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多技术循环教学法的效果研究①
2015-08-23滕亚慧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滕亚慧(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羽毛球多技术循环教学法的效果研究①
滕亚慧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12级羽毛球专项学生采用多技术循环教学法进行了实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羽毛球循环教学法对快速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并有效掌握和提升羽毛球技术的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抽取2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循环教学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训练,训练周期为4个月。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羽毛球多技术循环教学法比常规教学训练更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并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羽毛球多技术循环教学实验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1.029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羽毛球多技术循环教学法的效果。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查阅关于羽毛球训练教学方法相关文献[1-7],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1.2.2实验法(1)实验对象。
把20个具有一年羽毛球基础的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项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人,进行一学期16周时间的教学实验。
(2)实验设计。
在羽毛球课的教学中,实验组进行多技术循环教学,对照组进行一般性常规羽毛球教学。
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实验的前后进行高远球、吊球、杀球、挑球、放网等技术的测试,每个学生使用每一项羽毛球技术测试10个球,将球击到场地内规定的区域,球落到规定的区域后记录并汇总。实验组在教学方法上利用多球在2分钟的时间内固定循环练习一项技术,间歇20秒后交换练习不同的技术,每个学生重复轮流循环练习多个不同的技术。通过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照得出结果,对多技术循环教学法前后技术的掌握和提高加以探讨与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1.2.3 数理统计法
在实验前后两组数据的基础上,用Excel统计软件对实验前后数据进行整理以及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前后的各项数据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来检查各项数据是否有变化。
表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测试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
表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测试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测试数据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技术测试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技术无显著差异。表明在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都采用的是传统的一般性的常规教学练习羽毛球技术,所掌握的羽毛球技术都比较平均,两个组测试技术的成功率相差不大。
通过一个学期的羽毛球多技术循环教学,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技术测试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技术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实验组通过采用羽毛球多技术重复循环训练的方法,增加了训练的密度和强度,在连续不断的多技术下循环训练,加强了学生对所学技术的复习与巩固,使学生的技术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明显提高。而对照组虽然相对于实验前技术测试的成功率提高了,但与实验组相比相差较大。
2.2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技术测试数据分析
由表3看出,采用配对样本试验实验数据的显著性检验得出P<0.01,表明实验组实验前后有明显的显著差异。实验组采用的是多技术循环教学法,每个学生重复轮流循环练习不同的技术,每一次练习都会涉及所学的技术动作,这种循环教学法使学生不容易忘记已经学过并初步掌握的技术动作,有效的巩固了每一个所学的基础技术动作。该教学法将动作学习的联系阶段和自动阶段紧密的结合起来,不断重复的复习与巩固技术动作,最终达到所学技术动作的自动化。
表4是对照组的配对样本实验数据检验,除了放网技术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测试数据P>0.05,实验前后无显著的差异。放网技术之所以有显著差异,是因为放网相对于其他技术要容易学习和掌握,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都能有较大的提高。对照组一直采用常规的传统教学法,一对一训练、多球训练,都是按照循序渐进的过程来学习,一个技术动作基本掌握后再学习下一个新的动作,以前学过的技术训练次数就会大大减少,学生只是掌握已学的技术动作,技术动作还没有达到自动阶段便开始学习新的技术动作,这种教学法容易使学生生疏已经学过的技术动作,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表3 实验组实验前后技术测试数据配对样本T检验
表4 对照组实验前后技术测试数据配对样本T检验
3 结论与建议
(1)采用多技术循环教学法能有效全面的对每项羽毛球基本技术进行训练,能够快速有效的巩固和提高羽毛球基本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2)多技术循环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全面的练习到每一个羽毛球基本技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全面的练习不同的技术动作,从而加大了每个技术动作的练习密度和频率,加快了羽毛球技术的学习和提高。
(3)合理安排每个场地的多技术循环,可提高场地的利用率,使更多的同学都能在同一片场地上进行不同技术动作的训练。
(4)合理控制好每个技术练习的时间和强度,确保学生在有限的体力和可承受的负荷范围内,这样才能达到好的练习效果。
[1]张勇.羽毛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叶青,周志辉,张若波.对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的探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175-177.
[5]李国萍.浅谈如何提高羽毛球运动员基本技术水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4):51.
G847
A
2095-2813(2015)11(a)-0029-02
①滕亚慧(1992,9—),女,苗族,湖南怀化人,北京体育大学2014级体育教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