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走进高中历史课堂探析
2015-08-21邓祖惠
邓祖惠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到教材体系都有了重大的调整。笔者以新课改要求为视点,依据个人课堂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目标进行了辨识,并就课堂教学如何达成课程目标进行了探索,以此与同行分享感悟、共寻妙法。
【关键词】课程目标 历史课堂 辨识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1-0069-02
课堂教学如何承载新课改的期盼,人们常说“重在观念,成在行为”,或许我们缺失的并非是观念,而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在此,本人将立足学科特点及个人的教学实践,就课程目标如何走进历史课堂,谈一些初浅的感悟和思考。
一、课程目标的内容辨识
在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与过去一脉相承,变化甚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了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新的内容;过程与方法则是新生事物,它的提出,说明了新课标更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自己对“过程也是目标”曾感到过疑惑不解,经过反思,我认为“过程”,应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指概括的、外在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如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另一个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探究问题、辨析史料、比较历史事物、评论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过程与方法等等。其中“资料收集、问题探究”不是教学目标,“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学会如何探究问题”才是教学目标。
当然“过程目标”,其中也涉及到方法目标,因为过程必然蕴含着方法,如辨析史料的过程中有辨析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中有评论的方法。方法不仅关联到过程,还关联到能力,比如,评价可以是方法,也可以是过程,还可以是能力。那么,方法和能力是什么关系昵?方法是具体的、外显的:能力是抽象的、内在的。判断能力形成与否,要看在具体的情境下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相关的方法。
课程目标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那么它们又是如何有机联系的呢?
我曾讲分封制,首先讲述分封制的内容,然后对分封制进行评价:巩固了周朝统治,开拓了边疆,但也导致了周朝后来的分裂,所以要辩证的评价(大意如此)。这就存在一个问题:这节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什么?当时还根本没考虑到这个问题。实际上在生产力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如何统治如此辽阔的疆域?我们的祖先很智慧地发明了分封制,这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创新(按现在的话,叫制度创新)。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周朝的统治者们并没有对分封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按现在的话,叫没有与时俱进),这才导致了春秋战国的裂土争雄。所以,具体到分封制,评价的方法应该是发展的评价而非辩证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应该和制度创新或与时俱进相关。这个例子说明,如果忽略了课程目标中的任意一个,都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目标的制定与达成。
可以说,课程目标是平等的,是同时、交叉、重叠和反复进行的,它们统一于教学活动。
二、探索新途径、达成新课堂
课程目标的提出引领了历史课堂的激情与精彩,而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是师生、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整合,教学是师生运用教材、环境等载体而进行的一种对话、沟通、相互切磋、合作共建。那么,课堂教学如何促成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突破学科简单分类,实现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历史学科的内涵是生动的、博大精深的,它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智慧,可谓“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要落实好知识与能力目标,除常规教学外,必须重视综合语文、政治、地理学科的阅读、识记、经济分析、人文地理分析等能力要求。一般而言,可通过语文学科中导读设问、学生自读,培养学生快速、跳跃阅读能力以及概括、归纳能力等;知识识记常被看成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但有目标的识记也是开发智能的手段,这也是能力培养的前提,只是识记培养应因时因事适量点缀,重在启发,不应成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的主线。某些历史知识也可借用政治、地理的分析方法进行教学角度的转换,这既有利于学 生知识的理解运用、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还增进了政、史、地的学科综合。
[案例]:如“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端于英国”的教学,若照本宣科地分解原因中的几大要素,教学一定平淡无奇。若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先向学生提出“你若办企业将做哪些必要准备”的假设,再引导学生归纳出前提、劳动力、资金、技术及市场条件等,教学的新颖设计便凸现出来。又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节,在阐述其带来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同时,展示烟囱高耸入云霄的工厂图片,运用地理知识,诱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即“大气污染”“资源争夺”等,这不仅落实了知识、能力目标,还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使历史教学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二)调整课堂结构,实现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常,历史教学都是从分析背景入手的,它道出了历史学科看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宏观的、整体的、深入的把握,它不束缚于一人、一事、一物,要求能够“跳出庐山外,识得真面目”,也就是说用问题来表示从何而来?怎样来?如何变化?什么原因?有何作用及意义?趋势如何?还存在什么不同解释?我们的解释有问题吗?这种认识能力的具备必须依赖课堂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地达成。而随着对教材地位认识的转变,原来把教材当成教学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会跟着改变。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教”重视基本史实 的落实、关键词句的领悟,还特别要重视利用教材,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与课本的自主对话中,习得读书之法,体味读书之乐,这种情境的创设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趣味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思维性强的,这类情景式课堂教学常能较好地促成师生互动、促成知识的自然生成。
(三)展示学科魅力,实现教学的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历史学科的魅力在于使学生激发一种“天赋的”、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趣味,一种成己成物,悲天悯人的宽阔胸怀,即:体现对人心灵的恒久呵护。
历史这种功能的潜隐性、长效性与前瞻性并未被大多数人所认识,但作为历史学科教师又不能为眼前一时之得失所遮目,应着立于自身的修炼和学科的魅力,达成情感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毕竟高中生己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辨潜能,在教学中可将一些目前尚存争议、对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与当代热点问题密切相关、具有重大鉴古知今作用的历史问题,提出来供学生思考、求解。这些问题虽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难以得到圆满解决,但它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无疑有助于学生精神意识的塑造并增强历史的感悟力。
[案例]:四大发明对东西方的不同影响、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历史作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的经济奇迹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腾飞对中国的启迪、中东阿以冲突探源、对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李鸿章的再认识等等问题,均能较好地展示学科魅力、体现多方面的人文价值。
总之,如今在课程改革浪潮中,课程目标的大旗已高高飘扬,很是好看但这也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希望经过我们的思考和探求,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充满知识的力量、过程的精彩和思想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冯长运,李明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朱慕菊.走进新课堂: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版.
[3]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5](苏)K.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