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08-22李衍柱
李衍柱
(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衍柱
(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在我国倡导、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正确认识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是时代提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美学的视角来探讨和分析,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形成和提出的基础与前提;二、“尽善矣,又尽美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三、“美是道德的象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的;四、“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追求“跨越时代,超越国度”的价值理想。
真善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的象征;知行合一;自律与他律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5.01.001
人类在自己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中,不断地发现、弘扬和践行真善美,辨识、批判和摈弃假恶丑,构成了一部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史。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发展史上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它自诞生以来,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近500年波澜起伏的发展历程。在社会主义文明史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个不断发现、弘扬和践行真善美,辨识、批判和摈弃假恶丑的历史过程。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时,毛泽东就从世界文明史和哲学史的高度总结历史经验,明确指出:“ 真的、 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着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的发展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①《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60页。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创造性发展。真善美与假恶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规律同样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所作的《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报告明确宣示我们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全面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形成过程、本质属性、丰富内涵、社会功能和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明确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新华网 2014年5月4日电。
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虽无“真善美”三个字,但它与真善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在我国倡导、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正确认识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时代提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基础和前提
价值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形成的一个关系范畴和目的范畴,表明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发展变化同实践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06页。;“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39页。;“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26页。。
价值观具有两大鲜明品格:一是理论品格,一是实践品格;而首要的、基本的则是实践品格。任何一种价值观的形成都有一个历史过程。它来自实践,又不断在实践中检验、选择、丰富和发展。列宁在谈到善的问题时指出:“‘善’是‘对外部现实性的要求’,这就是说,‘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第238-239页。列宁又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第239页。当代中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新发展,又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精炼表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某种价值观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曾出现过有悖于人民意志、背离社会发展规律的核心价值观,突出的表现,如1958年“大跃进”时期将“多、快”二字作为核心价值列入“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其结果在全社会造成一股“瞒与骗”的浮夸之风,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又如“文化大革命”中将“三忠于”作为核心价值,在全社会搞什么“早请示,晚汇报”,大跳“忠”字舞,大唱“忠”字歌,这种带有强烈现代迷信色彩的“三忠于”的核心价值观,不仅扼杀了人民的自由和民主,而且杜绝了一切通向真理的道路。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我们才能发现真理、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加自觉地遵照自然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去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使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际统一起来,就是我们说的“真”。 “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第218页。在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真”包括真理、真实、真诚、真挚等多层含义。“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形成和提出的基础与前提,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依据。
社会之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提出的过程,是一个自觉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形象地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从现代迷信的思想牢笼中解放出来,不去实事求是地平反数以千万计的“冤、假、错”案,不去反复探索、认真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多年来正反面的历史经验,不实行改革开放,不摈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还是搞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的“穷折腾”,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有什么可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更无从谈起。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1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仁人志士的智慧和不懈探索研究的结晶,同时也吸取了中国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观思想体系形成的有益经验。“修、齐、治、平”价值观的提出,是以“致知格物”为前提的。“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7页。这段文字充分说明,先贤们提出“修、齐、治、平”价值观是以“穷其理”、“求至乎其极”为前提的。这就是说,大学之道是以学习、探求和真正领会客观事物的规律(真理)为基础和前提的。