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新型社区治理新机制

2015-08-22马丽华

中国民政 2015年3期
关键词:公益培育主体

马丽华

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主任

构建新型社区治理新机制

马丽华

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主任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是从管理走向治理的必然要求,是一种全新的决策和治理机制。我主要结合杭州市上城区的实践来探讨多元主体如何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

确定公众参与意识培育的重点与模式。一是确定培育重点。习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因此,公众参与意识培育的重点应该放在社区。具体的说,是将社区作为一个开放的治理平台,通过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来培养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调动社会各个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二是确定培育模式。要找到一个接地气,又有实效的培育模式。上城区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模式确定为“以社孵社、以社促社、以社助社”的“三社”模式,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育社会组织;以社会力量的整合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以社会组织的发展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在培育过程中要注重社会力量的整合,包括整合党和政府的引导力、企事业单位和市场资源、社会组织的参与力,共同扶持和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明确政府在引入多元主体参与中的作用。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实现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实现政府对社会的单向管控向政府与社会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合作治理转变。即政府在培育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中的目标与方向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培育机制和扶持政策。第一,形成共识。第一步是要让社会组织培育和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成为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第二步是要统一思想,要让上下左右、方方面面都认为这个工作重要才行;第三步是要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绩效评估纳入评价考评体系,将考核的指挥捧作用发挥好。第二,制度保障,即要出台一些符合当地实际的文件。要从社会组织发展工作规划、如何加强培育和管理、优化社会组织登记备案准入机制、开展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和绩效评估、建立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管理体制、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扶持激励办法等方面作规定。第三,夯实基础,即要落实人、财、物建设。第一步是要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网络,发挥枢扭型平台作用。第二步是要在经费保障方面,政府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第三步是在设施保障上要明确提出整合现有场地资源和开展品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要求。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通道与方式。

杭州市上城区以“公益服务项目相亲会”为载体,在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实现社会协同推进社区建设方面进行了一次尝试。该“相亲会”整个筹备过程历时近一年,主要是想解决四个问题:一是教会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如何去发现居民需求,发现社会组织,挖掘社会资源本领,明确社区居委会在社会组织培育中的定位是一个引导者、协调者、资源整合者而不是直接参与者。二是解决社会组织的培育问题,特别是当下社区的社会组织基本上是互益类、草根性的,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成立起来是干什么的。我们将居民需求包装成项目,就是让这一些草根性的、自发性的社会组织通过项目书的制作、服务对象的寻找、资金的有效使用、资源的利用和最终的绩效评估,逐步得到锻炼,项目运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他们成长的过程。三是社会资金如何撬动的问题。我们将190个项目向社会公开发布,就是想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从居民需求来的项目本身具有吸引力,并且每个项目都要有项目方(社区)、承接方(社会组织)、资助方(单位或个人)三方签订合同。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管得到的全透明的项目运作模式,将辖区单位和政府部门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让资助单位看到了成效和社会价值。四是让居民满意,190个项目涉及为老服务、助残帮困、青少年服务、文化环保等公益服务,如果项目全部完成,将惠及上城区的10余万居民。爱心企业有服务公益愿望和资金,却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社会组织有承接公益项目的能力,却苦于没有场地或资金支持;街道、社区等单位有惠及民生公益项目,却找不到合适的团队来实现,公益项目‘相亲会’就是构建了为他们牵线搭桥的一个平台。

猜你喜欢

公益培育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公益
公益
公益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