交流,没想到得到了中国化工设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冠荣的表扬。”此后,他关于环境友好型肥料研发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想法被整理成文,刊登在2003年第一期《中国农资》杂志上,更引起社会很大反响。

他认为,与其像一些部门、企业不断倡导环保理念,不如给老百姓一个环保型产品!“单从肥料的生产来讲,2002年我就开始研发控释肥料。”起初,他和有关院所签订了研发合作协议,但是,研发过程并不顺利。“最初研发控释肥时,我们用欧洲的检测标准比对,发现根本无法达到控释。放在水里25度的温度、20倍的水中,三五天就全部释放了。”但是,蔡志远并没有死心。

做先驱理念的倡导者

在中国肥料界有这样一句俗语:“领先半步是先驱,领先一步是先烈。”意思是说,一些理念的提出必须迎合时代背景,过于超前的理念往往不被认可,甚至对于企业发展带来致命一击。

当时有人提醒蔡志远,要做先驱,而不是成为先烈,意味深长中更多的是隐含着担忧。但是,正像陈冠荣院士倡导的“人生价值在于做有意义的事”,蔡志远执着于自己认准的农业环保事业。

“现在看来,当时提出这个理念有些超前。2002年提出环境友好型肥料这个概念没有人理我们。”当时,蔡志远拥有一个辉煌的自我发展前景,不仅是植保专业、科班出身,并且身在外企、高薪受聘、面临升职。但是,他毅然辞去外企的工作,致力于开发一种真正的农业环保产品。

2004年,因合作开发失败,面对困难,开始自主研发控释配方肥。他们采用最好的原料进行包膜,外膜采用桐油、松香天然植物原料和矿粉进行三次到五次包膜,养分根据土壤基础和栽培对象的需肥规律进行配比。2005年,“榕风”专用控释配方肥研发获得云南省科技、环保部门的立项支持。

“我们在2008年才搞出名堂。”蔡志远如释重负。2008年“榕风”控释氮肥开发成功并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同年开始专用配方肥的研发并取得了国家生产许可,“榕风”控释配方肥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并走进田间进行实验示范。“我们开发的产品最大优势是不会对耕地形成二次污染,同时根据作物和区域来确定添加硼、锌、铁、镁等中微量元素,开发成功了几百个配方,小配方也可以做,3吨、2吨都可以生产。

进入市场初期,曾经引出一些麻烦。蔡志远笑着说:“比如洱源右所那个地方的老百姓种植时间比较集中,出现了种植大蒜时肥料供应不上,提着刀去抢肥料,派出所都出动了。”真可谓是一肥难求。“因为他们原来种植大蒜使用传统肥料,使用各种形态的纯氮大约是50-55公斤,非常高,所以成本也大。但是使用控释配方肥一直控制在20公斤,减少了60%以上的纯氮用量,并且由最少施肥3次减少到一次底肥使用。”老百姓心里清楚这笔效益账,效果更是显而易见。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主任张承林(右)走访了云南威鑫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查看了即将上马的液体肥加工厂。图为张承林与蔡志远(中)在位于楚雄的液体肥料加工现场。

联盟集合力共享成果

做环境友好型肥料研发与产业化的蔡志远,迷恋上了农业环保事业,对于环保事业的关心和热爱愈发不可收拾。为此,在政府的号召下,经过公示、政府立项,他领导的威鑫农科发起、带头创办了“农业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环境友好型肥料研发与推广创新团队”,联盟初始成员包括云南省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昆明市农业科学院。作为科技项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资助和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包括昆明苍松节水技术有限公司、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等云南相关栽培、节水灌溉等农业环保领域的本土专家的支持,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建设“农业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得到了云南省发改委的立项支持,初步建成了威鑫农科可持续创新能力。

说起这个联盟创办初期的想法,蔡志远主要想把一些科研成果共享、推广。“这个联盟主要从事一些与农业环境保护相关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倡导一种生态环保的肥料理念。“现在很多企业都在上马高塔复合肥,动辄投资几千万,不仅投入大,也浪费了很多能源。”

同时,他们在研发过程中发现,制定行业标准是产业研发、检测、推广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2005年我们做了中国第一家控释肥的企业标准,在云南技术监督局备案。主要指标也借鉴了欧盟的相关标准,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都借鉴了这个企业标准。”蔡志远满足中略带有自豪。

为了做到让老百姓科学施肥,云南威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自主开发了云南省耕地质量数据库系统。通过云南省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考核认定,自2006年起公司开始承担云南省《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决策系统》的研发及“云南省耕地资源质量数据库”建立工作,至2013年6月公司所承建的63个项目县已全部通过国家验收。

“在每个村子,老百姓将身份证进行扫描,读取数据,土地在哪里、选择什么样的配方,根据这个来做配方。其可以通过身份证、行政区号等多种方式查询。由云南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匹配智能陪肥终端机器,终端可以覆盖到乡镇服务站、大肥料经销点。”这些测土数据是农业部测土配方项目所取得的数据,目前已经有73个县的技术支持都是云南威鑫公司负责。2012年6月,云南威鑫投资集团注入巨资携手昆明榕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两公司强强联合,正式成立云南威鑫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的榕风控释配方肥产业化基地已在楚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投产。“农业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课题”,蔡志远如是说。今天,云南威鑫农业科技股分有限公司依然一如既往坚持环保施肥理念,为实现强国富民之梦增砖添瓦。

简讯

江西六国硫酸钾项目投产成功

本报讯日前,江西六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万吨全水溶硫酸钾项目一次性投产成功。

4月24日下午17时30分38秒,第一包全水溶硫酸钾产品下线,经检测,该产品氧化钾含量为51%,达到国家优等品标准。产品为白色粉剂,全水溶,速效,适用于作物生长过程中对钾的需求,在作物生长发育中期、后期、盛花成熟期、果实成长期使用,尤其在忌氯作物如烟草、茶树、葡萄、甘蔗、甜菜、西瓜、薯类等增施氯化钾,不但提高产量,还能改善产品品质。

江西六国公司年产4万吨全水溶硫酸钾项目是该公司调整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加快产业升级发展,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大技术改进项目,项目于2014年11月8日开工建设,项目占地16430平方米,总投资3800万元,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黄耀振)

大峪口有关湿法磷酸技术成果通过鉴定

本报讯日前,湖北省科技厅主持召开了由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与湖北工业大学共同完成的“湿法磷酸胶束脱色及淤浆综合利用”成果鉴定会。鉴定会由湖北省科技厅成果处李述武处长主持,省科技厅成果处副调研员刘利华,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姚烨,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姚光前,湖北工业大学副校长董仕节等参加了鉴定会。

来自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等7个单位的著名专家、教授组成了以郭鹏教授为组长,张超灿教授、丁一刚教授为副组长的鉴定委员会。

鉴定委员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审阅了相关鉴定材料,经质询与讨论,一致认为:项目依据“胶束增溶原理”,开发了一种新型胶束脱色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湿法磷酸颜色黑的问题,具有创新性;开发了一种多元复合助滤剂,解决了目前磷酸行业淤渣分离难的问题;开发了以淤浆为原料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的新工艺,实现磷酸淤浆的综合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环境友好志远卫士
铁道小卫士
风中小卫士
呼志远美术作品
我是环保小卫士
我最喜爱的玩具①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我是环保小卫士
香喷喷的年哟
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