《大学》中所阐明这种“格物致知”的求“真”精神,虽经2000多年的风云沧桑,至今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其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因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种族等种种不同,出现不同的价值观,是完全合乎规律的;但由于人类共同生活在宇宙星空这个小小的绿色地球上,世界各族人民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因此也必然会出现某些共同的价值趋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了中华文明价值观优秀传统的同时,也批判地借鉴了世界文明史中出现的各种价值观的有益成果。在西方文明史上,古希腊柏拉图说:“我们应当用真理作为衡量的标准,无论对真理作何种解释,而不要用其他东西作标准。”*[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418页。在谈到对诗歌的评价时,他说:“我们还必须把真实看得高于一切。”*[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351页。古典主义大师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写道:“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87页。黑格尔庞大的美学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念”,他认为美与真是一回事,美只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从哲学的维度,说明真是善与美的基础和灵魂。在西方世界中,“自由”被封为“女神”,是它们价值观的核心范畴之一,而自由这一范畴的基本内容是对必然的认识,即是对事物的规律性(“真”)的认识。我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借鉴西方价值观的有益成分时,结合中华文明崇尚自由的优秀传统,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赋予“自由”以崭新的内容和科学的阐释。毛泽东指出:
欧洲的旧哲学家,已经懂得“自由是必然的认识”这个真理。马克思的贡献,不是否认这个真理,而是在承认这个真理之外补充它的不足,加上了根据对必然的认识而“改造世界”这个真理。“自由是必然的认识”——这是旧哲学家的命题。“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命题。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就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85-486页。
我们反对将自由与必然对立起来,割裂二者的关系,鼓吹“绝对自由论”;同样,我们也反对脱离人类社会实践主观臆想的“自由”论。如同恩格斯所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无论对外部自然界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这两类规律,我们最多只能在观念中而不能在现实中把它们互相分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53-154页。。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马克思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3页。。我们倡导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正是马克思所指引的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自由,它与历史上出现的和社会生活中广为流行的其他形形色色的“自由”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真与善的融合,“尽善矣,又尽美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真与善的融合过程中形成和提出的。它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追求与理想,体现了合规律性(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律)与合目的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统一;同时,它又为生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各族人民提供了一个评判真假、善恶、美丑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行为规范。
真与善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美的产生和美的创造的根源。在西方美学传统中,较多的美学家强调真与美的统一,认为真的即是美的。在中国文明史和美学史上,更多强调的是善与美的统一,认为善的即是美的。《论语》中记载:“子谓《韶》,‘尽善矣,又尽美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8页。孟子是人性善论倡导者,他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有时又称“恭敬之心”,二者具有同一含义)、“是非之心”称为“四端”,把它看作是“仁、义、礼、智”四德的感性显现,构成“善”的基本内容。他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8页。而人所具有的“四端”,又是处于动态的生发过程之中,可以发扬光大,扩而充之成为“美”。 在《尽心章句》中,孟子写道: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之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1983年,第370页。
这里,孟子告诉我们:善的“四端”,即仁义礼智(真)加上信,从内到外、从形到神,“扩而充之”就是美。善人,信人,是最美的人。
1993年湖北荆门市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是地下出土的2000多年前的实物竹简,进一步有力地表达出中国古代先贤们的“有美有善”、“有圣有善”*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7页。的美与善统一的思想。楚墓竹简中同样认为,最有仁德的人,最善的人,才是最美的人。虞舜就是集善与美于一身的最美的人。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写道:
在《大学》中“至善” 则成为“明德”的最高境界。朱熹注曰:“止者,必止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页。德,即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的基本范畴,与善如影随形,密不可分。郭店楚墓竹简的《五行》,对五行的构成作了新的解说,并对德与善作了原则的区分。简中写道:
五行:仁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义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礼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智形]之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圣形之于内谓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
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0页。
金声,善也。玉音,圣也。善,人道也。德,天[道也]。唯有德者,然后能金声而玉振之。不聪不明, [不明不圣],不圣不智,不智不仁,不仁不安,不安不乐,不乐无德。*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1页。
郭店楚墓竹简界定“善,人道也。德,天[道也]”,这说明善是社会上的人群(公民)追求的理想境界和行为规范;德包括善而又大于善所涵盖的范围,它是天下之道,体现国家、民族的理想标识与行为准则。郭店楚墓竹简中还说:“天生百物,人为贵。人之道也,或由中出,或由外入。”*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7页。作为人之道的善,是作为天之道的德的因子和灵魂。没有善的德,就是缺德,无德。习近平在引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后,接着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当代中国公民个人的德,也是国家、民族、社会的大德,它集中体现了价值主体——人民对“至善”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是真与善的融合、善与美统一的结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包括诸多层面的思想体系。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使之更具体、更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易于普及、践行的实践特色。习近平同志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处于进行时,它在诸多领域和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的范畴体系,还有待丰富和完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一定能够像中国古代的“修、齐、治、平”核心价值体系那样,纲举目张,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达到美与善的统一的至美至善的理想境界。可喜的是,我们看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不同领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子系统范畴已经开始彰显。突出的表现之一,是我们国家积极推行的对外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和正确的义利观,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理念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与“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这些在外交领域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子系统范畴,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谱写出中国外交史上的崭新篇章,并已获得世界人民的赞誉。
