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倡活学活用构建高效化学课堂

2015-08-20陈晓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3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效课堂化学

陈晓玲

摘 要 结合教学经验,通过改革课堂教学、细化课程管理、强化教师培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加以分析,探讨现代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轻负高质的途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素质教育;高效课堂;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3-0156-02

高中课堂相比初中来说更为紧张,知识点多概念多,很多理论很抽象,难以理解。学生既要承担高考的升学压力,又要掌握更多更复杂的学习内容。因此,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显得分外吃力,在课堂中无法理解的问题越积越多,以至于影响成绩,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其实,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生活中到处都有化学现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品尝化学的奥秘[1]。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得来的,所以实验探究是学好化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悟出一种思维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领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改革教学方法,开展高效课堂

能利用实验教学就尽量结合实验来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如氯气的生产原理涉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要求学生了解从海水中获取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果笔试的话必定要求会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如下:

阳极(石墨电极):2Cl-—2e- ==== Cl2↑

阴极(铁棒):2H++2e- ==== H2↑

总反应式:2NaCl2+2H2O ==== 2NaOH+Cl2↑+H2↑

如果单纯从理论上分析,让学生脱离具体现象死记硬背,效果肯定是事倍功半的;如果上课时结合具体的实验,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并结合一些必要的求证,通过理论分析最后共同得出结论,效果可想而知。此时教师需要亲自引导实验一遍,通过实践的方法检验并讨论答案,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

在化学课堂上结合实验现象讲解这一理论时,不仅要将正确的实验方法演示出来,同时要演示错误的操作对实验造成的影响,将复杂的理论公式结合实际现象,这样更有说服力,学生记忆也就更深刻。

2 细化课程管理,落实轻负举措

每堂课40分钟,而学生能集中精神的时间只有15分钟,因此,只有合理调配课堂的40分钟,合理安排课堂内容,才能将学习效果最大化,帮助学生将知识消化吸收,不堆积问题。教师在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上要注重新颖性,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管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时段分课时。分时段处理,防止几个课程的内容只在重复地学习新的理论,针对化学课堂,很多是理论、实验来交替进行。如在掌握中和热的测定方法时,要求通过中和热的测定学会计算。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进行一下演示之后,再让学生参与这一实验过程,并计算结果,学生很难理会。这时可以将一堂课主要用于教师演示实验,在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将数据图表化,而且仔细回想实验过程并理解消化,然后在下一节课时讨论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最后对结论进行实验检验。

教师在设计课堂安排时要根据学习目标、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则[2]。

2)巧设问题链。将知识点转化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导入、质疑、释疑、拓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同时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还以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为例。做好演示实验后逐个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了?有气泡冒出说明什么?变红说明什么?气体可能是什么?你打算怎么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气体是什么微粒变的?发生了什么反应?用化学方式你怎么表示上述的变化?溶液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定下移动,它们分别是往哪个方向移动的?进一步追问:这是否意味着电解后的溶液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pH呢?学生讨论后并回答:阴极区溶液变红的现象应该是暂时的,因溶液中的粒子是不断运动的,当时间足够长时,溶液中各粒子的浓度都将会均匀分布,此时溶液各处的pH都将是相同的。思考上述几个问题后,学生对氯碱工业中涉及的理论原理和要求知道的方程式就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

3)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教学中涉及逐层递进的问题链,学生跟着教师的问题参与到课堂之中,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并体会到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其实是结合观察、猜想、求证和归纳的过程。如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这节内容涉及萃取和分液操作,学生分不清这两种分析方法,所以必须通过展示具体的实物——分液漏斗,让学生体会分液漏斗的构造,学会使用方法,然后演示分离碘水中的碘和水,通过学生的参与真正领悟萃取和分液。

3 强化教师培养,提升专业素质

提升教学质量也是“减负”的生命力所在,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保证,那么单纯的“减负”将失去全部意义。既要实行“轻负担”又要保证“高质量”,关键就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因此,不断强化教师培养,提升专业素质,是学校能否实现“高质轻负”的前提条件。强化教师培养,提升专业素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学校引导教师科学合理地规划自身的专业发展。可以每个教师都自己制订五年发展规划,学校按其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考核,一方面考察教师的自身素质情况,一方面可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

2)强化教研机制,确保教研高质高效。通过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使教研能规范化实施。通过加强教师合作体建设,使校本教研能个性化开展。

3)提升自身素质,落实“轻负高质”。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随着现在的知识科技越来越发达,学生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作为化学教师,如果仅仅掌握化学专业知识,而对其他学科领域如教育学、心理学、时事政治以及天文地理、现代高科技等都知之甚少,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不可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学生。因此,除了完成教学工作之外,教师要坚持学习、不断进取,经常翻阅各种报纸杂志、参考资料,从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内涵,以辅助本学科教学。另外,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课堂教学主要通过语言这种交流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语言对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上课时言语刻板无趣,难免会令学生昏昏欲睡,难以集中精神,这样教学质量肯定提不上去。因此,在教学语言板书方面,一定要懂得与时俱进,时刻创新。

4 结语

实施轻负高效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真正要落实,还需要共同努力。开展轻负高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只有这样,学习就不再成为学生避而不及的事情,教育事业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拴柱.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M]//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09.

[2]锁应文.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探讨[M]//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高效课堂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