三、“上善若水”,“美是道德的象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境界与终极目的
在中华灿烂的文明史上,不仅儒家倡导美与善的统一,追求“尽善矣,又尽美矣”的价值理想,道家同样也是追求美与善的统一。老子在提出美与丑、善与恶相反相因、相伴而生的同时,提出了“上善若水”重要命题。他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89页。
老子说的“上善”指的是至善、至美的境界。水是生命的象征,海是水的王国。它以无比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润育万物;它以雷霆万钧的巨浪和澎湃磅礴的气势,荡涤污泥浊水、冲破种种藩篱;它又以潮起潮落、舒缓自如的节奏与美妙动听的和声,伴随着世人前行的脚步,自觉自由地去“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奔向 “大同世界”、“美丽中国”。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而不惧,迎激流,越险滩,曲折迂回,奔流直下,融入浩渺无垠海洋的过程;这是一个知行合一、自律与他律融合、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形成互动统一、和谐美的过程;这是一个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绚丽多彩、走向世界的过程。
知行并进,培育和践行相伴而生,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够在神州大地生根、开花,成为祖国上下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追求的价值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能将知和行、培育和践行割裂开来。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在倡导他的知行合一学说时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确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王阳明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第385页。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反复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则知知行之合一并进,而不可以分为两节事矣。”*《王阳明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第390页。王阳明500多年前所阐发的关于知行合一的观点,在当今时代依然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自律与他律统一融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过程中所显示出的又一鲜明特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步,是作为社会的个人的自律问题。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在世界文明史上突出强调道德自律的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康德。他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写下的一段话,为一代一代学者反复引用,广为世人传颂。他说:“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德] 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实践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0页。同时这段话又见于现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康德墓碑铭文。康德强调道德自律,打破中世纪宗教他律的精神枷锁,具有一定的思想启蒙意义,但是他并没有将人的自律与他律统一起来。马克思指出:“康德只谈‘善良意志’,哪怕这个善良意志毫无效果他也心安理得,他把这个善良意志的实现以及它与个人的需要和欲望之间的协调都推到彼岸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11-212页。由于割裂自律与他律统一的关系,将必然和自由、认识和实践对立起来,把“全部知识老是停留在主观性之内,在主观性之外便是外在的物自体”*[德] 黑格尔著,贺麟译:《康德哲学论述》,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35页。,所以康德就无法找到主客统一、自律与他律统一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刻阐明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包括“道德律”,都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科学地揭示出道德自律与他律统一的基础。我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和中国社会主义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经验,凝聚着无数仁人志士和先贤的智慧、心血和价值理想的追求。我们说的道德自律就是指作为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自觉地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内心的“道德律”和日常生活应遵循的底线,并以此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尺度、行动的指南与前进的方向;道德的他律则应认清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个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自觉接受代表人民的意志的法律的约束,以自己的行动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过程中,也只有将自律与他律融合与统一起来,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到实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之大德。在培育和践行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价值准则为中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教育,使崇德向善、修身养性、严于律己、以诚待人、讲信修睦、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高尚的道德风尚蔚然成风,以化天下。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把有道德的人看作是最美的人的传统。郭店楚墓竹简将尧、舜、大禹比作巍巍的高山,他们既是后人学习的道德楷模,又是世间最美的圣人。在当今时代,同样是把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看作是最美好的人,如说最美的乡村教师、最美的环卫工人、最美的绿化荒山老人、最美的救死扶伤的医生,等等。在世界美学史上,将美与道德构成一体的则是康德。这与他强调人心中的“道德律”是互为表里的。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第59节中写道:“现在我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并且也只有回顾这一层(这对每个人是自然的,也要求着每个人作为义务),美使人愉快并提出人人同意的要求,在这场合人的心情同时自觉到一定程度的醇化和昂扬,超越着单纯对于感官印象的愉快感受,别的价值也按照着它的判断力的一类似的规准被评价着。”*[德] 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201页。康德认为象征只是直觉的一种,它是以感性的符号体现某种理性的理念的内容。康德从目的论的视角来探讨美的问题,他说:“这种目的论的判断构成审美判断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必须顾念到这点。”*[德] 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157-158页。在他看来,整个宇宙、自然的历史是一个向着有道德的人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自然界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为其最终目的。到人类都成了有道德的人的时候,世界就真正进入了自由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康德认为,只有人的美,才是美的理想,自然的美是为人而存在。而人的美就是有道德的人的美。这样,“美是道德的象征”就将自然和自由、偶然与必然、现实与理想、真善与美统一起来。可贵的是,康德在指出“美是道德的象征”的同时,又区别了道德的象征与道德范畴的不同,并以百合花为例说明道德的象征,只是一种与道德的主观类比。“百合花的白色导引我们的心意达到纯洁的观念,并且按照着从红到紫的七色秩序,达到:(1)崇高;(2)勇敢;(3)公明正直;(4)友爱;(5)谦逊;(6)不屈;(7)柔和等观念。”*[德] 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147页。中国古代艺术中的“比德”说,以松、菊、竹、梅“四君子”象征道德的高尚、贞洁、美丽,就与康德说的意思相一致。
康德从人类学的高度提出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的命题,充分尊重人存在的尊严和价值,并由此出发论说了“美是道德的象征”著名观点。康德一生一直关注着人的问题,重视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哲学的优秀成果,科学地阐发了人的本质,把从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作为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说: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价值观直接关系到人的存在价值,诸如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应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走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等问题。对于国家社会来说,直接关乎这个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起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人民。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福利,还是为个人或极少数人谋私利,这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本质区别和根本分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想和终极目标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培养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承载着中华文明血脉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成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美丽中国”,将理想变成现实,在神州大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追求跨越时代超越国度的价值理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优秀民族文化的基因,蕴含着走向未来、融入世界文明的因子。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代、超越国度、具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在中西优秀文化遗产中,世界各民族的确创造出了一些闪耀着“跨越时代、超越国度、具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的奇葩珍品。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从这些精神生产的珍品中概括出的“和、真、善、美”等价值范畴,就具体体现出“跨越时代、超越国度、具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
大约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宇宙和谐论,认为宇宙是由和谐构成的。“和谐是许多混杂要素的统一,是不同要素的相互一致。”*[波兰]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著,杨丽、耿幼壮等译,杨照明校:《古代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14页。音乐在宇宙中采用了和谐形态。赫拉克里特提出“不同的事物产生最美的和谐”*[波兰]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著,杨丽、耿幼壮等译,杨照明校:《古代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16页。的观点。中华文明在“世界轴心时代”留下的历史文献中,“和”字这一范畴也是频频出现:“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协和万邦”,“和为贵”,“和而不同”,等等。在以后2000多年的世界文明史中,“和”字几乎成了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宗教学、人类学、生态学等不同学科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一个“跨越时代、超越国度”的基本价值范畴。
真善美与“和”字一起,共同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并已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求真、爱美、向善是人类的天性,但在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环境生活的人们,对真善美丰富内涵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甚至是根本对立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各族人民对真善美理解的不同,并不妨碍人类对真善美价值理想的共同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铭刻着当今中国各族人民对真善美价值的理解、憧憬和理想,昭示着祖国发展的未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应“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德者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9月27日。。
一定的价值观总是与一定的宇宙观、世界观相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包含着和、真、善、美等“跨越时代、超越国度”的价值范畴,这与人类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构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有着直接的关系。习近平同志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理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6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地球的生态美,是一个超越时空的世界性现实问题。习近平这段关于地球家园的山水林田湖与人共同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论说,承继了中国古代先贤们的生态智慧和天人合一观,科学地总结了中外生态保护的历史经验教训,辩证地揭示了山水林田湖与人的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必然性联系,并且提出了整体性系统的治理保护对策。习近平同志的这一理论主张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创新性、实践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自然观、生态观的新发展。
关于天地万物与人一体的思想,古代哲人已有所表述。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王阳明,他在《传习录》中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王阳明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第502页。王阳明提出了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的观点,并从人的生存需要说明人不能离开自然万物而生存,自然万物与人是以“一气”相通的。由天地万物与人一体出发,王阳明进一步阐发了孟子提出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63页。的思想。王阳明是中国古代的心学大师,他以人心的“良知”将天地万物与人构成一体,“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没有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矣”*《王阳明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第502页。。王阳明没有也不可能揭示出天地万物、生成发展的自然规律,因而也就谈不上自觉遵循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去保护自然、建设美丽家园的问题。习近平关于地球家园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保护地球绿色家园、建设美丽中国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指出:“在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二零一三年年会的贺信(2013年7月18日)》,《人民日报》2013年7月21日。
中国人民与世界各族人民共同生存在宇宙星空这颗小小的星球上,自从地球上出现“生物圈”,人类便成为生物圈中第一个有意识的生命形式,成为地球这个绿色家园中的居民。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大地母亲形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生命共同体。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指出:“人类是大地母亲的最强有力和最不可思议的孩子。其不可思议之处就在于,在生物圈的所有居民中,只有人类同时又是另一个王国——非物质的、无形的精神王国——的居民。”*[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等译,马小军校:《人类与大地母亲》上卷,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8页。对于无意识的生物来说,同他生存的周围世界,不可能有道德的善恶之分和是非、美丑之别。“道德是与意识同时出现在生物圈中的。二者共同构成一种存在形式,即精神形式。”*[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等译,马小军校:《人类与大地母亲》上卷,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1页。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物种的根本特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不仅可以而且能够认识自然社会的特点、规律,而且能够自觉地运用所掌握的规律和“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出一个对象化的新世界。自工业革命以来,新大陆的发现,世界市场的形成,人类的文明世界已经联结成一个整体,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了极大的增长。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和超越时空、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珍品,为大地母亲增光添彩。同时我们又清楚地看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人类文明不断谱写出新的篇章;同时“工业革命却使生物圈遭受了由人类所带来的灭顶之灾的威胁”*[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等译,马小军校:《人类与大地母亲》下卷,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08页。。大气污染,生态破坏,物种绝灭,地球变暖,“人类对生物圈劫掠性破坏的后果,正不断地从许多征候中显示出来”*[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等译,马小军校:《人类与大地母亲》下卷,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21页。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原子弹爆炸,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式武器的研制,核战争的阴影不散,“人类,这个大地母亲的孩子,如果继续他的弑母之罪的话,他将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他所面临的惩罚将是人类的自我毁灭”*[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等译,马小军校:《人类与大地母亲》下卷,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33页。。当前,我们生存的地球家园面临的最重大的现实问题是:“人类将会杀害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她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等译,马小军校:《人类与大地母亲》下卷,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41页。汤因比提出的这一问题是一个“超越时代、跨越国度”、关系大地母亲生存还是死亡的现实问题。对于如何应对和回答保护人类生存的绿色家园、拯救大地母亲、并使大地母亲重返青春的时代问题,汤因比这位世界顶级的历史学家把目光转向了东方,对中国的领袖们和中国人民寄予厚望。他说:
中国的领袖们正在采取措施防止悲剧的重演。与中国过去的改革家们相比,中国领导人是否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人们将拭目以待,但至少他们目前行动的魄力便是一个良好的征兆。
如果中国人真正从中国的历史错误中吸取教训,如果他们成功地从这种错误的循环中解脱出来,那他们就完成了一项伟业,这不仅对于他们自己的国家,而且对处于深浅莫测的人类历史长河关键阶段的全人类来说,都是一项伟业。*[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等译,马小军校:《人类与大地母亲》下卷,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40页。
科学的预言终将变成现实。汤因比的巨著《人类与大地母亲》完稿于1973年,中译本出版于2012年。他对中国领袖们和中国人民在拯救大地母亲的历史过程中所给予的期盼和厚望,是他在对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史发展规律的深刻研究与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科学预言。历史是最好的镜子。东方的“睡狮”已醒。中国人民经过反复的实践 ,吸取惨痛的历史教训,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道路,自觉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关于国际社会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和中国与世界各国构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关于地球家园的山水林田湖与人共同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论,关于遵循自然规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庄严承诺,等等,这一切,就是中国人民对汤因比提出的保护人类生存的绿色家园、拯救大地母亲、并使大地母亲重返青春的时代问题的回应。
The True, the Good, the Beautiful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Li Yanzhu
(School of Liberal Art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250014)
In advocating, cultivating, carrying forward and practic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it is a crucial research subject put forward by the present era with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an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Explored and analyzed form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1, the “true” is the basis and prerequisite for the gestation, formation and bringing-up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2. “Reaching the acme of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3. “As its very symbol, the beautiful” is the highest realm and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the core values. And 4. “Let th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be carried forward, and the positive energy be spread far and wide” in the pursuit of values and ideals “across times and borders of states. ”
the true,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self-discipline and heteronomy; symbol of virtue
2014-12-23
李衍柱(1933—),男,山东青岛人,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B83
A
1001-5973(2015)01-0001-12
责任编辑:孙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